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收治的20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消毒隔离、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手术时间、护理人员个人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消毒隔离、护理质量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个人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可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及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周培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1例男性患者给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脸色苍白等一系列过敏性休克症状,给予停药并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得以缓解。
作者:郑晓圆;徐佳;丁永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强化改良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2013年本院 CSSD 采用传统质量控制,2014年本院 CSSD 在传统质量控制基础上采用强化改良质量控制,选取2013—2014年沁源县人民医院 CSSD 院内感染主要控制指标和具体合格情况及本院收治的500例(2013年、2014年各250例)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 CSSD 灭菌效果和感染控制成效。结果2014年 CSSD 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卫生学检查合格率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013、2014年抽检的灭菌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4年院内感染率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SSD 强化改良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从而提高医院管理工作效率。
作者:孙小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2014—2015年如东县岔河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统计2014—2015年如东县岔河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 AUD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5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占比分别为34.4%、35.6%,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6.8%、50.7%,AUD 分别为51.10〔 DDD·(100人)-1· d -1〕、40.20〔 DDD·(100人)-1·d -1〕,较2014年,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率、AUD 下降。2014、2015年 AUD 排名均在前5位的抗菌药品种类为第2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其他β-内酰胺类、第3代头孢菌素。2014、2015年住院患者 AUD 排序均在前10位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西丁、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头孢丙烯、头孢替安、头孢呋辛、美洛西林,其中大部分为注射剂,头孢克肟、头孢丙烯、克拉霉素为口服制剂。结论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尚存在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马小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 WISTAR 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只。通过肠缺血-再灌注联合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研究组尾静脉注射辛伐他汀20mg/ kg +0.9%氯化钠溶液2ml/ kg。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0ml/ kg。比较两组大鼠治疗前、治疗5h、10h 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CK - MB 时间和方法有交互作用( 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NO 时间和方法有交互作用(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5、10h 研究组 CK - MB、NO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辛伐他汀对保护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有一定价值,能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姜华;尹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祁东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72例)和奥美拉唑组(72例)。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泮托拉唑组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短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泮托拉唑药效发挥更快,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唐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成为药物损伤的主要器官之一。据 WHO 统计,药物性肝损伤(drug -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已经上升为全球肝病死亡原因的第5位。DILI 的发生率为1.4%~8.1%。对于血液病患者,特别是血液肿瘤患者,治疗中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和其他的基础药物是导致血液病患者 DILI 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比较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徐州精神病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氟哌啶醇组与奥氮平组,各36例。氟哌啶醇组患者给予口服氟哌啶醇治疗,奥氮平组给予口服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水平、精神疾病生存质量表(WHOQOL - BREF)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TG、TC、HDL - C、LDL- 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氟哌啶醇组 TG、TC、LDL - C 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与环境因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氟哌啶醇组生理领域、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与环境因素评分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氟哌啶醇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影响较小,患者远期预后更佳。
作者:张建;常余善;蒋正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比较经皮微波凝固与根治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利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根治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优于根治切除术,并发症少。
作者:牟文辉;吴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PU 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PU 临床症状疗效、胃镜复查 PU 愈合治疗情况、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 PU 临床症状疗效、胃镜复查 PU 愈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 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 PU 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提高溃疡的愈合率,改善症状,优于单独使用泮托拉唑三联疗法。
作者:马晨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洪涝、干旱等较大灾害多次发生,对当地的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自然灾害还伴随着造成的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传染病的创造了流行条件,进一步威胁着灾区公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做好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护灾区居民健康、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减轻灾区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为指导各级疾控机构科学有序开展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特指定本指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于扶沟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48)与观察组(n =49)。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包括低分子肝素钙、复方丹参注射液、甘露醇、右旋糖酐、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扎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 NIHSS 评分及 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组织血液循环,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何跃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康知识服务模式在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宣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肇庆市四个社区的社区居民400名(平均每个社区抽取100名)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8月采用“面对面教育+日常练习+终考核”健康知识服务模式对400名社区居民开展为期1个月的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宣传,并于1个月后进行考核。比较400名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服务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400名社区居民知识掌握水平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教育服务满意度为96%(384/400)。另外16名社区居民对本次宣传教育工作表示不满意。结论“面对面教育+日常练习+终考核”健康知识服务模式在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宣传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水平,提高社区居民在应对各种紧急伤病情况时的能力。
作者:蔡少莲;杜鹃;刘祉嫣;陈兴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联合阿莫西林及甲氰咪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德安县丰林镇中心卫生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云南白药联合阿莫西林及甲氰咪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及甲氰咪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病死率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云南白药联合阿莫西林及甲氰咪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申昌明;孙丽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某院产科产妇分娩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某院产科2015年10—12月出院产妇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各药使用比例、用药疗程、使用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产科分娩产妇使用的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奥硝唑、头孢硫脒,均未使用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和甲硝唑。147例产妇中剖宫产率为34.0%。剖宫产产妇使用抗菌药物50例,使用率为100.0%;自然分娩产妇使用抗菌药物50例,使用率为51.6%。两种分娩方式产妇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0%。剖宫产产妇使用抗菌药物疗程48h、72h、≥96h 的发生率分别为18.0%、38.0%、44.0%,自然分娩产妇使用抗菌药物疗程48h、72h、≥96h 的发生率分别为8.3%、23.7%、17.5%。剖宫产产妇使用0.25g 奥硝唑22例,使用率为44.0%,使用0.5g 奥硝唑21例,使用率为42.0%,使用1g奥硝唑 1例,使用率为2.0%。结论该院产科产妇分娩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用药疗程、奥硝唑使用剂量存在不合理,应加强管理。
作者:盘胜枝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大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确切,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及抗血栓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用于急性心肌缺血实验的 SD 大鼠60只,按照体质量将其分成假手术对照组10只、心肌梗死手术组50只。将心肌梗死手术组大鼠按照体质量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药粉1.6、0.8、0.4g/ kg(分别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24、12、6倍)、丹参片对照组(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10倍),各10只。用于局部血栓实验的 SD 大鼠60只按体质量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血府逐瘀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0只,随机编号,用苦味酸在大鼠不同部位做标记进行区分,1-8号为实验动物,9-10号为备用动物。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 FeCl3局部血栓模型,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死亡率的降低作用、生物多道信号检测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电发光法测定血浆肌钙蛋白 T(CnT - T)、称重法称量心肌梗死重量;称重法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局部血栓形成的影响、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烷 B2(TXB2)、血小板 P -选择蛋白(GMP -140)、血栓弹力图测定仪测定血栓弹力图(TEG)。结果假手术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1.6g/ kg 组存活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对照组、丹参片对照组血浆 cTn - T、血清 LDH、CK 水平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府逐瘀胶囊0.4g/ kg 组血清 LDH、CK 水平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府逐瘀胶囊各组血浆cTn - T、血清 LDH、CK 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对照组 ST 段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府逐瘀胶囊各剂量组、丹参片对照组 ST 段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府逐瘀胶囊各剂量组、假手术对照组 IVS、LVEF 低于模型对照组,IVID 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重量高于丹参片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1.6、0.8g/ k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假手术对照组、血府逐瘀药粉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组血栓重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中 TXB2、GMP -140水平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府逐瘀胶囊各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浆中 GMP -140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府逐瘀胶囊0.4g/ kg 组、阳性药物对照组 TXB2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对照组 R 短于假手术对照组,Angle 和 MA 大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府逐瘀胶囊各剂量组 R 长于模型对照组,Angle 和 MA 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可降低死亡率,降低血浆 CnT - T、LDH、CK 水平,改善心电图 ST 段抬高幅度,增加 EF,减小左室内径,缩小心肌梗死区。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抗血栓作用。
作者:杨欣莹;王梓;宋纹;康利;黄洁;王蕾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诊断为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光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4月上高县中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黄国霞;蔡卫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萍矿总医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 CMV 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脾氨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尿液CMV - DN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肝功能损害。治疗前两组患儿尿液CMV -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周观察组患儿尿液CMV -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6周两组患儿尿液CMV - DN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脾氨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 CMV 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罗新福;肖慧;蔡继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