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霞;史建军
确保血液质量安全是血站检验科的重要职责,在卫生部安排下,血站已经启动WHO质量管理项目,并且部分血站先后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可[1]。血站实验室的作用在于提供合格可靠的检测结果,因此需要实验室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控制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各个环节,统一工作管理,终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作者:董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比较肺脏超声与X线检查在新生儿肺不张中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疑似新生儿肺不张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肺脏超声和胸部X线进行检查诊断,以胸部CT检查为诊断“金标准”,比较肺脏超声、胸部X线在新生儿肺不张中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率。结果经胸部CT诊断,80例疑似为肺不张新生儿明确诊断为肺不张62例,占77.50%;其中局灶性肺不张44例,隐匿性肺不张18例。肺脏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8.39%,特异性为100.00%;胸部X线诊断灵敏度为75.81%,特异性为94.44%。肺脏超声和胸部X线在新生儿局灶性肺不张中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脏超声在隐匿性肺不张患儿中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胸部X线(P<0.01)。结论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不张的诊断较胸部X线检查灵敏度和阳性率高,在隐匿性肺不张患儿中诊断优势明显,具有经济、无创、无辐射诸多优点,可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肺不张首选辅助检查。
作者:李广洪;白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药剂科协同医院的行政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剂科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在协同行政干预前后抗菌药物指标完成的变化。结果协同行政干预后与未干预前变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73.2%降至53.4%,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0.0%降至为12.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7.8DDD降至36.8DDD,标本送检率由24.0%上升到51.0%,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61.1%降至29.0%,预防用药时间不超时限比例由36.0%上升至86.0%,术前预防用药时机正确率由47.0%上升到71.0%。结论药剂科协同医院行政干预后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陈晓霞;史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 PAE)临床分布的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PAE 368株进行统计分析,并测定常用药物的抗药性。结果其中222株PAE来自ICU,占60.3%。368株PAE主要分离自痰液,占76.4%(281/368)。 PAE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分离的PAE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而且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PAE的医院感染。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11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DUI在0.9~1.1的有4种。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剂量过高、浓度过高、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测定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变化。方法选择就诊的42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实施骨髓单个细胞库姆试验或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疾病进行分型,并分析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与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相关性。结果42例患者血常规均异常,其中16例患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为急性白血病,6例为肝脾亢进,9例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所有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均阳性。结论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缪韦韦;沙信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于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症属于常见的一种合并症,诱发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包括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若是由于不同因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母亲与新生儿的预后及病死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相关文献报道[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在8%左右,且为主要的原因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即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又可称为良性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本文就该病症的相关临床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傅绍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B型超声及妇科检查,采用B型超声测定卵泡刺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雌激素( E2)、泌乳素( PRL)、雄激素( T)、孕酮( P)等,用药期每月检测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83%和84.27%,均高于对照组的16.85%和69.66%(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察组FSH、LH、P、E2、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降低激素水平,减小肌瘤体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青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统计分析该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所检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以期为更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所检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NEW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262例患儿有97例患儿分离出致病菌,分离率为37.02%,共分离到菌株109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0.28%,大肠埃希菌占16.5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4.68%和10.09%;耐药性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药物均有耐药菌株出现,耐药性高的是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了93.75%,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则相对敏感;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的药物是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吩为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西丁耐药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全部敏感,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也不高。结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均有一定的特征,应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措施,以避免耐药性,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盛鑫;洪少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X射线检查是灰阶成像,利用放射性的电磁波对密度不同的组织从黑到白组成不同灰度的图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在荧光屏或X射线片上显出影像。骨组织是人体的硬组织,密度高,与周围软组织形成对比,X射线检查可显现出清晰影像,并能更好地显示解剖关系[1]及了解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辅助诊断疾病。但X射线检查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诊断及治疗疾病的同时,需要医师和患者都认识到这种检查的特点,使得终带来大的使用价值。
作者:刘永庆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56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膀胱容量、留置尿管时间和尿路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8.21%(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观察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娇;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结合性脑膜炎患者12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抗结核、脱水、激素治疗。结果120例中痊愈71例占59.2%,好转49例占40.8%,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结束后,无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根据病情,给予抗结核、脱水、激素等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维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近来自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Boston儿童医院和Harvard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释放药物的隐形眼镜,目前这一设备已经在猴子青光眼动物模型上得到验证。研究人员未来计划将其尽快推向临床研究,这也将为青光眼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镜气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试验组采取免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后肩胛痛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1%(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免气腹悬吊术式优于常规术式,有利于改善手术指标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和麦冬经提取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强心升压,改善冠脉流量,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有保护﹑修复心肌细胞及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非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1]。
作者:梁小丽;胡东梅;孙银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桡骨远端骨折属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引发肌腱及肌韧带软骨损伤、腕关节僵直、桡骨偏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降低生活质量[1]。笔者就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中百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1)。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上,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整体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儿童,尤其婴幼儿,消化道处于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成人大,因此经口服及经皮肤黏膜吸收时对药物分布、灭活和反应与成人有显著差别,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对儿科的合理安全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苏雯枫;汪虹;吴瑞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骨关节脱位复位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骨关节脱位复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组各35例。芬太尼组予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瑞芬太尼组予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比较2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相关时间及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瑞芬太尼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P<0.01)2;组手术前与用药后1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中10min与术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升高,但瑞芬太尼组提升幅度较芬太尼组低(P<0.05);瑞芬太尼组治疗相关时间均短于芬太尼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骨关节脱位复位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燕;朱凤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