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肠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以及主要症状(呕吐、腹泻、腹痛)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呕吐、腹泻、腹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诺氟沙星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消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内镜下钛夹联合黏膜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黏膜注射止血组、钛夹止血组和钛夹止血联合黏膜注射止血组,各20例。对比3组治疗后即刻止血效果和72h再出血率。结果钛夹止血联合黏膜注射止血组即时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黏膜注射止血组和钛夹止血组,72 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黏膜注射止血组和钛夹止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黏膜注射止血组和钛夹止血组即时止血有效率及治疗后72h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内镜下钛夹止血联合黏膜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好,72h再出血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鑫;李川;王河;谢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临床实践表明,使用抗菌药物后,个体的激素分泌、药效发挥、血药浓度及代谢周期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适当调整用药方式,以减少不良反应,保证药物的作用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表明合理掌握用药时间及间隔是用药的关键[1],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2-3]。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对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重点对用药时间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陆明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危重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高血糖危重病患者36例采用抽签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2组均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甲组血糖维持在4.4~6.1mmol/L,乙组血糖维持在8.3~11.1mmol/L。对比2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入住处重症监护病房后1天APACHEⅡ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甲组治疗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均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1天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危重病患者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4.4~6.1mmol/L内,能够使患者的预后充分改善,使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有效降低。
作者:杨伟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者106例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分成A、B两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康复治疗与基础护理,A组同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护理后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及B组,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作为慢性心力衰竭者的一种首选护理方法,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帮助患者疏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曲艳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F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FD疗效明显优于多潘立酮。
作者:王艺超;吕丽;高建新;白海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临床上,我们通过人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图谱可以将睡眠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快眼动睡眠期和非快眼动睡眠期[1-2]。其中快眼动睡眠是由脑桥网状的胆碱能细胞来控制的,而非快动眼睡眠是由四个时期,前两个时期S1和S2为浅度睡眠期,后两个时期S3和S4为深度睡眠期。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人体的高级神经系统紊乱造成的[3]。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存在多种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其中睡眠障碍是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一项症状。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普通人,可达到61%左右。抑郁症通常是指患者的低落情绪无法改善,长期的心境障碍而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在早期会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并且呈现年龄相关性[4]。因此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抑郁症患者在睡眠障碍中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金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建立灯盏花素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包封率。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UV)测定灯盏花素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结果薄膜水化法制备的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20.00±2.62) nm,平均包封率为(90.00±2.14)%。结论薄膜水化法可简单快速地制备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UV可准确、可靠地测定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
作者:邹柳;邓湘萍;熊淑娟;王哲;郭玉;廖龙彪;唐国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中药泡足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效果,为瘫痪患者提供更有效、简便的预防DVT的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瘫痪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5ml皮下注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晚上20∶00用特制的已煎好的中药泡足,水温为45℃左右。比较1个月内2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0d内、20d内、30d内干预组DVT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泡足可预防瘫痪患者发生DV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姜津;杨美虾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鼓膜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的愈合率及听力指标变化情况。方法纳入医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首次鼓膜成形术患者7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21例(23耳)为A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3例(54耳)为B组。术后对比2组鼓膜愈合率和各频率气骨导差( ABG)。结果A组患者的鼓膜成形术愈合率低于B组(P<0.05);2组愈合患者术后听力平均ABG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鼓膜愈合率较外伤性鼓膜穿孔手术愈合率高,经鼓膜成形术后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指标均发生好转。
作者:刘利军;刘志锋;唐洪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将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73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联合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联合组加以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8周后联合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配合完成全部疗程,治疗过程中联合组出现轻度面部刺激症状11例(28.95%),即红斑、瘙痒、灼热感轻度加重,对照组出现7例(20.0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好、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斌;陈志健;王炼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精神科封闭病房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选取2015年6~12月同一科室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对比2组意外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 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封闭病房收治的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意外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对保障整体护理质量意义显著,有较高的实施价值。
作者:郑益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检测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传导分子PI3K、Akt、mTOR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情况,评估该通道活化情况,探讨套细胞淋巴瘤( MCL)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医院病理科2005~2015年MCL石蜡包埋标本15例(MCL组)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LRH)20例(LRH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组p-Akt、p-mTOR、p-RPS6的表达水平。结果 MCL组p-Akt、p-mTOR、p-RPS6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LR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MCL中异常活化,该通路异常表达可能与MCL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李纯团;马馨;郑艳;黄远玲;陈一峰;朱雄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生物膜治疗Ⅰ~Ⅱ度婴幼儿尿布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Ⅰ~Ⅱ度婴幼儿尿布皮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B组和A组各30例,2组患儿均指导以正确的护理方法。 A组予透明质酸生物膜局部外用于患处,每天2次,至皮肤正常后仍持续使用;B组予地奈德乳膏局部外用于患处,每天2次,用至皮肤正常后即停药。比较2组痊愈和复发情况。结果 A组和B组痊愈率分别为83.33%(25/30)和93.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为8.00%(2/25)明显低于B组的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尿布皮炎发生,在尿布皮炎早期加强护理,并使用安全有效的医学护肤品重建皮肤屏障,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同时也减少用药,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炜;江山;施建林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和药物利用指数( DUI)对医院2015年门诊1~12月处方1658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使用的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均≤1.0。结论医院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医院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 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13例中成药ADR报告,自建数据库,按患者性别、年龄、中成药类别、给药途径、联合用药、临床表现及转归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评价。结果213例中成药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为>55岁老年人群;涉及11类35个中成药品种,以活血剂(50.70%)、补益剂(19.25%)居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ADR程度主要为一般的和新的一般的。结论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呈明显增长趋势,但ADR的数量亦在增长,临床应重视临床ADR的监测、报告和分析工作,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中成药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萍;魏菊华;曹旭芳;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臭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 HSS )评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数( WOMAC,李克特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VAS、HSS评分、WOMAC评分及WOMAC-僵硬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2组VAS评分、WOMAC评分、WOMAC-僵硬评分低于治疗前,H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林文;黄聿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黄疸患儿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短时多次蓝光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出生3d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影响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根治术组和保乳术组各39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改良根治术组9个不同方面的SCL-90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保乳术组,改良根治术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保乳术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保乳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不仅影响患者治愈后的生活水平,也将进一步引发更多的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病痛伤害。而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对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具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
作者:苏北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