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丽
目的:对依诺肝素和利伐沙班防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依诺肝素组术后给予依诺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利伐沙班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口服治疗,记录2组术中出血事件发生情况,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随访期间DVT(包括任何部位)及PE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成本费用及成本—效果比( C/E)。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诺肝素组成本费用及C/E均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结论从成本—效果角度分析,依诺肝素防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更为经济,对于老年患者的预后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解皓;李海涛;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中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实施辅助生殖的不孕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适当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妊娠成功率。结果治疗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采用辅助生殖治疗不孕症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光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番泻叶水比重定量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后并发便秘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水比重测量后的番泻叶剂量进行治疗,对照组行自行设计的番泻叶剂量治疗,评价2组治疗后便秘缓解情况及腹痛、腹泻情况。结果研究组便秘缓解总有效率及0~Ⅱ级腹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番泻叶对放化疗患者行阿片药物止痛引起的便秘有效,通过水比重测量计算的番泻叶剂量(100ml)能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大化,可作为选用番泻叶预防和治疗化疗后便秘的参考剂量。
作者:黄圣斐;孙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SDH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比较2组症状、头颅CT复查情况、引流液、引流管通畅情况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观察组头痛头晕好转、记忆力改善、肢体乏力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颅内积气>20ml、颅内有新出血及硬膜下血肿残留>10ml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观察组引流液较淡、引流管通畅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可有效缓解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术中冲洗彻底,术后引流充分,复发率低,患者恢复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红;张松;刘春荣;杨丰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以期为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寻找更为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中心体检的体检者750例作为检测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ELISA法检出阳性21例,阳性率为2.80%,PCR法检出阳性40例,阳性率为5.33%,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0,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准确可靠,可在临床检测中推广使用。
作者:范艳萍;朱茂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A组和B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给药5周。停药后观察3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及食管炎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和食管炎总治愈率均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总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超亮;钟谷平;胥宾芬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夫西地酸钠在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合理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儿科就诊并采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的G+球菌感染患儿50例,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夫西地在G+球菌感染患儿用药中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结果50例患儿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细菌转阴率为84.00%;其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静脉炎,与药物浓度高、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年幼患儿好动等因素有关,减缓静脉滴注速度、局部硫酸镁热敷后症状随即缓解。结论夫西地治疗G+球菌感染患儿疗效确切,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较低。在使用时应明确患儿合理的溶媒量,静脉滴注时速度要慢,固定好患儿,减少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邓芙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影响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根治术组和保乳术组各39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改良根治术组9个不同方面的SCL-90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保乳术组,改良根治术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保乳术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保乳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不仅影响患者治愈后的生活水平,也将进一步引发更多的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病痛伤害。而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对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具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
作者:苏北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血栓弹力图( TEG)试验指标的检测,结合其发病机制分析其变化规律,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TEG试验指标评估病情的可行性,为脑出血的诊治寻找客观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33例(脑出血组),按出血量分为小量亚组11例、中量亚组16例、大量亚组6例。另选择健康成人20例为对照组。受试对象完善TEG检查前均未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治疗。诊断以颅脑CT和MRI检查为主,CT评估脑出血量,应用北京中兴TEG YZ5000型弹力图仪检测TEG指标( R值、K值、angle、MA值、CI)。结果脑出血组K值高于对照组, Angle、M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间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值<10ml亚组、10~30ml亚组低于>30ml亚组(P<0.05),K值、Angle、MA 3亚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脑出血组内K值、Angle、MA与脑出血量均有显著相关性(r=0.613、-0.481、-0.381,P值均<0.05);R值、CI与脑出血量无显著相关性(r=0.251、0.242,P>0.05)。结论 TEG能够动态且完整地反映凝血与纤溶的整个过程,K值、Angle与MA值可以作为监测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一个新选择。
作者:周晓颖;马旭东;蔡维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选取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441例患者,患者入院后根据治疗目的安排制定护理计划,并发症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出现并发症后,对症治疗。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64.40%,出现并发症619例次,并发症人均(1.40±0.25)例次,日例次率8%;常见的并发症有口腔黏膜炎、发热、便秘、恶心呕吐、出血、感染;有并发症者放化疗联合比例、腹部肿瘤比例、年龄均高于无并发症者,有并发症治疗前KPS评分低于无并发症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并非不可预防,部分并发症具有致死性,如深静脉血栓,除积极对症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体能状态,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姚丽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择取300例在该院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患者的感染部位、出现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300例在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患者有9例(3.00%)。高危感染因素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急诊手术、Ⅱ类切口、有合并症以及输血,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与性别无关。结论高年龄、手术时间长、急诊手术、Ⅱ型手术切口、合并症以及手术时进行输血均是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对医院加强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保证手术室内物品清洁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润;艾云香;陈韩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黄疸患儿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短时多次蓝光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出生3d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研究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胆碱酯酶、血清胆固醇、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对了解肝组织的损失程度和临床正确诊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青川;郭腾捷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RA患者102例和非RA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成人,对RA患者、非RA患者和健康成人进行类风湿因子( 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CCP)、抗核周因子( APF)和抗核抗体( ANA)检测,并进行相关评定。结果 CCP、RF、APF、ANA在类风湿诊断中的敏感度分别为88.2%、68.6%、56.9%和52.0%;特异度分别为97.5%、91.2%、96.2%和85.0%;联合检测四个指标,出现一种抗体阳性71例,二种抗体阳性87例,三种抗体阳性41例,四种检测均为阳性9例。非RA患者中无四种抗体检测阳性患者。结论 CCP对RA患者的诊断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ANA对RA的早期诊断起到辅助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振丽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医院2014-2015年临床标本病原学分布与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经验用药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德灵Microscan-As4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兼微量生化管鉴定方法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2014-2015年医院儿科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65株,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28.68%)、肺炎克雷伯菌(22.26%)、金黄色葡萄球菌(10.94%),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7.3%和24.6%,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医院儿科细菌耐药状况较严重,应引起重视,加强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叶付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盆底治疗仪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康复治疗的产妇14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盆底肌肉收缩力,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肌力分级变化情况。结果146例产妇中完成治疗63例,治疗依从率为43.15%。治疗后肌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肉收缩力,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蒋凌云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改善结核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结核病患者7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干预组36例施以优质护理,常规组34例施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4%优于常规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50,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有效和无效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莫西沙星治疗CAP无效的相关因素,提高莫西沙星治疗CA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莫西沙星治疗的CAP患者的资料,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临床特征和检查结果。结果50例CAP患者经莫西沙星治疗后有效31例(62.00%)作为有效组,无效19例(38.00%)作为无效组。治疗有效组男19例(61.29%),治疗无效组男15例(78.95%)。2组年龄、CURB-65评分、白蛋白水平、CRP值、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LNR、BNP、超过2叶肺浸润、基础疾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莫西沙星治疗CAP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CURB-65评分、白蛋白水平、CRP值制定有效的的治疗策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连增志;孙异锋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者106例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分成A、B两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康复治疗与基础护理,A组同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护理后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及B组,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作为慢性心力衰竭者的一种首选护理方法,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帮助患者疏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曲艳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质子泵抑制剂( PPI )与抗酸剂、组胺 H2受体拮抗剂( H2-RA)相比,具有起效快、抑酸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使用方便等特点,被临床广泛用于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但随着PPI的广泛使用,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选择住院患者PPI不合理应用5例进行分析,供医师或药师学习参考,以加强临床医师对PPI的认知,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技能,促进PPI的合理使用。报道如下。
作者:罗国义;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