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劲松;颜登高;胡正茂
自从1992年加拿大医师 Carruthers 等应用 A 型肉毒素进行面部除皱以来,至今已二十余年。为追求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仍存在着注射位点、剂量、浓度、进针深度、进针方向等诸多问题。美国 Fagien 医师应用低浓度的 BOTOX,进行上面部除皱,取得良好效果。迈半年我院使用小剂量 A 型肉毒素进行眉间纹除皱,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不良反应。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艳玲;朱昊;赵振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复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择期行上肢手术患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斜角肌间隙入路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地塞米松组注入含有地塞米松10mg +罗哌卡因100mg +利多卡因100mg 的生理盐水稀释液40ml,对照组注入含罗哌卡因100mg +利多卡因100mg 的生理盐水稀释液40ml,观察并记录2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呼吸循环改变、麻醉满意度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2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痛觉消失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地塞米松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 及手术开始后10min、20min 2组的SpO2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后2组患者 HR、BP 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开始后2组 HR、BP 均有所升高,但对照组的 HR、BP 升高较地塞米松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能缩短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但能使镇痛持续时间延长且镇痛效果加强,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董慧领;王倩;周洪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30例,B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立普妥。A 组在 B 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检查治疗前、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记录血清学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质(FIB)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 IMT、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 A 组低于 B 组;治疗后2组 TC、LDL-C 及 FIB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A 组低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 B 组出现2例肝功能损害外,其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立普妥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显巍;余建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大范围地恢复功能,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1]。随着医学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骨折患者诊治过程中,功能锻炼逐渐成为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功能锻炼在骨折功能锻炼一般在骨折得到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中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对我院2015年5月15日收治的1例右腿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吕丽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激素喷雾联合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鼻腔局部喷雾,同时服用鼻炎片。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80%高于对照组的84.29%;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IFN-γ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IL-6、IL-4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单独给予布地奈德喷雾剂相比,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芊芊;白广平;吴红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重症大泡型药疹(severe bullous drug enuptions,SBDE),主要以重症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iforme major,EMM)、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3种类型常见[1]。导致 SBDE 发生的病理机制仍不明,许多作者提出与药物代谢异常有关。SBDE 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广泛皮损红斑、水泡、黏膜出血性糜烂,常伴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患者病情严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临床常因患者治疗药物多,SBDE 多为迟发型过敏反应而难予及时正确判断致敏药物,往往所怀疑或予停用非致敏药物,而使过敏原持续存在。通过分析本例患者发生 SBDE发生的原因及可能的药物,提醒广大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应于治疗前详查患者药物食物过敏史,对有过敏史患者应谨慎选择治疗药物,并对其健康生活饮食予科学合理的劝导,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何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予奥扎格雷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较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协同效果较好,加之精心的护理,更有益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烟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狼疮性肾炎患者48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应用泼尼松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应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腹泻、感染、白细胞降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5.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3%低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显著,优于环磷酰胺,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吴家斌;张丽;高美珠;刘卫华;林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结核病现仍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吡嗪酰胺作为常规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对人型结核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在 pH 5.0~5.5时,杀菌作用强,对于酸性环境中缓慢生长的吞噬细胞内的结核菌是目前佳的杀菌药物[1]。其不良反应有高尿酸血症、关节疼痛,胃肠不适和肝功能损害等。在现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病率增高的情况下,吡嗪酰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较过去明显增多[2]。现对1例使用吡嗪酰胺致血尿酸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在使用吡嗪酰胺时如何减少和应对不良反应发生。报道如下。
作者:赵越;张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血乳酸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危重症患者,但不同检测仪器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浓度有所不同,其中可能存在干扰,两者的浓度差值称为乳酸间隙。本病例高度怀疑乙二醇(汽车防冻液)中毒致高乳酸间隙。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邵华;苏冠丽;杨秀芬;张瑛琪;韩彩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2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根治术,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手术前后 MMSE 评分与 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经术后 MMSE 评分均有所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改善,研究组术后6h、1d、3d 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后0.5h S100β水平有显著升高,但2组患者 S100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d 研究组患者 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均有所影响,七氟烷麻醉较应用丙泊酚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快。
作者:张红玉;陈海明;张强;韩慕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轻、中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12月于该院干疗科确诊的轻、中度老年 COPD 稳定期患者52例,分析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肺功能改变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轻、中度老年COPD 患者 PaO2逐渐降低;轻、中度老年 COPD 均有弥散功能逐渐下降;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 PASP 逐渐升高;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 PaO2、FEV1%、FEV1/ FVC 与 PASP 呈负相关(P ﹤0.05)。结论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心腔大小变化不明显,左心功能未受影响;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增高与低氧、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黄艳丽;田陆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芪注射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处理,黄芪注射液各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同时应用黄芪注射液40ml、60ml 和8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5~30d。记录治疗期间生存情况,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价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黄芪注射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30d 累计生存率分别是78.0%、80.0%、84.0%和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3,P =0.693)。治疗后 NIHSS 评分对照组高于黄芪注射液低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 均﹤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NIHS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131)。结论黄芪注射液有明显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王娜;孙海军;马雪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缺氧性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缺氧性肝炎患者113例(缺氧组)及病毒性肝炎病患113例(病毒组)。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式分析处理,对比其临床特点。结果缺氧组病患出现恶心、黄疸、肝脏肿胀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病毒组,2组患者的 ALT、AST 及 DBIL均高于正常值,缺氧组的 LDH 也高于正常值。病毒组的 ALT 指标高于 AST 指标值,而缺氧组的 ALT 指标低于 AST 指标值。缺氧组的 ALT、AST 在发病48h 达高峰,消除诱因后72h 的指标下降速度超过50%。而病毒组的肝酶指标下降速度较快,在入院后的72h 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或保持不变。结论缺氧性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表现存在差异,加强对两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可为临床疾病的确诊提供帮助。
作者:陈文峰;杨玉良;唐娴;刘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 O 型孕妇产前免疫球蛋白 G(Immunoglobulin G,IgG)血型抗体水平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400例 O 型 Rh 血型系统中 Rh(D)阳性孕妇进行产前 IgG 抗体效价检测,分娩后新生儿血型非 O 型,Rh 血型系统中 Rh(D)阳性,进行 HDN 三项检查。结果2400名孕妇中 IgG 抗体效价﹤64者1256例,抗体效价≥64者1144例。对2400例新生儿进行溶血病检测,其中703例发生 HDN,1697例未发生 HDN,HDN 的总体发病率为29.3%。在孕妇产前抗体效价﹤64中有199例发生了 HDN,其发病率为15.8%,相对于 HDN 的总体发病率小;在孕妇产前抗体效价≥64中,有504例发生了 HDN,其发病率为44.1%,相对于 HDN 的总体发病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产前抗体效价分别为64、128、256、512时,相对应的 HDN 的发病率为27.8%、37.1%、80.0%、100.0%。结论产前抗体效价越高,HDN 发病率越高,且溶血三项皆为阳性的比例更高,O 型孕妇产前 IgG抗体效价与 HDN 发病率成正相关。
作者:王向红;苏学艳;赵志英;杨梅花;罗敏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在宫颈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9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另选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 SCC、CEA、CA125、CA199浓度,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 SCC、CEA、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鳞癌组 SCC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组,CEA、CA125、CA199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腺癌组,临床Ⅲ/Ⅳ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CC-Ag、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对鉴别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业琳;雷嘉;黄卓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丙型肝炎是由 HCV 感染而导致的一种传播途径明确、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1]。在全世界范围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患。2014年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 HCV 感染者数量约为1.7亿人[2],每年新增病例300万~400万人[3]。每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的22%是由于感染 HCV 引起的[4]。HCV 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在我国输血后患丙型肝炎者占1/3[5]。每年全球因 HCV 感染相关疾病死亡人数约为35万~50万人[6]。HCV 感染者罹患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明显高于非感染人群[7],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改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率[8]。自从 HCV 被发现以来,α干扰素(α-interferon,IFN-α)就是针对 HCV 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现将 IFN-α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发展前景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孙涛涛;周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随着现代病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病理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自动染色机及封片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处理效果已被各大医院广泛应用,取代了人工染色及人工封片,我科近年来引进德国 Leica 全自动染色机及封片机,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制片质量,减少失误。经过几年使用略有心得,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玲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