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涛
目的:分析某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阅某院2014年1~12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数据,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100份病历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以儿科、呼吸内科使用率高,使用不合格率为35.7%,原因主要为选药、给药剂量与疗程不合理。醋酸泼尼松片的销售数量高,使用量大;布地奈德混悬液的销售金额高,日均费用高的是甲泼尼龙注射剂。结论糖皮质激素在选用、剂量和疗程的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使用监督和指导,提高使用合理性。
作者:胡宏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测量2组患者入院后各时间段的血压水平,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血压变化。结果患者入院后首次测量73例(91.25%)患者血压增高。有高血压用药史的患者收缩压为(158±31) mmHg,高于其他患者的(136±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6个月以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期血压明显升高,高血压用药史是影响血压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宋云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二陈汤方出自宋代的《和剂局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药组成,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且能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此合乎“治痰先治气”之法,两药配合,能加强祛痰和胃止呕的作用;配用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补脾,使脾健而湿化痰消,全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意。二陈的由来是半夏和陈皮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此方是一个古老的祛痰之方,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采用二陈汤为主治疗呼吸系统疾及各种内科杂病疾病疗效明确,在临床上应用颇广,现介绍病例如下。
作者:姚存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了解医院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医院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住院情况及用药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使用27个品种,其中排列前5位的是依帕司他、硫辛酸、丹参酮ⅡA磺酸钠、甲钴胺注射液、长春西汀;在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中,8例单独用药,其余均为联合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疗程大部分都符合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用量,所有病例中,未有不良反应报告。结论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合理,但在药物使用的疗程、联合用药,特别是中药制剂的联合应用中仍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咳嗽症状缓解、消失时间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卫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激素原( 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的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对NT-proBNP值的降低有明显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曲晶;王春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儿童荨麻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该类疾病多为急性发作,发作原因一般为感染因素,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1]。我科对确诊收治的儿童感染性急性荨麻疹87例展开了研究,主要探讨疾病发生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燕;孙大鹏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为观察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分为杓型、超杓型、反杓型及非杓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表对2组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比较评定。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总分平均为(24.3±2.4)分,对照组为(29.0±2.8)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杓型的认知功能总分平均为(27.1±2.5)分,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分别为(24.9±2.4)分、(24.4±2.3)分和(23.8±2.2)分,杓型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可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黄熙伦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关注护理方案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关注护理方案。于护理前后,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整体病情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APACHE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给予关注护理方案,可显著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康复质量,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唐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就诊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组和替吉奥组,每组20例。5-氟尿嘧啶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替吉奥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病灶缓解率、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替吉奥组缓解率为70.00%明显高于5-氟尿嘧啶组的50.00%( P<0.01);替吉奥组较5-氟尿嘧啶组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1)。干预前2组生存质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替吉奥组较5-氟尿嘧啶组生存质量改善显著(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病情,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政宏;袁春銮;张为民;吉亚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联合姜黄消痤擦剂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确诊的寻常性痤疮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口服枇杷清肺饮,每次200ml,每天2次。观察组外用姜黄消痤擦剂治疗,对照组外用本院自制氯柳酊治疗,均每天3次,连续使用4周观察疗效,治疗开始及治疗后4周末随访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色素沉着情况:观察组4周时总有效率为85.72%,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枇杷清肺饮联合姜黄消痤擦剂治疗寻常性痤疮,能提高疗效且明显减少色素沉着并发症。
作者:李晓红;杨素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应用PDCA循环对天疱疮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天疱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家庭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天疱疮患者采用PDCA循环家庭护理干预疗效较好,并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
作者:鞠丽丽;朱丽;李伟华;冯德香;孙元元;李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侧卧位有限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单侧突出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采用侧卧位有限椎板开窗法行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其中腰4~514例,腰5骶14例,腰3~42例。术后随访12~56个月,平均24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无神经根损伤及硬脊膜撕裂,切口均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优良率达95.0%。结论侧卧位单侧椎板有限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是简单、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袁林;马海珍;王庆锋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将收治的4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24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可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兆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比较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接受改良式体外碎石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碎石法。观察2组结石1次粉碎率、术后1周结石排尽率、住院时间、再发疼痛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1次粉碎率、术后1周结石排尽率、住院时间及再发疼痛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13.2%(P<0.05)。结论改良式体外碎石法较常规碎石法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霞;韦胜威;刘增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以期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离培养送检标本,并对检出的主要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85例患者共检出115株病原菌,标本来源为胆汁30.43%、痰液26.96%、脓液24.35%。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占34.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65%、表皮葡萄球菌占10.43%、溶血葡萄球菌占6.09%和粪肠球菌占2.61%,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红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有较低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极度敏感。检出革兰阴性菌75株,占65.2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19.13%、大肠埃希菌占17.39%、铜绿假单胞菌占14.78%、阴沟肠杆菌占8.70%,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阿米卡星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沙星类、头孢类、庆大霉素及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在肝胆外科手术中,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当发生术后感染时应合理选择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
作者:简学仲;谢曦;岑荣飞;张先永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医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时的PANSS评分各项指标、HAMD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8周2组PANSS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相近,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持续改进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院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术、白内障手术等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的病历360例进行分析。结果在36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36例占37.78%,预防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占34.56%、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占33.82%。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医院需结合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改进。
作者:陈雅倩;赵元伟;王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儿科护理过程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具体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针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准确归纳,并且选择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终对防范前后差异进行对比。结果临床研究有效方法针对儿童护理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后,同干预前比较,护理投诉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医院儿科在进行相关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具体措施对危险因素的出现加以防范,终可将儿科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麻醉,每组100例。观察2组患者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在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自应用以来未见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人工流产术中松弛宫颈,镇痛效果好,使用方法安全简便,患者易接受,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广泛应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