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番泻叶水比重定量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效果观察

黄圣斐;孙哲

关键词:番泻叶, 水比重定量, 阿片类药物, 肿瘤化疗, 便秘
摘要:目的:观察番泻叶水比重定量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后并发便秘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水比重测量后的番泻叶剂量进行治疗,对照组行自行设计的番泻叶剂量治疗,评价2组治疗后便秘缓解情况及腹痛、腹泻情况。结果研究组便秘缓解总有效率及0~Ⅱ级腹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番泻叶对放化疗患者行阿片药物止痛引起的便秘有效,通过水比重测量计算的番泻叶剂量(100ml)能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大化,可作为选用番泻叶预防和治疗化疗后便秘的参考剂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A组和B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给药5周。停药后观察3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及食管炎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和食管炎总治愈率均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总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超亮;钟谷平;胥宾芬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影响及相关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影响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根治术组和保乳术组各39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改良根治术组9个不同方面的SCL-90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保乳术组,改良根治术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保乳术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保乳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不仅影响患者治愈后的生活水平,也将进一步引发更多的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病痛伤害。而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对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具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

    作者:苏北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番泻叶水比重定量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番泻叶水比重定量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后并发便秘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水比重测量后的番泻叶剂量进行治疗,对照组行自行设计的番泻叶剂量治疗,评价2组治疗后便秘缓解情况及腹痛、腹泻情况。结果研究组便秘缓解总有效率及0~Ⅱ级腹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番泻叶对放化疗患者行阿片药物止痛引起的便秘有效,通过水比重测量计算的番泻叶剂量(100ml)能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大化,可作为选用番泻叶预防和治疗化疗后便秘的参考剂量。

    作者:黄圣斐;孙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在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则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后建议优先选择外固定支架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陈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依诺肝素和利伐沙班防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成本-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依诺肝素和利伐沙班防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依诺肝素组术后给予依诺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利伐沙班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口服治疗,记录2组术中出血事件发生情况,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随访期间DVT(包括任何部位)及PE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成本费用及成本—效果比( C/E)。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诺肝素组成本费用及C/E均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结论从成本—效果角度分析,依诺肝素防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更为经济,对于老年患者的预后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解皓;李海涛;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氧化应激和 NF-κB 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作用及机制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模型,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肝脏核因子( NF)-κB p65的表达,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模型组给予高脂喂养,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喂养,第12周末处死大鼠。每周测各组大鼠体质量,比较2组肝组织匀浆中MDA、TNF-α的水平、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及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体质量和肝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肝匀浆MDA、TNF-α水平及组织病变程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肝细胞NF-κB p65表达阳性率和阳性率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NAFLD的肝脏氧化应激较正常增加,且NF-κB p65表达增加,氧化应激可能通过NF-κB通路参与NAFLD疾病的发展。

    作者:蔡芳芳;曾庆新;林志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F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FD疗效明显优于多潘立酮。

    作者:王艺超;吕丽;高建新;白海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跌倒患者35例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总结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及处理和防范措施。方法对跌倒的3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跌倒的时间、地点、程度、原有的基础病、跌倒的时段。结果跌倒的地点为厕所内、走廊里、病床边和检查途中;跌倒的时段发生在夜间23例,白天12例;跌倒原因为高龄、生理、意识状况及身体活动功能、视力障碍、服用影响意识和活动的药物、住院中无家人和其他人员陪伴、不良的外界环境等。结论预防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要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管理意识,落实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提供安全的环境,降低跌倒伤害的程度,重视跌倒后的检视及调整护理计划,进一步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

    作者:杨惠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非典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相关性脑梗死1例及文献复习

    患者,女,47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 d入院。患者于住院前2周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住院治疗,NIHSS评分为0分,头部核磁未见异常。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侧颈动脉球部后壁内中膜增厚,左侧颈动脉斑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各项血生化检查均正常。住院1d前再次出现右侧肢体力弱,且出现言语不利,NIHSS评分为7分,头部核磁示左侧基底节区、室旁急性梗死。头颈部血管CTA:(1)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非钙化性斑块,对应管腔轻度狭窄;(2)左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梗死。抗心磷脂抗体IgM阳性,其余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胡宝力格;呼日勒特木尔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择取300例在该院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患者的感染部位、出现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300例在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患者有9例(3.00%)。高危感染因素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急诊手术、Ⅱ类切口、有合并症以及输血,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与性别无关。结论高年龄、手术时间长、急诊手术、Ⅱ型手术切口、合并症以及手术时进行输血均是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对医院加强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保证手术室内物品清洁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润;艾云香;陈韩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腹式、阴式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观察腹式、阴式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相关情况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根据患者肌瘤部位大小等情况,将患者分为腹式组38例、阴式组36例及腹腔镜组32例,腹式组患者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手术相关情况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与阴式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腹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与阴式组上述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组患者LH、E2、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整体效果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作者:吴兴花;林凯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该院门诊处方18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做好处方点评工作,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科室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800份门诊处方中,共涉及用药记录5036条,每张处方中的平均用药记录为2.8条,其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共计179张,涉及用药记录232条,按处方数量计,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为9.9%;按用药记录计,则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为4.6%。其中,超剂量给药、超频次给药和超年龄给药是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中构成比高的三种,各占38.5%、25.1%、16.2%;涉及的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坎地沙坦酯片、洋托拉唑肠溶胶囊、托拉塞米,各占19.6%、14.0%、12.3%;涉及的科室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各占22.3%、17.9%、13.4%。结论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较多,会导致患者用药风险的增加,建立一套科学、可循的超说明书用药规则十分迫切。

    作者:陈鲁芳;柯江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中西药联合治疗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GN)是感染乙肝病毒后一种主要的肝外表现,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损伤肾小球,或乙肝病毒直接侵袭肾组织而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目前认为HBV-GN的发生主要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乙肝病毒直接损伤、免疫缺陷和遗传因素等有关,其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故其西药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并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但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争议较大。中药治疗强调辅助正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具有减少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抗病毒、抑制炎性反应、免疫调节、降低蛋白尿、延缓疾病的发展、减轻肾脏损害的作用。中西药联合治疗HBV-GN有很大优势。

    作者:檀金川;田玖玲;杨凤文;檀书庭;袁国栋;陈文军;陈素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莫西沙星治疗无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19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有效和无效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莫西沙星治疗CAP无效的相关因素,提高莫西沙星治疗CA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莫西沙星治疗的CAP患者的资料,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临床特征和检查结果。结果50例CAP患者经莫西沙星治疗后有效31例(62.00%)作为有效组,无效19例(38.00%)作为无效组。治疗有效组男19例(61.29%),治疗无效组男15例(78.95%)。2组年龄、CURB-65评分、白蛋白水平、CRP值、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LNR、BNP、超过2叶肺浸润、基础疾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莫西沙星治疗CAP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CURB-65评分、白蛋白水平、CRP值制定有效的的治疗策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连增志;孙异锋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RA患者102例和非RA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成人,对RA患者、非RA患者和健康成人进行类风湿因子( 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CCP)、抗核周因子( APF)和抗核抗体( ANA)检测,并进行相关评定。结果 CCP、RF、APF、ANA在类风湿诊断中的敏感度分别为88.2%、68.6%、56.9%和52.0%;特异度分别为97.5%、91.2%、96.2%和85.0%;联合检测四个指标,出现一种抗体阳性71例,二种抗体阳性87例,三种抗体阳性41例,四种检测均为阳性9例。非RA患者中无四种抗体检测阳性患者。结论 CCP对RA患者的诊断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ANA对RA的早期诊断起到辅助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振丽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左氧氟沙星用于不能耐受利福平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防止耐多药产生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不能耐受利福平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加用左氧氟沙星对防止耐多药出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不能耐受利福平的肺结核初治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4 g/d的左氧氟沙星,观察2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的痰液菌转阴情况,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6个月后的病灶吸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3、6个月后痰液细菌检测转阴率均大于对照组,完全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26%低于对照组的89.47%,病灶吸收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用于不能耐受利福平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具有防止耐多药、治疗效果佳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林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头孢呋辛致过敏性休克17例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包括宿主因素和不合理用药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因使用头孢呋辛(肠道或非肠道给药)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结果头孢呋辛所致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给药后的10min内(41.18%),将一日剂量一次给予患者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38.46%)。结论头孢呋辛仍是安全的抗菌药物,在使用时注意宿主因素及合理使用可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张忠元;张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强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危重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危重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高血糖危重病患者36例采用抽签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2组均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甲组血糖维持在4.4~6.1mmol/L,乙组血糖维持在8.3~11.1mmol/L。对比2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入住处重症监护病房后1天APACHEⅡ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甲组治疗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均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1天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危重病患者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4.4~6.1mmol/L内,能够使患者的预后充分改善,使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有效降低。

    作者:杨伟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临床实践表明,使用抗菌药物后,个体的激素分泌、药效发挥、血药浓度及代谢周期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适当调整用药方式,以减少不良反应,保证药物的作用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表明合理掌握用药时间及间隔是用药的关键[1],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2-3]。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对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重点对用药时间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陆明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