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团;马馨;郑艳;黄远玲;陈一峰;朱雄鹏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耳内窥镜下行鼓膜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由两人在硬性耳内窥镜下行鼓膜穿刺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一人在额镜下行鼓膜穿刺术,只交待简单的注意事项。比较2组患者对鼓膜穿刺术操作及疗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操作及疗效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行鼓膜穿刺术患者实施两人在耳内窥镜下的方法并配合护理干预后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检查,缩短了穿刺所需时间,准确率高,疗效明显,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曹小青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8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常规组4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啰音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检测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常规组的75.61%( 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干预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症状消退,减轻机体炎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志成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SDH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比较2组症状、头颅CT复查情况、引流液、引流管通畅情况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观察组头痛头晕好转、记忆力改善、肢体乏力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颅内积气>20ml、颅内有新出血及硬膜下血肿残留>10ml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观察组引流液较淡、引流管通畅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可有效缓解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术中冲洗彻底,术后引流充分,复发率低,患者恢复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红;张松;刘春荣;杨丰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血栓弹力图( TEG)试验指标的检测,结合其发病机制分析其变化规律,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TEG试验指标评估病情的可行性,为脑出血的诊治寻找客观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33例(脑出血组),按出血量分为小量亚组11例、中量亚组16例、大量亚组6例。另选择健康成人20例为对照组。受试对象完善TEG检查前均未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治疗。诊断以颅脑CT和MRI检查为主,CT评估脑出血量,应用北京中兴TEG YZ5000型弹力图仪检测TEG指标( R值、K值、angle、MA值、CI)。结果脑出血组K值高于对照组, Angle、M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间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值<10ml亚组、10~30ml亚组低于>30ml亚组(P<0.05),K值、Angle、MA 3亚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脑出血组内K值、Angle、MA与脑出血量均有显著相关性(r=0.613、-0.481、-0.381,P值均<0.05);R值、CI与脑出血量无显著相关性(r=0.251、0.242,P>0.05)。结论 TEG能够动态且完整地反映凝血与纤溶的整个过程,K值、Angle与MA值可以作为监测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一个新选择。
作者:周晓颖;马旭东;蔡维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将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73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联合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联合组加以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8周后联合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配合完成全部疗程,治疗过程中联合组出现轻度面部刺激症状11例(28.95%),即红斑、瘙痒、灼热感轻度加重,对照组出现7例(20.0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好、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斌;陈志健;王炼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有效和无效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莫西沙星治疗CAP无效的相关因素,提高莫西沙星治疗CA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莫西沙星治疗的CAP患者的资料,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临床特征和检查结果。结果50例CAP患者经莫西沙星治疗后有效31例(62.00%)作为有效组,无效19例(38.00%)作为无效组。治疗有效组男19例(61.29%),治疗无效组男15例(78.95%)。2组年龄、CURB-65评分、白蛋白水平、CRP值、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LNR、BNP、超过2叶肺浸润、基础疾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莫西沙星治疗CAP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CURB-65评分、白蛋白水平、CRP值制定有效的的治疗策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连增志;孙异锋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肠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以及主要症状(呕吐、腹泻、腹痛)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呕吐、腹泻、腹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诺氟沙星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消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中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实施辅助生殖的不孕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适当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妊娠成功率。结果治疗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采用辅助生殖治疗不孕症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光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选取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441例患者,患者入院后根据治疗目的安排制定护理计划,并发症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出现并发症后,对症治疗。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64.40%,出现并发症619例次,并发症人均(1.40±0.25)例次,日例次率8%;常见的并发症有口腔黏膜炎、发热、便秘、恶心呕吐、出血、感染;有并发症者放化疗联合比例、腹部肿瘤比例、年龄均高于无并发症者,有并发症治疗前KPS评分低于无并发症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并非不可预防,部分并发症具有致死性,如深静脉血栓,除积极对症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体能状态,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姚丽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腔内注药联合康复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级及对照组各31例。联合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方案。采用VAS疼痛评分及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联合组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能更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华;曾文泓;罗仕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番泻叶水比重定量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后并发便秘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水比重测量后的番泻叶剂量进行治疗,对照组行自行设计的番泻叶剂量治疗,评价2组治疗后便秘缓解情况及腹痛、腹泻情况。结果研究组便秘缓解总有效率及0~Ⅱ级腹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番泻叶对放化疗患者行阿片药物止痛引起的便秘有效,通过水比重测量计算的番泻叶剂量(100ml)能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大化,可作为选用番泻叶预防和治疗化疗后便秘的参考剂量。
作者:黄圣斐;孙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危重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高血糖危重病患者36例采用抽签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2组均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甲组血糖维持在4.4~6.1mmol/L,乙组血糖维持在8.3~11.1mmol/L。对比2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入住处重症监护病房后1天APACHEⅡ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甲组治疗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均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1天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危重病患者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4.4~6.1mmol/L内,能够使患者的预后充分改善,使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有效降低。
作者:杨伟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比观察阿昔洛韦与干扰素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中心随机系统法将EB病毒感染患儿72例分为阿昔洛韦组和干扰素组。治疗后对比2组EB病毒感染控制率、退热时间、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消退时间及咽峡炎缓解时间,治疗前后EB-DNA定量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结果阿昔洛韦组EB病毒感染控制率高于干扰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消退时间及咽峡炎缓解时间均短于干扰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B-DNA定量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B-DNA定量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降低,且阿昔洛韦组低于干扰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的消退,降低EB-DNA定量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对患儿预后有益,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1841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460株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异。方法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版为标准判定药敏实验结果,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昆山地区三所医院大肠埃希菌1841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46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4.6%、33.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阿米卡星、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有良好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于1.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率低于8.0%。结论制定合理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
作者:沈正林;葛称;陈亚芳;梁燕;王宏源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中药泡足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效果,为瘫痪患者提供更有效、简便的预防DVT的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瘫痪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5ml皮下注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晚上20∶00用特制的已煎好的中药泡足,水温为45℃左右。比较1个月内2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0d内、20d内、30d内干预组DVT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泡足可预防瘫痪患者发生DV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姜津;杨美虾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在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则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后建议优先选择外固定支架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陈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依诺肝素和利伐沙班防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依诺肝素组术后给予依诺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利伐沙班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口服治疗,记录2组术中出血事件发生情况,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随访期间DVT(包括任何部位)及PE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成本费用及成本—效果比( C/E)。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诺肝素组成本费用及C/E均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结论从成本—效果角度分析,依诺肝素防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更为经济,对于老年患者的预后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解皓;李海涛;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临床实践表明,使用抗菌药物后,个体的激素分泌、药效发挥、血药浓度及代谢周期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适当调整用药方式,以减少不良反应,保证药物的作用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表明合理掌握用药时间及间隔是用药的关键[1],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2-3]。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对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重点对用药时间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陆明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A组和B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给药5周。停药后观察3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及食管炎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和食管炎总治愈率均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总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超亮;钟谷平;胥宾芬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证型结构,以及活血化瘀法结合气血阴阳虚损辨治对其术后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实施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患者120例,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术后血瘀证的基础上按照气血阴阳虚损进行辨证分型;治疗组辨证使用中药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以及不同证型患者之间术后内瘘血流量和手术成功率。结果内瘘手术患者证型结构特点:血虚>阴虚>气虚>气虚血虚>血虚阴虚>阳虚>血虚阳虚>气虚阴虚>具有三种证型者>阴虚阳虚;治疗组平均内瘘血流量和手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证型平均内瘘血流量:血虚阴虚>血虚>阴虚>气虚血虚>气虚>具有三种证型者>气虚阴虚>血虚阳虚>阳虚>阴虚阳虚;手术成功率:气虚血虚>血虚阴虚>血虚>气虚>阴虚>气虚阴虚>三种证型>血虚阳虚>阳虚>阴虚阳虚。结论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的中医证型是影响术后血流量和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活血化瘀法结合气血阴阳虚损辨治能显著改善内瘘血流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鹏声;石伟荣;吴强;游涛;魏仲南;陈华光;何东娟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