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院校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就业意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冯会玲;白建英;秦爱军;邸淑珍;韩聚强;李晶

关键词:护生, 老年护理, 就业意愿, 护理教育
摘要:目的 调查护理学院学生(护生)选择老年护理的就业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探索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护理学院学生选择老年护理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对我校109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老年护理就业意愿总体得分(79.22±15.04),对从事老年护理的工作的兴趣(24.69±5.64),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得分为(16.95±4.03).单因素分析发现,学习过老年护理学相关课程、有照顾老人经验、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就读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喜欢为影响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类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增设老年护理相关课程教育,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科人才,满足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7月Ⅲ期乳腺癌患者22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表柔比星+多西他赛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紫杉醇行新辅助化疗,将2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脱发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静脉炎、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Ⅲ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发展与转移,提高Ⅲ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婷婷;蔡倩;徐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拉米夫定联合激素治疗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患者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激素治疗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天1次,连续12个月)治疗7d后加醋酸泼尼松正规治疗(1mg· kg-1 ·d-1,8周后规律减量).结果 治疗12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1.60±1.06)g/d较治疗前的(3.80±1.02) g/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为(39.43 ±3.21)g/L较治疗前的(22.63 ±3.74)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V-DNA水平(Lgcopy数)由治疗前(2.9±1.8)降至治疗后的(1.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激素对治疗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覃源;李康慧;冷斌;李小红;曾凝;覃新芳;廉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院药品安全与合理用药管理对策

    药品管理以确保药品应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为原则,要求药剂人员在药品收购、检验、暂存和销售的各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医院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1].按照医师处方是我国80%的患者进行药品选择的依照标准,因此,医疗机构作为药品流通的终环节,药品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利益密切相关[2].规范医院药库或药剂科的管理,严查药品供应来源,控制库存药品数量,提升药品质量和用药合理性,是医院进行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项[3].

    作者:陈慧;欧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5年6~12月医院儿科5179份出院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使用15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5%,使用强度46.5 DDDs,病原学送检率为95.1%,单药使用率为89.2%,联合用药率为10.8%,仅4例使用三联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五水头孢唑啉、阿莫西林钠舒巴坦、氯唑西林、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结论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大部分为经验性用药,仍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给药方案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当等现象,需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覃启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MMP-9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乳腺癌原发肿瘤切除前后的血清MMP-9的水平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普外科经病理切片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分别监测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7、14天血清MMP-9的浓度,4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确定血清MMP-9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MMP-9浓度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前及健康人血清水平(P<0.01);手术切除肿瘤后,术后第1天乳腺癌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显著升高(313.67±60.43ng/mL),术后第7、14天逐渐降低(197.56 ±-56.31ng/ml、141.77±32.67ng/mL) (P <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原发肿瘤切除后血清MMP-9水平显著下降.

    作者:赵军山;权永志;常建伟;张新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研究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的经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各15例,观察组给予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学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损伤较小,安全,低价、有效.符合微创原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兰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药品不良反应209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14年上报的209例ADR报表,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9例ADR报告中,发生ADR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36例:73例,1.86:1);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81例,38.76%);静脉滴注是引起ADR多的给药途径(131例,62.68%);引发ADR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46例,22.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常见(78例,37.32%).结论 临床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赵文霞;何志超;李剑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对产妇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产妇结局,以进一步保证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提升分娩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引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比较记录分娩过程中的数据.结果 阴道分娩的成功率较高,而且产妇以及新生儿受影响较小,尤其是对于经历过剖宫产术的产妇来说,阴道引产分娩更有优势.结论 对于经历过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来说,再次妊娠时分娩方式对于自身健康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案例数据分析出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优势,成功率较高,且可以改变产妇结局,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张敏妍;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标准肾镜下B型超声引导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肾镜下B型超声引导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标准肾镜下B型超声引导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56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F24经皮肾镜通道,平均手术时间62min,术中失血量50~400ml,结石一期取净率91.2(5112/5610),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标准肾镜下B型超声引导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在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南南;王志余;张文涛;何文强;赵胜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输血不良反应80例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受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住院58例患者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1月-2015年12月间输血患者8423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6例,其中过敏反应41例(73.2%),发热反应11例(19.6%),其他反应例4(7.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6%;输注冰冻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和冷沉淀的输血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83.9%、12.5%、1.8%和1.8%;有输血史/妊娠史者非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者(P<0.05).结论 发生的输血不良主要为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且以血浆成分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为主,其他成分较低,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应加强监控及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郝英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锁骨骨折33例

    儿童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多为上肢外展伸直位摔伤或肩关节直接摔伤所致.锁骨中段骨折较常见,外1/3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多数患者骨折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1];目前临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手法复位时达到解剖复位较困难,整复的当时即使达到良好复位,然而松开手指后,又可发生移位.复位后多采用“8”字绷带外固定,因外固定效果不可靠,固定后断端往往重新再移位.近的研究表明,非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骨不连发生率占5%~15%[2],儿童移位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愈合后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形,且畸形愈合发生率较高,近端向下方移位及骨折短缩是多见的畸形,还可能出现患侧塌肩畸形,若患者塑形矫正不佳,会影响美观和锁骨的承载能力,部分患儿遗留患肩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受限.儿童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较多,在临床上存在争议.我院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锁骨骨折3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晋世康;廉会存;刘聚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节护理对内科急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内科急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2组间科学治疗、规律生活依从性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内科急诊患者中的实施,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淑华;刘增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组胺H2受体阻断剂改善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原因有心肌受损、心室负荷过度、心室充盈障碍以及心律失常,终导致心室泵功能低下,其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尽管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我们已经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但慢性心力衰竭仍然是全世界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仍然需要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尤其部分无重大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药物.笔者通过对既往以组胺H2受体为靶点,研究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实验进行综述,阐述当前H2受体阻断剂对改善心功能的新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峡君;廖禹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院病区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存在问题与策略研究

    本研究基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法律法规,分析管理中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处方规范度不高、注射剂使用地点规定有点僵化、注射剂用量规定不具体存在流入社会隐患、缺乏无偿回收约束机制以及对生产批号、有效期概念不清晰等问题,指出注重法律法规宣贯、发挥专用账册作用、建立出诊机制完善人性化服务、制定实施细则或解读要领、强化麻精药品调配、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以及强化麻精药品风险评估与控制.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rhGM-CSF与rhEGF对烧伤后患者残余创面愈合效果及愈合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rhGM-CSF与rhEGF对烧伤后患者残余创面愈合效果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分别采用rhEGF和rhGM-CSF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及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d、21d及28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M-CSF用于烧伤后残余患者可有效提高创面愈合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效果优于rhEGF.

    作者:雷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单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单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儿科收治的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7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0例,对照组采取双手送管,观察组采取单手送管,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的留置时长、穿刺中助手配合率以及患儿和家属对穿刺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穿刺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穿刺效果和患儿及家属对穿刺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林权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Ⅲ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KPS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对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如骨髓抑制等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宁;张明;于瑞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药治疗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伴胃肠动力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方剂柴平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均为9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有效22例(88.0%)优于对照组的21例(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与西医治疗并无差异,并能有效改善症状及检测指标.

    作者:覃勇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妇科腔镜手术静脉全麻与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苏醒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妇科腔镜手术静脉全麻与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医院妇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35例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静脉全麻,同时选择35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入选患者麻醉效果,并对其苏醒时间、药品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客观评定.结果 试验组入选患者的苏醒时间(1.16±0.27)min,对照组(3.80±0.51)min;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1.47±2.06) min,对照组(1.82±2.93) min;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4.29%),对照组有19例(54.2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腔镜手术中选择静脉全麻方案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股骨是人体中长的管状骨.股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由于外界暴力所致.临床上主要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多样,如常用的有髁钢板、AO螺钉、Ender钉等.但术中常感到复位困难,尤其是股骨下端粉碎、移位明显的骨折,则手术创伤明显,重建关节面困难,术后疗效差.我院对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