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田辉强

关键词:急性结膜炎, 左氧氟沙星, 疗效
摘要: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在春夏及夏秋交替季节,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科—韦杆菌等[1]。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临床上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患眼有异物感、烧灼感、流泪;结膜充血,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甚至出现眼睑浮肿、球结膜水肿和结膜下出血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多较理想,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转变为慢性,甚至引起角膜损伤,目前治疗仍以抗生素滴眼液治疗为主,探讨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的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方案,是有必要的,为此笔者观察了94例急性结膜炎患者使用左氧佛沙星滴眼液治疗的患者疗效,获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SDI、FL、BUT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SI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唐小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舒适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23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方式。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2%高于对照组的79.66%,满意度为97.48%高于对照组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谭治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负压封闭引流复杂感染创面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又称VSD是一种处理四肢复杂创面并对创面深部进行引流的新型方法[1]。我科于2015年6月-2016年1月对27例复杂感染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技术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也使医疗费用得以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焕君;孟桂玲;牛晓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黏肽转肽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细胞壁是细菌细胞所特有的,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因而此类抗生素对哺乳动物无影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作用稳定、组织体液浓度高、不良反应程度轻[1]、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的一类抗生素。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从入库验收分析当前中药饮片质量

    中药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其质量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当前中药市场从产地到生产企业到经营企业虽然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越来越规范,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长期制约着整个中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院,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监督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严格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执行,入库时按照《中国药典》、《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标准进行验收。但我们在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中药饮片质量存在诸多问题的现象,导致中药饮片质量堪忧,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混杂掺伪、虫蛀霉变、炮制不当、贮藏不当、硫磺熏蒸、“有效成分提取后的饮片”等情况。

    作者:顾艳;吴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及对策

    宫内节育器( IUD)是种放置位置在子宫腔内、应用较为广泛、长效避孕手段[1]。对比各种资料数据,显示金属环放置在人体内的时间可为10~15年;塑料环因弹力差、支撑力较小,导致易变形和脱落,因此塑料环在人体内的放置时间平均为5年左右[2]。作为植入性器械,节育器产生避孕效果的同时,也会出现与预期效果无关的不良事件,由于大部分妇女缺乏对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的认识,欠缺应对不良事件的措施,笔者就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及临床处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为安全及有效地临床使用宫内节育器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在临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手术顺序奇偶性将医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前者应用利多卡因,后者应用氯普鲁卡因,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2组起效时间、疼痛消失及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2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普鲁卡因及利多卡因麻醉效果相近,但氯普鲁卡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恢复更快。

    作者:庄保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莫西沙星短疗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短疗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感染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沙星进行短疗程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细菌清除率为94.2%均高于对照组的73.5%、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细菌清除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杜振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滑石粉混悬液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4万多妇女死于乳腺癌[1]。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5%~20%,甚至可高达35%以上[3],严重影响伤口愈合,使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不能按期进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穿刺抽液、重新留置引流、硬化治疗、手术等。我科采用滑石粉混悬液注入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区并加压包扎,促使皮肤与胸壁粘连,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丽;焦俊琴;孙玉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长期间歇性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间歇性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长期间歇性小剂量利尿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期持续性小剂量利尿剂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P<0.05);观察组治疗中出现电解质总紊乱率为34.6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7.69%( P<0.05);观察组因病情复发再入院率为15.3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长期间歇性小剂量利尿剂的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确切,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可长期服用药物,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学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加味桑白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桑白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AECOPD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味桑白皮汤进行治疗,对比2组咳嗽、喘息、咯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咯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味桑白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宣肺平喘、祛痰降热,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林孔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低颅压性头痛1例

    患者,女,47岁。因头痛2月加重1周,于2016年2月16日就诊我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直立位头痛,头痛从前额部开始,继而扩散致整个头部,伴恶心、呕吐,卧位1h后头痛缓解,缓解后头部仍感昏蒙。当时就诊于上海市某综合性医院,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压力70mmH2O,血糖3.72mmol/L,氯122 mmol/L,蛋白0.27 g/L。诊断为:低颅压性头痛。住院给予补液治疗,改善不明显。后患者就诊于多家医院,曾服用塞来昔布、布洛芬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阿米替林等药物,症状改善均不明显。1周前患者直立后头痛较前加重,出现枕部及颈部酸胀,伴有双侧耳鸣。后患者就诊于笔者进修医院针灸科门诊。本院头颅MRI结果显示:双侧硬脑膜下液体聚集,硬脑膜强化,脑前池变窄。复查脑脊液压力55mmH2 O。直立位头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8/10分。症见:头昏蒙乏力,面色恍白,四肢沉困,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低颅压性头痛。辨证: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痛昏蒙;痰浊上逆,则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均为痰湿内停之征,故属痰浊头痛。化痰降浊为主:针刺治疗,根据杨甲三主编《腧穴学》的取穴标准及相关解剖定位取穴[1],针刺时以“华佗牌”26号0.5寸一次性使用针灸针,选取顶中线、顶旁1线行头皮针刺法,头皮针留针2h,加用风池、天柱、颈夹脊穴采取平补平泻法,进针1cm,捻转180度,频率120次/min,持续捻转2min,留针20min;针刺结束后在完骨穴穴位注射,药物用甲钴胺针0.5mg(1ml),每周治疗3次(周二、四、六),6次为1个疗程。二诊(连续治疗1个疗程):直立位头痛减轻VAS 4/10分,头痛间隔时间变长,无恶心呕吐,疼痛不影响生活,夜间后枕部脑鸣嗡嗡声响,躺下卧床后消除。三诊(继续治疗2个疗程):直立位头痛消失VAS 0/10分,无恶心呕吐,耳鸣消失。摇头时稍感头重,活动如常。

    作者:王健;王留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左氧氟沙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在春夏及夏秋交替季节,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科—韦杆菌等[1]。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临床上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患眼有异物感、烧灼感、流泪;结膜充血,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甚至出现眼睑浮肿、球结膜水肿和结膜下出血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多较理想,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转变为慢性,甚至引起角膜损伤,目前治疗仍以抗生素滴眼液治疗为主,探讨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的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方案,是有必要的,为此笔者观察了94例急性结膜炎患者使用左氧佛沙星滴眼液治疗的患者疗效,获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辉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临床效果,进而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接受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15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剖宫产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妇出血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剖宫产有很大风险,在围术期需要进行专业的护理,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张敏妍;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 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医院ICU神经外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推广。

    作者:金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原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急性胸痛是指突发性胸痛,属于急诊科比较常见的急症,严重者可致命。导致急性胸痛的病因较复杂,常见的有心绞痛、心肌梗死、肺炎、支气管炎等[1]。急性胸痛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若不能早期识别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则可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但急性胸痛的患者由于病理因素相对复杂,疼痛特点多样化,在急诊识别时具有一定的难度[2]。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6月急诊100例急性胸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疼痛原因及诊治方法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温阳散结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散结法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运用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所接收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2例,按随机单盲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温阳散结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予以温阳散结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提升治疗的效果,值得推行及运用。

    作者:曾素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 CT 与 MRI 诊断(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与M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分析其CT与MRI表现。结果8例中7例发生于女性,均为单发,体积较大、其中6例直径>5 cm;7例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匀,内见范围不等的坏死区,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晰;动态增强扫描4例,CT与MRI表现相仿、呈渐进性、持续性中等程度强化;肿瘤累及输尿管至肾积水2例,累及邻近髂静脉1例。结论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肿瘤,CT与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王连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讨论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方法60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随机分成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试验组)。未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对照组)。氟尿嘧啶植入剂,即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使用大网膜包裹,观察放置植入剂后各项血液指标及有无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等。结果植入剂组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WBC、ALT、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术中通过大网膜包裹的方式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温建燔;高训锋;郑权;高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我院药品贮藏条件的调查分析

    药品质量保证是安全用药的前提[1],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否,除取决于药物理化性质和包装材料等因素外,贮藏环境是决定性的因素[2]。药品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稳定与否,除取决于药品本身的结构、理化和生物特性以及工艺技术、包装容器等条件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贮藏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线等,受热或温度过低等不良情况往往会使药品发生分解、挥发、沉淀、酸败、生霉、冻结、冻裂、分层、结晶等变化[3]。笔者对我院274份药品说明书贮藏项下的贮藏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药品贮藏条件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李永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