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临床分析

黄腾;翟金帅;陈佳;田志;郑旺;张隆;时莉芳;李西成

关键词:腓骨近端戴骨术, 手术治疗, 弓弦理论, 膝骨性关节炎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已成为我国中老年,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之一,膝关节人工表面置换术常被作为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终治疗,且疗效肯定,现有张英泽[1]、李存祥[2]等学者提出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自2014年5月来我科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胃癌术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 FOLFOX 化疗方案和放疗治疗,但试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率及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不及同步放化疗,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羊水栓塞后脑积水1例

    患者,女,48岁,因反复乏力、跌倒发作3d 于2014年9月17日入院。患者自入院3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乏力,跌倒发作,无眼前闪光及暗点,无四肢强直阵挛及面色发紫、舌部咬伤等,共计发作3次,每次发作持续10余分钟自行好转,发作期意识清楚,跌倒发作中无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入我院急诊科诊疗,入院后未再跌倒发作。患者曾为五官科医师,20年前有产时羊水栓塞致昏迷21d 病史,大约之后2年出现癫痫发作。平时每晚口服德巴金1片及鲁米那1片(每天2次),丙戊酸钠2片(每天2次),近3年无癫痫发作。2周前患泌尿系感染在当地医院治愈。

    作者:张义芹;王文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470nm 半导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470nm 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1470nm 半导体激光对78例 BPH 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 IPSS 评分、QOL 评分、AUA 评分、大尿流率(Qmax)、大尿流时平均逼尿肌压力(Pdet. Qmax)、残余尿(RUV)等指标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 AVA、Qmax、Pdet. Qmax、IPSS、QOL 及 PVR 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1)。结论1470nm 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 BPH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家兴;曹凤宏;李晓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右桥脑小脑角肿瘤术后并发高位截瘫1例

    患者男,41岁,61kg。因头痛、头胀1个月余就诊,查颈软,心肺(-),四肢肌张力Ⅴ级,颈椎 X 线正侧位无异常;神经外科情况:水平眼震(+),悬雍垂偏右,听力障碍,无面瘫,加强 Romlerg sign(+),头颅 CT 示右桥脑小脑角池扩大,与鞍上池相连续,CT 值5~8HU,各脑室、脑沟形态正常,无扩张、狭窄及移位征象,中线结构居中,考虑右 CPA 低密度占位,胆脂瘤可能性大,拟行在全麻下右 CPA 胆脂瘤切除术。

    作者:高秀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螺旋 CT、MRI 及血清 VEGF-C 水平检测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联合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螺旋 CT、MRI 及血清 VEGF-C 水平联合检测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5年3月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37例,并对所有患者术前分别进行螺旋 CT、MRI、血清 VEGF-C 水平检测,并将螺旋 CT、MRI、血清 VEGF-C 水平检测对结肠癌术前分期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病理分期增高,血清 VEGF-C 水平升高,各病理分期之间血清 VEGF-C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单独使用螺旋 CT 或 MRI 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螺旋 CT、MRI、血清 VEGF-C 水平检测可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

    作者:郝亚涛;董强;赵军苍;杨秀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预防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预防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应用盲肠结扎穿孔(CLP)的方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清洁级健康雌性 Wistar 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Ⅰ组:健康对照组;Ⅱ组:脓毒症3d 组;Ⅲ组:参麦+大黄制剂治疗3d 组;Ⅳ:脓毒症7d 组;Ⅴ组:参麦+大黄制剂治疗7d 组。健康对照组自由饮水及进食。脓毒症组大鼠造模成功后腹腔内注射10ml/ kg 生理盐水。参麦+大黄制剂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参麦注射液10ml/ kg 腹腔内注射+2ml/ kg 中药大黄制剂保留灌肠。测定各组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Ⅳ组、Ⅴ组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Ⅱ组比较,Ⅲ组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有所下降(P ﹤0.05);与Ⅲ组比较,Ⅳ组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Ⅳ组比较,Ⅴ组肌酐及胱抑素-C 水平明显下降(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预防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可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申丽旻;何聪;王显雷;王志刚;赵鹤龄;陈素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英文缩略语书写规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敬告读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全程管理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以期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将孕早期瘢痕子宫孕妇3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孕检、住院分娩;观察组接受瘢痕管理小组全程管理。比较2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满足试产条件、试产及阴道分娩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钳使用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2组均无子宫破裂。结论对瘢痕子宫孕妇实施孕期、产时全程管理,可显著提高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何秀影;王子荷;张凤珍;姜秉芬;尹洁;郭辉;李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予奥扎格雷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较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协同效果较好,加之精心的护理,更有益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烟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药品不良反应93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年度收集上报的93例 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 93例,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引起 ADR 的因素以抗菌药物使用高,占56.99%,其中又以β-内酰胺类居首,24例,占45.28%;损害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引发 ADR 类型以一般药品不良反应为主,占94.62%。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应加强 ADR 监测和报告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罗卿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抗病毒药物用于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是由 HCV 感染而导致的一种传播途径明确、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1]。在全世界范围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患。2014年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 HCV 感染者数量约为1.7亿人[2],每年新增病例300万~400万人[3]。每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的22%是由于感染 HCV 引起的[4]。HCV 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在我国输血后患丙型肝炎者占1/3[5]。每年全球因 HCV 感染相关疾病死亡人数约为35万~50万人[6]。HCV 感染者罹患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明显高于非感染人群[7],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改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率[8]。自从 HCV 被发现以来,α干扰素(α-interferon,IFN-α)就是针对 HCV 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现将 IFN-α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发展前景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孙涛涛;周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剂量A型肉毒素眉间纹除皱临床观察

    自从1992年加拿大医师 Carruthers 等应用 A 型肉毒素进行面部除皱以来,至今已二十余年。为追求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仍存在着注射位点、剂量、浓度、进针深度、进针方向等诸多问题。美国 Fagien 医师应用低浓度的 BOTOX,进行上面部除皱,取得良好效果。迈半年我院使用小剂量 A 型肉毒素进行眉间纹除皱,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不良反应。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艳玲;朱昊;赵振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炎舒口服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治疗后2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嗜酸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通窍鼻炎胶囊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在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并文献复习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属中药复方制剂,由20mg 丹参素与100mg 盐酸川芎嗪组成。其药理作用为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稠度、加速红细胞流速和改善微循环等[1]。主要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病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心绞痛、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说明书不良反应记录少,仅为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偶有皮疹。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文献报告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ADR)也逐渐增多,如引起头晕、胸闷、心悸、气急、瘙痒、恶心呕吐[2]、发热面部发红[3]、过敏性休克[4]等。本文报道我院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许时丽;李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应用 SWOT 法分析新形势下三甲综合医院中药房发展策略

    医院药事管理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而中药药事管理也极其重要。中药房是医院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也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1]。但目前,综合性医院中药房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应用战略规则 SWOT 法,分析新形势下下三甲综合医院中药房内部环境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并探寻其生存发展策略。

    作者:吴紫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远程缺血预适应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临床结局影响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先心病手术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Science Direct、Elsevier、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0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和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资料。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 Stata 12.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697例患儿,meta 分析结果显示,RIPC 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肌钙蛋白水平(cTnI)、术后24h 心肌收缩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与现有的成人研究结果不同,本文并未发现RIPC 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提示仍需更多高质量 RCT 去证实 RIPC 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贤伟;周红瀛;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吡嗪酰胺致肺结核患者血尿酸增高的药学服务

    结核病现仍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吡嗪酰胺作为常规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对人型结核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在 pH 5.0~5.5时,杀菌作用强,对于酸性环境中缓慢生长的吞噬细胞内的结核菌是目前佳的杀菌药物[1]。其不良反应有高尿酸血症、关节疼痛,胃肠不适和肝功能损害等。在现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病率增高的情况下,吡嗪酰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较过去明显增多[2]。现对1例使用吡嗪酰胺致血尿酸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在使用吡嗪酰胺时如何减少和应对不良反应发生。报道如下。

    作者:赵越;张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行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观察组则进行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 ﹤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向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八纲辨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咳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八纲辨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八纲辨证指导临床用药,而对照组仅根据一般常识给予化痰止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八纲辨证理论指导临床使用中成药治疗咳嗽疗效显著,辨证施治可避免用药盲目性,促进止咳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赵昌;关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