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分析

杨华

关键词: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合理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11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DUI在0.9~1.1的有4种。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剂量过高、浓度过高、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电子胃镜检查的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麻醉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插管前至术毕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后5min、15min及术毕时HR水平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插管后5min、15min时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定向力恢复、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效果优异,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不良反应均较小,易为患儿及其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吉平;时文俊;黄海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医院骨科收治入院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术才是保证良好恢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彬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患者干湿啰音、发热、咯痰、咳嗽的恢复时间及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观察组干湿啰音、发热、咯痰、咳嗽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为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钟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干眼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组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2%,优于对照组的93.8%(P<0.05)。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疗效显著,能提高泪膜的稳定性和润滑持续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水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不合理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目前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医院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医院近期20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张中成药处方中186张为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总数的9.30%;按照不同的错误用药方式分类,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重复用药情况、给药剂量不合理、无临床适应证用药,分别占不合理用药的43.55%、20.43%、15.59%。结论该院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仍然有较多问题,其中重复用药、剂量不合理、无适应证用药三大问题为显著,需要进行针对性整改,药师需加强培训和学习,遵守中医辨证治疗的思路,科学、系统的给予患者正确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德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的16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168例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患者中,复发71例,复发率为42.26%。结石复发者结石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体质量指数( BMI)≥25、结石数量多(≥2个或泥沙样)、油腻饮食习惯所占比例高于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MI≥25、糖尿病、高脂血症、结石数量多(≥2个或泥沙样)是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对于结石数量较多或呈泥沙样结石的患者应结合患者情况选择胆囊切除术,保胆术后应予以控制体重、血糖、降脂等,以减少复发。

    作者:邵丽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脑卒中后发生抑郁与脑卒中部位的关系

    目的:研究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卒中后发生抑郁( 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入院的PSD患者112例,依据脑卒中定位方法进行卒中部位定位,脑卒中后抑郁根据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评定,分析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与脑卒中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PSD患者中,左侧病灶明显多于右侧病灶,额前部病灶明显多于额后部病灶,皮质病灶明显多于皮质下病灶,PSD与脑卒中部位的相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SD与患者脑卒中部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患者日常生活方面、病情变化及个人因素等都会影响脑卒中后发生抑郁。

    作者:程继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重症监护室临床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中细菌分布状况与耐药特性。方法采集临床分离菌株450株,按照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对以上所有菌株进行抗药敏试验。结果(1)163菌株(36.2%)来自于血液,177菌株(39.3%)来自痰液,67菌株(14.9%)来自尿液,43菌株(9.6%)来自于粪便与伤口分泌物中;(2)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产ESBLs)占15.6%(70/450),铜绿假单胞菌占11.6%(52/45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ESBLs)占8.7%(39/450),大肠埃希菌(不产ESBLs)占6.7%(30/4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3.8%(17/450);(3)大肠埃希菌(产ESBLs)中耐药率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低的是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ESBLs)耐药率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7.9%(7/39)。大肠埃希菌(不产ESBLS)中耐药率低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等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为0.0%(0/30)。(4)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为70.0%(315/450),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为58.4%(263/450)。结论细菌耐药率有增长趋势,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高,大多数革兰阴性菌仍对碳青霉烯类敏感,但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ESBLs)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加,临床应加强对病区的实时监测。

    作者:张勇;尧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血脂异常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组实施运动疗法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测量及平均体脂率等指标。结果24周后2组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且接受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的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体质量指数与平均体脂率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 P<0.05)。结论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及平均体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煜霞;许艺惠;黄慧雯;尹莲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药剂科协同行政干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药剂科协同医院的行政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剂科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在协同行政干预前后抗菌药物指标完成的变化。结果协同行政干预后与未干预前变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73.2%降至53.4%,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0.0%降至为12.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7.8DDD降至36.8DDD,标本送检率由24.0%上升到51.0%,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61.1%降至29.0%,预防用药时间不超时限比例由36.0%上升至86.0%,术前预防用药时机正确率由47.0%上升到71.0%。结论药剂科协同医院行政干预后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陈晓霞;史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自拟温阳活血通络方中药熏蒸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7例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周围血管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社会科技及医疗手段的发展、进步,我们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治疗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吸烟饮酒,辛辣刺激性食物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适当的、有规律的步行锻炼,可使80%以上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本病主因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致使动脉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管腔狭窄、闭塞,失去弹性,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相应缺血症状。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好发于动脉的分叉起始部和管腔后壁部,也较常累及动脉主干弯曲部。其症状为间歇性跛行,可逐渐演变为静息痛。肢体冷、痛、麻木、酸困乏力,皮肤失于营养荣润,颜色苍白、黄或瘀紫,干燥脱屑等,并发趾(指)甲剥脱。严重者患肢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则溃疡或坏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晚期出现广泛性坏疽,继发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2015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温阳活血通络方中药熏蒸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7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麟轶;宋亚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159例报告分析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和麦冬经提取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强心升压,改善冠脉流量,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有保护﹑修复心肌细胞及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非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1]。

    作者:梁小丽;胡东梅;孙银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P<0.01)。结论与一些常规的药物相比,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内科消化性疾病的疗效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瑜华;沈俊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神经内科结核性脑膜炎规范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结合性脑膜炎患者12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抗结核、脱水、激素治疗。结果120例中痊愈71例占59.2%,好转49例占40.8%,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结束后,无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根据病情,给予抗结核、脱水、激素等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维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分析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将其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用富马酸奎硫平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认知心理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95例患者中,中青年抑郁症的发生与性别、婚姻状况、性格特征、家族史、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明显相关(P<0.05)。临床症状分布显示,抑郁心境、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和躯体化症状发生率较高,而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念等发生率较低。治疗8个月后,2组患者HAMD、QLI评分均改善(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中青年抑郁症患者与性别、婚姻状况、性格特征、家族史、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明显相关,采用药物联合认知心理治疗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燕;卢桂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2例,均采取后路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视觉模拟评分( VAS)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均大于术前, Coob角度小于术前, 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后路手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减少后凸矫正角度丢失,且疼痛较轻。

    作者:李银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肾上腺注射法止血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者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尿素及肠鸣音等改善情况、止血成功率、早期、近远期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尿素及肠鸣音较对照组改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早期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出血率与远期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给予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朱华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择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40例,行尿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结果140例中,尿细菌检测阳性50例(35.7%,大肠埃希菌40例,粪肠球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合并支原体感染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细菌培养呈阳性的患者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以及总疗程与细菌培养阴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对复发性尿路感染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治疗新婚男性勃起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对新婚男性勃起障碍( ED)的疗效。方法选取ED患者75例,随机分为枸橼酸西地那非组、性感集中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枸橼酸西地那非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性感集中训练组给予性感集中训练,联合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治疗8周后观察3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勃起质量量表(EQ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IIEF-5及EQ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枸橼酸西地那非组总有效率高于性感集中训练组和联合组(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可有效改善新婚男性的性功能障碍。

    作者:孙雄会;赵海霞;邸海燕;杨大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