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凌秋香

关键词: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并通过掷币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单药治疗,试验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68%,退热时间、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3/21)低于对照组的42.11%(8/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B型超声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B型超声( B超)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164例,比较B超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164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的B超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中,单发性肿块占51.2%(84/164)、多发性肿块占48.8%(80/164)。在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肿诊断中,B超与病理诊断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癌诊断中,B超与病理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对恶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准确性较高,但对良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准确性较差。临床医师不能将B超诊断作为临床诊断的唯一依据,应结合病理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林怡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BIS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 BIS)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心血管反应和脑电发作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Ⅰ组( BIS值在56~65)、Ⅱ组(BIS值在46~55)和Ⅲ组(BIS值在35~45),每组32例。比较3组患者麻醉效果及脑电发作时间。结果3组患者T1时点的HR、DBP及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3组血压均降低,Ⅲ组血压下降幅度大;T3、T4时点3组血压、心率均上升。Ⅲ组血压、心率上升幅度小,Ⅰ组患者幅度大;T5、T6时点Ⅰ组、Ⅱ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有较好地恢复,而Ⅲ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却显著低于T1时,3组患者在T2、T3、T4、T5及T6时点SBP、DBP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抑制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的脑电发作时间均长于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适的麻醉深度(BIS值在46~55)下行MECT治疗,不但可有效地抑制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有利于麻醉后的快速苏醒,还可延长脑电发作时间,提高发作质量。

    作者:谢珊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新的护理对策,并运用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为(92.3±3.9)分高于对照组的(76.8±2.1)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6.67%(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结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方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034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3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出现用药问题426例(20.94%),其中常见的用药问题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占7.62%,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合理,占5.1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及用药方法不合理等,应引起重视,加强用药的合理性评价,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晏文宇;韩琼;冯婷婷;江茜;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混合痔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给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RAS抑制剂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抑制剂因能控制血压、保护血管及改善心血管病预后成为一项独立治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测因子,同时能预测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1]。 RAS抑制剂对降低或延缓IMT进展尚存争议。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维生素、抗高血压药能降低IMT甚至逆转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率。本文就RAS抑制剂对IMT的影响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胡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百癣夏塔热分散片致腹泻2例

    例1,女,71岁,7d前因支气管炎就诊并予以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灼痛及明显瘙痒,且渐进性加重,于2014年11月3日10∶00入院治疗。入院诊断:药物性皮炎(药疹)。给予白癣夏塔热分散片(江西仁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2g,批号:140403)0.96g口服,每天3次。2014年11月6日,患者诉腹泻。考虑为百癣夏塔热分散片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嘱患者停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于2014年11月8日随访时,患者已无腹泻。

    作者:叶林虎;贺梅;王宇奇;何应军;周云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清白介素-4在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与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4在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100例,对患儿治疗后期进行随访,依据患儿的喘息发生状况分为喘息A组(n=42)与喘息B组(n=58),另选取同年龄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IL-4水平。结果喘息A组与喘息B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喘息A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喘息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A组与喘息B组患儿恢复期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喘息A组高于喘息B组(P<0.05),2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A组患儿API阳性率显著高于喘息B组患儿(P<0.05)。结论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IL-4水平持续升高,是导致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喘息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对患儿进行检测血清IL-4水平,对鉴别患儿是否发展成持续性喘息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范飞;程宝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血清血脂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血清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及三酰甘油( TG)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化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血脂水平对比。结果胃癌组血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稳定(SD)患者化疗前后TG、TC、LDL-C、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部分缓解(PR)患者化疗后TC、LDL-C水平高于化疗前(P<0.05或P<0.01);HDL-C水平虽高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进展(PD)患者化疗前后TG与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TC、LDL-C水平化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有低血脂倾向,血清TC、LDL-C水平监测可及时予以调治。

    作者:肖敏;吉文晶;孙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镇痛诱导时间及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儿生命体征反应良好,镇痛诱导时间及插管时间得到大幅度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5例患者均一次性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0%,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8%(44/45)。恶性肿瘤34例(75.6%),良性肿瘤10例(22.2%),1例穿刺病理检查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确诊率高的检查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粒细胞缺乏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儿童粒细胞缺乏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粒细胞缺乏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菊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并通过掷币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单药治疗,试验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68%,退热时间、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3/21)低于对照组的42.11%(8/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秋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综合心理干预用于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用于急诊科猝死患者家属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急诊猝死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通知家属的一般模式,观察组于接诊、抢救中及抢救后分别对家属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88.4%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综合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急诊纠纷发生率。

    作者:叶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某院住院患者抗凝血药应用的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2016年6月16日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使用是否合理的情况。结果1313例患者中使用抗凝血药58例(4.42%),品种涉及3大类,2个剂型,4个规格。抗凝血药使用率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骨科、ICU 和心内科;不合理使用抗凝血药3例(5.17%),其中无指征使用1例,另2例为序贯用药时间不合理和国际标准化比值超标未减量或停药。结论该院抗凝血药的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使临床用药趋向规范和合理。

    作者:陈国梅;杨忠慧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漏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瘘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50例,均采用胸腔内吻合术治疗,术后出现胸腔内吻合口瘘10例(2.86%),分析1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措施及效果等。结果10例患者中,弓上吻合口瘘6例,弓下吻合口瘘4例。经胃肠减压等非手术治疗及相应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9例(90.0%),死亡1例(10.0%),死因为呼吸循环衰竭及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极易出现胃胸腔内吻合口瘘,病死率较高,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针对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瘘患者,尽早发现、及时确诊,尽早给予冲洗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等,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森林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我院门诊药物咨询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的用药需求、意见及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以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医院2011-2015年门诊药物咨询工作的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咨询者的咨询药物类型、咨询药物内容、咨询药物中的不良反应、用药误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者中药物的药理作用及适应证咨询多,其次为药物的用法用量;咨询不良反应多的是抗感染药物,其次是心血管药物;咨询中不良反应多的抗生素类别是喹诺酮类,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结论加强临床药师的教育与培养,普及群众性药物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药物咨询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缪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厦门市口腔专业医师对牙外伤认知能力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厦门市口腔专科医师及口腔全科医师对牙外伤的认知程度。方法通过问卷网制作关于牙外伤知识的问卷调查表,分享到厦门口腔医师微信群,对群内的厦门地区执业的口腔专业医师进行调查问卷。结果问卷网后台回收了197份调查表,所有的受访者均受过口腔专业专科及以上的教育,口腔全科医师100份,口腔专科医师97份,56.0%的全科医师选择根折为难诊治的牙外伤;22.0%的全科医师和19.6%的专科医师认为夹板固定的时间为10~14d,受访的50.8%的医师选择培训做为更新知识的途径,而32%选择互联网。结论厦门的口腔专科医师及全科医师对牙外伤的认知程度无差别,但都属于低认知程度;受过国家规范化培训与否对牙外伤的认知程度无差别;高年资的医师对新材料的认知优于低年资医师;培训班的方式是提高医师牙外伤认知水平的较好途径。

    作者:吴平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全麻清醒气管插管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需行全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90例,依据麻醉药物分组,观察组( n=45)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 n=45)采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比较2组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及Ramsay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T2、T3时点HR与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0、T1和T4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SpO2均无显著变化;观察组T1、T2时点Ramsay评分均高于T0(P<0.05),对照组T1时点Ramsay评分高于T0(P<0.05),2组T1时点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0、T2时点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清醒气管插管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镇静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洪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48岁,2015年11月5日因血液黏稠度高,脑供血不足致眩晕,来我院内科就诊。主诉头晕,全身乏力,整天昏昏沉沉,偶有一过性失明及不明原因的晕倒。既往无过敏史,为非过敏体质。 CT显示颈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有受压现象,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供血不足。医嘱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贵州景峰注射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50725)100ml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双臂及胸背部出现药疹,全身瘙痒,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叫护士后,立即停止用药,停药30min后,不适症状逐渐消失,查体:血压126/80mmHg,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78次/min。基本体征正常后离院。由于仅输入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一种药物,故考虑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