唐富强
目的:了解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排名前十位抗生素的用药金额、数量、DDDs、DDDc 及临床科室使用情况。结果2014年住院药房抗菌药占其药品总收入16.54%,头孢类花费占整个抗生素费用36.96%;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为51.60%,低于卫生部标准,但呼吸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外科抗生素使用率均高于标准值。结论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较去年明显好转,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白旭光;王锻;黄晶晶;张雪竹;戴旖旎;贺勇毅;田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十子代平方(SZDPF)溶液对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体外诱导法,建立 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采用 SZDPF 溶液干预细胞模型,并以吡格列酮为对照药,观察各组 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组 SZDPF 溶液对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 ﹥0.05),但对其葡萄糖消耗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 ﹤0.01),与西药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SZDPF 溶液与吡格列酮具有同等的改善 HepG2细胞模型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是与其增加 IR-HepG2细胞模型的葡萄糖消耗量,促进葡萄糖的摄取有关。
作者:吴博;邱昌龙;李继安;田春雨;喇孝瑾;付茜茹;程瑞婷;周雪梅;董思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病例1,男,34岁。主因间断抽搐25年,加重1年于2015年1月26日入院。患者于25年前睡觉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全身肌肉痉挛,双手不自主指划,口吐白沫,牙关紧咬,双眼向一侧凝视,症状约持续5~10min 缓解,有时大小便失禁,约半小时后意识恢复,伴有全身无力,不能回忆起发病时的情况,于当地诊所行背部“埋线”及药物治疗。此后曾间断发作抽搐,症状与前类似,于7年前就诊于某院,查头颅 MRI 回报考虑脑囊虫病。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脑脊液生化常规均正常,血脑脊液囊虫试验阴性。诊断:(1)脑囊虫病;(2)继发性癫痫(强直—阵挛发作)。给予抗癫痫、脱水、抗炎驱虫片综合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仍坚持口服丙戊酸钠,症状控制不佳。4年前再次发作癫痫,频率较前频繁,查头颅 CT 及 MRI 提示颅内多发结节,考虑结节硬化。诊断:(1)结节性硬化;(2)继发性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症状好转出院。近1年症状发作频繁,1年内发作3次,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颈后、腋下、大腿内侧可见多发乳头状突起,枕后部4cm ×2cm 肿物,神经系统查体:记忆力、计算力减退,定向力可,余未见异常。心肺腹(-)。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未见异常,同型半胱氨酸37μmol/ L。头 MRI(见图1):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可见多发条片状 T2高信号影,T1WI 未见明确显示。双侧侧脑室体部边缘不光整,似可见结节样突起,考虑结节性硬化。心脏彩超示三尖瓣少量反流。肾脏彩超未见异常。肝胆胰脾超声:肝内稍高回声结节(血管瘤?)肝内低回声结节(血管瘤?)。脑电图:未见到棘、尖波;脑地形图:δ、θ频段能量值增高,轻度异常脑地形图。诊断:(1)颅内多发结节、结节性硬化;(2)继发性癫痫;(3)脂肪瘤、皮脂腺瘤。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作者:刘志娟;齐倩倩;胡明;董艳红;魏慈;肖伊宁;吕佩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双能量 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即能谱 CT,被科研人员称为近代放射学史上具发展前景且激动人心的发明之一[1]。DECT 指单源双能 CT 和双源双能 CT。尽管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创和无创检查技术在不断改进,但其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健康问题。CT 能量成像技术近些年迅速发展并在临床应用,现就 CT 能量技术的原理、发展现状、在冠心病成像方面及未来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冬(综述);王杰(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血清铁离子(SI)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 DN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CR ﹤30μg/ mg)28例、微量蛋白尿组(ACR 30~300μg/ mg)29例及大量蛋白尿组(ACR ﹥300μg/ mg)28例,比较 SI、MCP-1的变化,及其与 ACR 的相关性。结果大量蛋白尿组 SI 水平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MCP-1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I 与ACR 呈负相关(r =-0.684,P ﹤0.05),MCP-1与 ACR 呈正相关(r =0.871,P ﹤0.05)。结论 SI 和MCP-1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而改变,SI 和 MCP-1可作为老年 DN 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梁洁;宋文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术前吸入沙丁胺醇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沙丁胺醇吸入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沙丁胺醇吸入组于镜检前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照组不吸入沙丁胺醇。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液动力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T0)、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后(T1)和麻醉后入镜前(T2)时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纤维支气管镜入声门前(T3)、手术进行30秒后(T4)和退镜后即刻(T5)时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 MAP 和 HR 低于对照组,在 T4和 T5时点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 SpO2高于对照组患者;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供氧不良、高血压、心动过速、体动、气道痉挛、呛咳、咽喉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吸入沙丁胺醇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婕婷;张凤刚;张兰梅;刘梅芳;陆燕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患者男,41岁,61kg。因头痛、头胀1个月余就诊,查颈软,心肺(-),四肢肌张力Ⅴ级,颈椎 X 线正侧位无异常;神经外科情况:水平眼震(+),悬雍垂偏右,听力障碍,无面瘫,加强 Romlerg sign(+),头颅 CT 示右桥脑小脑角池扩大,与鞍上池相连续,CT 值5~8HU,各脑室、脑沟形态正常,无扩张、狭窄及移位征象,中线结构居中,考虑右 CPA 低密度占位,胆脂瘤可能性大,拟行在全麻下右 CPA 胆脂瘤切除术。
作者:高秀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重症大泡型药疹(severe bullous drug enuptions,SBDE),主要以重症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iforme major,EMM)、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3种类型常见[1]。导致 SBDE 发生的病理机制仍不明,许多作者提出与药物代谢异常有关。SBDE 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广泛皮损红斑、水泡、黏膜出血性糜烂,常伴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患者病情严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临床常因患者治疗药物多,SBDE 多为迟发型过敏反应而难予及时正确判断致敏药物,往往所怀疑或予停用非致敏药物,而使过敏原持续存在。通过分析本例患者发生 SBDE发生的原因及可能的药物,提醒广大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应于治疗前详查患者药物食物过敏史,对有过敏史患者应谨慎选择治疗药物,并对其健康生活饮食予科学合理的劝导,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何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胸骨骨折10例、肋软骨骨折16例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主要有1mm 薄层横断图像重建,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VR)重建,并与 X 线胸片对比。结果10例胸骨骨折患者,其中胸骨柄骨折3例,胸骨体骨折7例;16例肋软骨骨折患者,单根肋软骨骨折12例,多根肋软骨骨折4例。其中 X 线胸片显示胸骨骨折8例,肋软骨骨折0例;16层螺旋 CT 多种重建技术优于 X 线检查结果。结论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综合应用可为胸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炎舒口服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治疗后2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嗜酸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通窍鼻炎胶囊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在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常见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其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1],一部分患儿给予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用药1周或以上,但其症状和肺部影像学仍无明显改善,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导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发生。目前认为MP 感染除对机体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及毒素作用外,免疫介导的损伤机制在 MPP 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受关注[2]。因此临床中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免疫调节药物在辅助治疗 RMPP 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小儿RMPP 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进展作一简要论述。
作者:冯孝强;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复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择期行上肢手术患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斜角肌间隙入路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地塞米松组注入含有地塞米松10mg +罗哌卡因100mg +利多卡因100mg 的生理盐水稀释液40ml,对照组注入含罗哌卡因100mg +利多卡因100mg 的生理盐水稀释液40ml,观察并记录2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呼吸循环改变、麻醉满意度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2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痛觉消失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地塞米松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 及手术开始后10min、20min 2组的SpO2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后2组患者 HR、BP 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开始后2组 HR、BP 均有所升高,但对照组的 HR、BP 升高较地塞米松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能缩短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但能使镇痛持续时间延长且镇痛效果加强,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董慧领;王倩;周洪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降低我院中心药房账物不符率,使调配工作和库存设定正常进行,保证医院诊治活动顺利开展。方法使用品管圈的10大步骤和灵活运用新旧7大方法,分析出造成盘点账物不符的真正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盘点账物不符率由原来的6.47%下降到2.57%,改善幅度60.27%。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我院口服药盘点账物不符率,能作为常规的活动进行下去。
作者:彭南星;王艳梅;曾路才;刘春霞;任英健;单钰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预防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应用盲肠结扎穿孔(CLP)的方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清洁级健康雌性 Wistar 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Ⅰ组:健康对照组;Ⅱ组:脓毒症3d 组;Ⅲ组:参麦+大黄制剂治疗3d 组;Ⅳ:脓毒症7d 组;Ⅴ组:参麦+大黄制剂治疗7d 组。健康对照组自由饮水及进食。脓毒症组大鼠造模成功后腹腔内注射10ml/ kg 生理盐水。参麦+大黄制剂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参麦注射液10ml/ kg 腹腔内注射+2ml/ kg 中药大黄制剂保留灌肠。测定各组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Ⅳ组、Ⅴ组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Ⅱ组比较,Ⅲ组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有所下降(P ﹤0.05);与Ⅲ组比较,Ⅳ组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Ⅳ组比较,Ⅴ组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明显下降(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预防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可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申丽旻;何聪;王显雷;王志刚;赵鹤龄;陈素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予奥扎格雷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较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协同效果较好,加之精心的护理,更有益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烟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行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观察组则进行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 ﹤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向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3.02%,治疗后2组FPG、早餐后2hPG、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能更好地降低 FPG、2hPG 及 HbA1c水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杨维建;程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AKT、PTEN 和 TLR4水平。方法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各10例,western-blot 法检测 PTEN、AKT 蛋白的表达。提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总 RNA, RT-PCR 方法检测 PTEN、AKT、TLR4mRNA 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的 PTEN、AKT、TLR4mRNA 和 PTEN、AKT、P-AKT 蛋白水平高于肝硬化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癌组织较肝硬化组织中 PI3K 信号通路活性增强。
作者:金萌;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激素喷雾联合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鼻腔局部喷雾,同时服用鼻炎片。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80%高于对照组的84.29%;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IFN-γ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IL-6、IL-4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单独给予布地奈德喷雾剂相比,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芊芊;白广平;吴红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