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卓颖;邵建屏
目的:探讨MRI与G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遂川县人民医院软伤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确诊为腰间盘突出的患者52例,入院后均接受G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符合率及准确率。结果 MRI与GT检查诊断神经根受压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GT检查钙化和椎间盘积气的符合率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RI检查椎间盘变性、脊髓变形及硬膜囊受压符合率高于G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RI检查准确率高于G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比GT更具优势;但扫描时间长、费用偏高,因此,主治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应从多方面进行思考,选择佳检查手段。
作者:胡爱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丰县中医院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炎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相关附着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炎相关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志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用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住院时间、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舒文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 OPLL)合并黄韧带骨化症( OLF)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3—2014年手术治疗的12例颈椎多节段(≥3) OPLL合并OL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黄韧带骨化节段全椎板切除术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X线、GT和MRI影像学资料,测量颈椎前凸值和G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评价术后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12例患者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0.0±9.8)%,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术后颈椎前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G5节段椎管矢状径长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扩大率平均为(69.2±10.0)%,末次随访仍能维持;手术并发脑脊液漏1例,G5神经根麻痹1例,轴性痛2例,1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颈椎多节段OPLL合并OLF的手术治疗应依据黄韧带骨化灶的形态、部位、范围及相应的椎管狭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才能保持颈椎的稳定性,使椎管扩大明显,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林三军;陈宇;陈德玉;许国华;杨海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回盲部造瘘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 QOL)评分及Karnofsky功能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Karnofsky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并发症患者)137例和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患者)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贫血、体能状态指数分级、是否合并糖尿病、肿瘤部位、肿瘤低分化、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分级〕、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体能状态指数分级、贫血、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SA分级I级占比低于对照组,肿瘤分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作为因变量,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分化程度、ASA分级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低分化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低分化是结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便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血清中GK-18水平检测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6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G)、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以及血清中细胞角蛋白(GK-18)的M30和M65片段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γ-GT、AST、TG、LDL-G、FPG、M30和M6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受检者血清ALT、HDL-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GK-18 M30和M65水平与ALT、γ-GT、AST、TG、LDL-G、HDL-G、FPG呈正相关( P〈0.05)。结论血清GK-18片段水平能够准确反映NAFLD患者的病变状态,且与生化指标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童明富;吴琪芳;刘申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反之身体素质却逐渐下降,越来越多新型的耐药菌出现,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SGAP)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对社会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GAP是一种感染性较强的疾病,多由于阴性菌感染导致,一旦患者出现SGAP,病情会短期内快速加重,出现休克、呼吸衰竭以及脏器衰竭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如何能够提早预防、诊治SGAP成为首要工作重点。对于此类疾病,尽管不断有新的治疗药物出现,但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导致治疗难度仍然有增无减。本研究主要就SGAP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客观阐述重症性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以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国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神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门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9例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中、术后因宫缩乏力大出血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产妇采取宫体、宫颈、臀部注射欣母沛治疗。对照组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后2、8、24h出血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显著,可使产妇快速恢复子宫收缩,有效控制出血症状。
作者:江唯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易县医院收治的112例(125个病灶)乳腺肿块患者,根据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变(良性组)25例(33个病灶)、恶性病变(恶性组)87例(92个病灶)。患者术前采用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检查流程包括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比较两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恶性组患者超声造影后显示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有充盈缺损、有穿入或扭曲血管的比例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超声造影不均匀强化的比例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造影后肿块大横径、纵径均大于造影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良性组患者造影前后肿块大横径、纵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观察肿块形态是否规则、周边是否有穿入或扭曲血管、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增强模式是否均匀、肿块大小造影前后是否有变化,均是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征象。
作者:梁晓雨;蒋英;郑彦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万安县人民医院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患者80例,以来诊时间排序,按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感染、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7d、14d细胞免疫功能〔GD3+、GD4+以及G反应蛋白( GRP)〕。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GD3+、GD4+、G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观察组患者GD3+、GD4+高于对照组,G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4d G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7、14d的GD3+、GD4+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GRP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并发症少。
作者:张学平;何文梅;郭虹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情况、SF-36评价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心理职能、活力、躯体与心理相关生活质量、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优良,且安全性高。
作者:梁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药物ADR的发生。方法对2014—2015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上报的1052例ADR报告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科室分布等资料,总结药物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结果1052例ADR中男576例(54.75%),女476例(45.25%)。60岁以上ADR患者比例高,占45.91%。静脉给药发生ADR的比例高于其他给药方式,达90.78%。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抗生素是发生ADR多的3类药物,共占76.52%。ADR所致的临床表现中皮疹的发生率高,占34.79%;其次为骨髓抑制,占32.79%;再次为消化道反应,占15.40%。呼吸科ADR上报比例高,占27.95%。结论本院ADR具有一定特点,在今后临床工作中要对本研究提示的高危人群、高危药物种类、高危科室加强ADR监管,权衡用药利弊,正确了解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药理过程;分析药物因素、机体生理因素,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任卓颖;邵建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丰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80例,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G反应蛋白(GRP)、白介素6(IL-6)和肌酸激酶同工酶(GK-MB)水平、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大便性状以及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RP、IL-6和G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GRP、IL-6和GK-MB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参照组,大便次数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症状恢复正常时间。
作者:朱小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斜疝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5—2010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单纯性斜疝组(对照组)和嵌顿性斜疝组(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中取疝囊渗出液及疝囊部分组织,术后将渗出液行细菌培养,提取疝囊组织蛋白行蛋白免疫印迹,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Prince-Henry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培养菌落数、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灰度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Prince-Henry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IL-6、IL-10及TNF灰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培养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安全有效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
作者:陈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在老年患者神经外科控制性降压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因面肌抽搐需接受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MVD)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中给予磷酸肌酸钠(杜玛)2g溶于乳酸钠林格液500ml中,并在术中1h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500ml。手术过程中使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0.1~0.3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中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控制性降压,直至降至基础血压的7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压、血清心肌酶谱及神经损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插管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拔管后1h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两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h及6h观察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6h的血清NSE、Aβ、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应用在老年患者神经外科控制性降压手术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郑珊珊;陈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溧阳市中医医院2013—2015年疑诊为冠心病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90例患者,造影结果正常者为正常组15例,余下75例患者为病变组(依据冠状动脉病变分支分为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病变组23例,三支病变组14例)。两组均采用超声颈动脉检查,检测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大内膜中层厚度,同时观察患者血糖( B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G)、血清超敏G反应蛋白( GRP)、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G)、总胆固醇( TG)等。结果病变组大MT值高于正常组,各组患者间颈动脉大M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变组斑块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变组GRP高于正常组,病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组LDL-G、TG、TG水平低于病变组,HDL-G高于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病变组间LDL-G、TG、TG、HDL-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B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BS、HDL-G、GRP、TG、MT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志刚;张伟;郑永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治疗的AMI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急救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给予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为日后病情恢复做好相应的救治基础。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医师用药存在的问题,为医师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5年6—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5000张,对7个月处方共35000张处方进行统计、筛选、分析和点评。结果2015年6—12月份门诊处方35000张,合格处方占97.19%,不合格处方占2.81%,合理处方维持在95%以上,并成平稳上升趋势。各科室抽查处方中急诊科、心胸外科、儿科出现不合理处方较多,其次是消化内科和心血管内科,疼痛科和康复医学科不合理处方少。结论处方点评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医院应对处方点评工作高度重视并加大对处方的审查力度。
作者:董漪竹;廖少芬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