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心理干预用于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效果观察

叶冬梅

关键词:急诊猝死, 患者家属,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用于急诊科猝死患者家属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急诊猝死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通知家属的一般模式,观察组于接诊、抢救中及抢救后分别对家属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88.4%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综合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急诊纠纷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择取消化系统疾病老年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组与应用常规胃镜检查的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指末血氧饱和度( SaO2)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检查中的不良反应与舒适度。结果检查前与检查后2组血压、HR、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检查中2组患者SaO2低于检查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检查中观察组血压、HR明显低于检查前,对照组血压、HR高于检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2组血压、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有效且舒适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由周;沈洁;王翠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5例患者均一次性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0%,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8%(44/45)。恶性肿瘤34例(75.6%),良性肿瘤10例(22.2%),1例穿刺病理检查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确诊率高的检查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重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该科住院的重症患者9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9例。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9.1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41%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2.86%,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普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围术期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相关投诉。

    作者:郑明先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新医改环境下关于医院人事制度的思考

    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一直是医改的重点及难点,必将困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国的医疗服务存在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不均、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政府卫生支出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这些都导致了民众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满意和医患矛盾的加剧[1]。新医改关注的关键问题目前多集中在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在这些日益突出的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及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医疗改革的新举措、新办法,包括取消药品加价、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等。本文将我院在新医改环境下关于医院人事制度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希冀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作者:赵文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收获

    目的:交流基层医院初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收获。方法基层医院临床药师通过处方点评、病历点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干预等基础工作,逐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初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使得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意识提高,体现在处方用药合格率、病历用药合格率有显著提高;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使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一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方面都逐步降低。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利用医院的现有条件,开展基础性临床药学工作,可以提高整个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显著降低全院的药占比。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利用药学专业优势,参与临床查房和药物会诊;指导护士、患者保管和正确使用药品,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合理用药,更有利于临床药师成长。

    作者:周侠;王晓燕;李爽;李建红;刘晶晶;王莉娜;韩琦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带状疱疹临床特殊病例分析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疼痛重且时间长。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具有嗜神经和皮肤特性,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机体,初次或原发感染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或神经节内,在某些诱因如劳累、感染、外伤、恶性肿瘤等刺激下,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潜伏的病毒再次活动引起带状疱疹,以中老年易患,皮损常见于腰腹部[1-5],但也见于其他部位,因此易造成误诊。

    作者:王伟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8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出血量、术后先兆子痫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先兆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先兆子痫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丽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出生的104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各52例,分别作为早产组和足月组。2组新生儿均行颅脑超声检查,观察2组新生儿检查结果,并进行随诊记录。结果2组新生儿在出生3~5d内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早产组颅脑超声异常检出率为44.2%明显高于足月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6例颅脑超声异常新生儿进行复查及治疗,后期随访发现脑积水2例,运动障碍1例,死亡2例。结论对早产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可较早地发现早产儿颅内病变,做起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右半肝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右半肝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右半肝切除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120min,无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右半肝切除术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默契配合及术后的整理工作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洪叶;唐祖芝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4.07%, VAP 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7.78%,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VAP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明显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了VAP发生率并延缓了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梅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清醒时间为(8.91±2.78)min短于对照组的(17.67±5.52)min(P<0.05);研究组检查后SBP低于检查前及对照组(P<0.05);2组检查前后SpO2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患者可快速清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经七氟醚麻醉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60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均采用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流量5L/min诱导,2%~4%七氟醚(随心率、血压调整用量)维持麻醉。观察组在七氟醚麻醉维持的基础上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行麻醉维持;对照组在七氟醚麻醉维持的基础上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行麻醉维持。比较2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 T0)、静脉滴注后15min( T1)、苏醒时( T2)及拔管后5min ( T3)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和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期间躁动情况。结果2组患儿麻醉前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时段HR、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静和轻度躁动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躁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七氟醚全麻苏醒期间的躁动,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麻醉效果好。

    作者:颜翩翩;赖可可;杨谦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我院门诊药物咨询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的用药需求、意见及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以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医院2011-2015年门诊药物咨询工作的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咨询者的咨询药物类型、咨询药物内容、咨询药物中的不良反应、用药误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者中药物的药理作用及适应证咨询多,其次为药物的用法用量;咨询不良反应多的是抗感染药物,其次是心血管药物;咨询中不良反应多的抗生素类别是喹诺酮类,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结论加强临床药师的教育与培养,普及群众性药物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药物咨询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缪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我院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方式治疗疾病时产生的非预期治疗效应,属医源性不良反应[1]。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和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发冷、寒颤,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0℃左右,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老年人还可能出现心衰、死亡等。常遇到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本文对我院药品群体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Treg和Th17细胞在RS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病原体,急性期也可在任何年龄段引起哮喘的恶化,增加小儿的住院率和病死率。 RSV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导致该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特别是两个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可能会在RSV感染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RSV感染期间Treg与Th17的功能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本文对二者在RSV感染发病机制的作用进行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得志(综述);吴福玲(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034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3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出现用药问题426例(20.94%),其中常见的用药问题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占7.62%,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合理,占5.1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及用药方法不合理等,应引起重视,加强用药的合理性评价,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晏文宇;韩琼;冯婷婷;江茜;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

    哮喘的治疗费用在医疗保健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使用昂贵的紧急医疗[1]。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患有哮喘,预计到2025年哮喘患者将增加到4亿[2]。哮喘导致每250人中就有1人死亡,大概与贫穷的生活质量有关,哮喘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3-4]。随着社会人口进入了老龄化,老人健康问题尤为凸显,在社会关系中老年人易失去独立、身份和尊严,尤其面对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时,更会使老人感到恐惧和无助。哮喘会经常阻止老年人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这就无形地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感。 Carnegie等[5]在提高老年哮喘管理一文中提到,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和全面的疾病信息将使老年患者更有效地管理他们的哮喘,达到身心健康,并减少老年患者住院人数。

    作者:邢荣芹;李贤;张亚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配合,对比2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为96.2%(25/26)高于对照组的69.2%(18/26),住院时间为(6.1±1.4)d短于对照组的(10.9±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综合护理配合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窈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钠监测的价值

    目的:总结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钠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8月该院接收的重症脑出血患者300例,对患者急性期血清钠监测以及临床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中血清钠正常110例,异常190例,血清钠异常主要在7d内出现,高血钠发生率与低血钠发生率之间存在有明显差异(P<0.05)。在患者的预后方面,高血钠患者的病死率高于低血钠以及血钠正常患者(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血钠水平与预后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血清钠水平较高的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除了高度重视患者的血清钠监测之外,还应及时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陈念妮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