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并文献复习

许时丽;李荣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摘要: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属中药复方制剂,由20mg 丹参素与100mg 盐酸川芎嗪组成。其药理作用为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稠度、加速红细胞流速和改善微循环等[1]。主要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病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心绞痛、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说明书不良反应记录少,仅为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偶有皮疹。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文献报告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ADR)也逐渐增多,如引起头晕、胸闷、心悸、气急、瘙痒、恶心呕吐[2]、发热面部发红[3]、过敏性休克[4]等。本文报道我院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降低我院中心药房口服药盘点账物不符率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我院中心药房账物不符率,使调配工作和库存设定正常进行,保证医院诊治活动顺利开展。方法使用品管圈的10大步骤和灵活运用新旧7大方法,分析出造成盘点账物不符的真正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盘点账物不符率由原来的6.47%下降到2.57%,改善幅度60.27%。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我院口服药盘点账物不符率,能作为常规的活动进行下去。

    作者:彭南星;王艳梅;曾路才;刘春霞;任英健;单钰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英文缩略语书写规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470nm 半导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470nm 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1470nm 半导体激光对78例 BPH 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 IPSS 评分、QOL 评分、AUA 评分、大尿流率(Qmax)、大尿流时平均逼尿肌压力(Pdet. Qmax)、残余尿(RUV)等指标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 AVA、Qmax、Pdet. Qmax、IPSS、QOL 及 PVR 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1)。结论1470nm 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 BPH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家兴;曹凤宏;李晓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炎舒口服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治疗后2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嗜酸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通窍鼻炎胶囊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在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稿件内容的有关规范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而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072,P ﹤0.05)。2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神经系统的功能损伤评分、颈动脉中层的厚度及动脉斑块面积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和控制,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MCP-1、血清铁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血清铁离子(SI)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 DN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CR ﹤30μg/ mg)28例、微量蛋白尿组(ACR 30~300μg/ mg)29例及大量蛋白尿组(ACR ﹥300μg/ mg)28例,比较 SI、MCP-1的变化,及其与 ACR 的相关性。结果大量蛋白尿组 SI 水平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MCP-1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I 与ACR 呈负相关(r =-0.684,P ﹤0.05),MCP-1与 ACR 呈正相关(r =0.871,P ﹤0.05)。结论 SI 和MCP-1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而改变,SI 和 MCP-1可作为老年 DN 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梁洁;宋文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盐酸克林霉素致神经肌肉阻滞2例分析

    盐酸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和林可霉素相同,抗菌作用为后者4~8倍,临床主要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如吸入性肺炎、脓胸、肺脓肿、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及败血症等。临床应用及文献报道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全身症状为主[1];严重不良反应以伪膜性肠炎、过敏性休克[2]、肾功能损害[5]为主,较少报道神经肌肉阻滞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盐酸克林霉素出现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池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目的:考察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取2011年、2013年、2015年第一季度所有的妇产科剖宫产手术病例,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率由2011年的33.3%,明显提升到2013年的90.0%(P ﹤0.05),并在2015年进一步提升到96.1%(P ﹥0.05);预防用药时机的合理率由2011年的7.7%明显提升到2013年的52.5%(P ﹤0.05),到2015年进一步提升到93.5%(P ﹤0.05);用药疗程在术后24h 内停药率由2011年的6.4%明显提升到2013年的68.8%(P ﹤0.05),到2015年进一步提升到97.4%(P ﹤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明显提升了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围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且能持续改进,并没有出现反弹现象。

    作者:刘莉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常见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其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1],一部分患儿给予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用药1周或以上,但其症状和肺部影像学仍无明显改善,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导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发生。目前认为MP 感染除对机体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及毒素作用外,免疫介导的损伤机制在 MPP 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受关注[2]。因此临床中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免疫调节药物在辅助治疗 RMPP 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小儿RMPP 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进展作一简要论述。

    作者:冯孝强;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药辨证论治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膝关节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辨证论治,观察组在中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1%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配合原道电致孔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柯美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水平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CD +3、CD +3 CD +4、CD +3 CD +8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 CK-MB、cTnI 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 CD +3、CD +3 CD +4、CD +3 CD +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降低血清 CK-MB、cTnI 水平,同时能提高血清 CD +3、CD +3 CD +4、CD +3 CD +8水平,优于金莲清热泡腾片。

    作者:张翠平;付艳颖;谢艳飞;王振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八纲辨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咳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八纲辨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八纲辨证指导临床用药,而对照组仅根据一般常识给予化痰止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八纲辨证理论指导临床使用中成药治疗咳嗽疗效显著,辨证施治可避免用药盲目性,促进止咳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赵昌;关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缺氧性肝炎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缺氧性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缺氧性肝炎患者113例(缺氧组)及病毒性肝炎病患113例(病毒组)。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式分析处理,对比其临床特点。结果缺氧组病患出现恶心、黄疸、肝脏肿胀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病毒组,2组患者的 ALT、AST 及 DBIL均高于正常值,缺氧组的 LDH 也高于正常值。病毒组的 ALT 指标高于 AST 指标值,而缺氧组的 ALT 指标低于 AST 指标值。缺氧组的 ALT、AST 在发病48h 达高峰,消除诱因后72h 的指标下降速度超过50%。而病毒组的肝酶指标下降速度较快,在入院后的72h 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或保持不变。结论缺氧性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表现存在差异,加强对两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可为临床疾病的确诊提供帮助。

    作者:陈文峰;杨玉良;唐娴;刘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标准化诊疗系统的研发

    2012年发布的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此标准将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阐述的详尽到位,但作为临床医师实际运用起来不易实现。本系统结合2009年发布的行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研发成“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中医标准化诊疗系统”(简称诊疗系统)。该诊疗系统在分析研究中医耳鼻咽喉诊断治疗思维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整体方案,病、证、症结合,理、法、方、药俱备,全面反映了中医耳鼻咽喉诊疗的基本规律,在中医耳鼻咽喉医疗、科研及教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作者:冯晓燕;倪金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胸骨骨折10例、肋软骨骨折16例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主要有1mm 薄层横断图像重建,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VR)重建,并与 X 线胸片对比。结果10例胸骨骨折患者,其中胸骨柄骨折3例,胸骨体骨折7例;16例肋软骨骨折患者,单根肋软骨骨折12例,多根肋软骨骨折4例。其中 X 线胸片显示胸骨骨折8例,肋软骨骨折0例;16层螺旋 CT 多种重建技术优于 X 线检查结果。结论多层螺旋 CT 重建技术综合应用可为胸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吸入沙丁胺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吸入沙丁胺醇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沙丁胺醇吸入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沙丁胺醇吸入组于镜检前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照组不吸入沙丁胺醇。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液动力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T0)、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后(T1)和麻醉后入镜前(T2)时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纤维支气管镜入声门前(T3)、手术进行30秒后(T4)和退镜后即刻(T5)时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 MAP 和 HR 低于对照组,在 T4和 T5时点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 SpO2高于对照组患者;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供氧不良、高血压、心动过速、体动、气道痉挛、呛咳、咽喉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吸入沙丁胺醇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婕婷;张凤刚;张兰梅;刘梅芳;陆燕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2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根治术,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手术前后 MMSE 评分与 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经术后 MMSE 评分均有所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改善,研究组术后6h、1d、3d 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后0.5h S100β水平有显著升高,但2组患者 S100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d 研究组患者 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知功能均有所影响,七氟烷麻醉较应用丙泊酚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快。

    作者:张红玉;陈海明;张强;韩慕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比较

    目的:比较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AKT、PTEN 和 TLR4水平。方法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各10例,western-blot 法检测 PTEN、AKT 蛋白的表达。提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总 RNA, RT-PCR 方法检测 PTEN、AKT、TLR4mRNA 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的 PTEN、AKT、TLR4mRNA 和 PTEN、AKT、P-AKT 蛋白水平高于肝硬化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癌组织较肝硬化组织中 PI3K 信号通路活性增强。

    作者:金萌;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胃癌术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 FOLFOX 化疗方案和放疗治疗,但试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率及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不及同步放化疗,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