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马建;和华元;张玉龙

关键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无创颅内压监测, 颅脑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45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颅内出血但无急诊手术指征)的颅内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指导临床治疗。结果45例患者中及时复查 CT发现出血增加进行急诊手术17例;出血无增加给予保守治疗27例;出血未增加但水肿加重明显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例。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根据监测数据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在何时需复查头颅 CT、何时手术、脱水药物如何使用等问题上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患者得到了及时、准确的治疗,恢复良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47,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均未出现异常反应;治疗前2组患者Y-Brow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 Y-Brown评分明显降低(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 Y-Brown评分明显降低情况(P <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6周以及8周时 T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疗效较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喘息、咳嗽咯痰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一定的效果,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顾潇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剖宫产率,对2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产褥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肺炎、肺透明膜病变、窒息、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母儿围生期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使患者及新生儿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4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54例患者均成功实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追踪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腹腔脓肿形成、切口疝、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切口美观、降低误诊率等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岳岳;卓信斌;林德新;李旋;夏悦明;余幼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碱性磷酸酶与生存率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血浆碱性磷酸酶(ALP)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测定6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 ALP水平,分析心肌梗死后48~60个月患者生存率与患者入院血浆 AL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随访48~60个月,患者病死率为30.77%(20/6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 ALP≤74U/ L 患者比较,ALP >74U/ L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Cox回归分析显示,肌钙蛋白 I 峰值、年龄、性别、入院血浆肌酐水平、心电图 ST段抬高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血浆 ALP 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男性 ALP >74U/ L患者(30例)的生存率低于 ALP≤74U/ L 患者(10例)(P <0.05),女性患者不明显(P>0.05)。结论 ALP水平可作为预测糖尿病男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存率的指标。

    作者:曹艳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黄疸新生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观察组给予蓝光联合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胆红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黄疸消退时间较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潘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多发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发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抢救的多发伤患者95例,按照急诊滞留时间长短,分为≤60min组(A组)51例和>60min组(B组)44例,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16%(47/51)高于 B组患者的65.91%(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多发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影响较大,缩短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曾明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免疫学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CD +3、重组人干扰素-γ(IFN-g)水平及 IFN-g/ IL-4比值升高,IL-4水平降低,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兰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预防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采用 mFOLFOX4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预防 CINV,对照组单用托烷司琼,完成2周期化疗,对比2组预防呕吐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2组均未出现Ⅳ度呕吐反应,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30.0%(9/30)低于对照组的60.0%(18/30),中重度呕吐(Ⅱ度+Ⅲ度)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对照组的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未观察到泮托拉唑和托烷司琼明显相关毒性。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患者 CINV,特别是能预防中重度呕吐患者与其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胃炎,安全性好。

    作者:高炜;林锦源;黄莎;杨建伟;陈奕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药师干预门诊处方分析及实例点评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处方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将不合理处方再分为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3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5月医院门诊药师共调剂处方334401张,收集干预的不合理处方102张(0.31‰)。其中不规范处方占7.84%(8/102),不适宜处方占91.18%(93/102),超常处方占0.98%(1/102)。结论该院处方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处方点评可以了解临床用药情况,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不断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和药师业务能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魏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奥沙利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含奥沙利铂方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8例肝癌患者进行含奥沙利铂方案的 TACE治疗,每例完成2~3次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8例中完全缓解(CR)8例(11.8%),部分缓解(PR)55例(80.9%),稳定(SD)2例(2.9%),进展(PD)3例(4.4%),总有效率为92.6%(63/68)。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为86.7%(52/60)。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结论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

    作者:李海涛;解皓;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两种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上消化道出血输液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真空负压颈外静脉穿刺法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真空负压法行颈外静脉穿刺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真空负压颈外静脉穿刺法可以有效缩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穿刺时间,且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在救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游巧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收治疗的 CRS患者44例,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和 Lund-Mackey鼻窦 CT评分。结果44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 Lund-Mackey鼻窦 C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4例患者临床检查中发现有23例患者属于双侧鼻窦炎,另外21例是单侧,确定本次试验所有患者鼻窦炎共67侧,治疗后67侧Lund-Mackey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 CRS 疗效较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晓翔;季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生长抑素用于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2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腹胀缓解时间,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胃肠减压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应用保守方式治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时,加用生长抑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医师应予以重视。

    作者:陈振霖;林欣;肖吓鹏;阮召杰;李翰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与体会。方法对50例直肠癌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给予密切的手术护理配合,强调做好术前访视,与患者沟通交流,进行心理支持与护理;做好手术器械准备,与麻醉医师积极配合全麻诱导、动静脉穿刺;与手术医师配合默契,术中密切观察手术操作步骤,做好手术配合。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术毕送麻醉恢复室(PACU)苏醒,进一步监护治疗;术中发生皮下气肿2例,未作特别处理自行缓解;术后并发症少,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视野更加清晰、直观,大限度地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精确性,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林秋梅;郭采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在骨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的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和患者的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基础疾病、围术期用药有关( P <0.05或 P <0.01),而与患者的性别和手术类型无关(P >0.05),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所占比例远高于感染了其他细菌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诸多因素会引起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大程度上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减轻对患者的伤害。

    作者:李清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方法选取2015年5-6月于门诊注射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接受治疗的患者310例为对照组,另选2015年9-10月门诊注射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接受治疗的患者320例为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视在注射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及时改进,能降低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卢姗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延续性护理在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实施个性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出院前制定出院计划,出院后通过微信、电话、短信随访,每2周1次;通过家庭回访或自愿回科访视,每8周1次。对照组仅嘱患者按医嘱服药,并通知患者复诊。比较2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饮食依从性及 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饮食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肠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潘静;王亚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政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输卵管妊娠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妇科手术方式,疼痛少、恢复快,而且术后美容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窦秀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