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梅;郭采花
目的:观察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餐后2h 血糖值(2hPG)变化,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SCr、HbA1c、UAER 及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简良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收治疗的 CRS患者44例,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和 Lund-Mackey鼻窦 CT评分。结果44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 Lund-Mackey鼻窦 C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4例患者临床检查中发现有23例患者属于双侧鼻窦炎,另外21例是单侧,确定本次试验所有患者鼻窦炎共67侧,治疗后67侧Lund-Mackey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 CRS 疗效较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晓翔;季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rh-BNP治疗。治疗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 B型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治疗后,2组 BNP水平均降低,LVE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运用 rh-BNP 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可明显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邓荣花;闫文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改善(P <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68.3%(P <0.05),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雾化吸入激素类药物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九味羌活丸中升麻素苷、升麻素、黄芩苷的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 ×4.6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0ml/ 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升麻素苷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4.216×104 X -8.362×102(r =0.9998),在0.691~6.91mg/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升麻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 =6.529×104-1.201×103(r =0.9997),在0.326~3.26mg/ 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2.703×104-7.182×104(r =0.9996),在21.1~211mg/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九味羌活丸中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操作方法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九味羌活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江国荣;陈卫民;何玲玲;刘少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欣母沛组和宫腔填纱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欣母沛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宫腔填纱组,欣母沛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宫腔填纱组,欣母沛组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可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艳;张冲;张宇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甘露消毒丹在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除给予对症治疗外还联合应用恩替卡韦与甘露消毒丹,对照组除给予对症治疗外只联合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2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病毒学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 TBiL、ALT、AST水平和血清 LN、PCⅢ、HA及Ⅵ-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 HBV DNA的转阴率均为93.33%(5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甘露消毒丹在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较好,可使肝功能显著改善,抗肝纤维化疗效佳。
作者:马雪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骨密度(BMD)检查结果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患者1596例,运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开展 BMD测试操作。就不同性别、年龄及是否饮酒、吸烟、运动和日照情况在BMD值方面予以观察比较,并对存在 BMD异常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中老年女性 BMD值低于男性(P <0.05);伴随中老年年龄的增长,其 BMD值则存在随之下降状况,趋于60~69岁中老年人下降为明显,不同年龄的中老年人的BMD值差异显著(P <0.05);对于存在饮酒、吸烟、运动少及日照<1h/ d者,其 BMD值则存在显著减低状况(P <0.05)。结论中老年人在性别、年龄及生活习惯方面可对其 BMD值造成影响,伴随其年龄的不断增长,定期对 BMD实施复查,及时、准确发现骨质异常,且对其开展相应干预举措,可达到减少骨质疏松(OP)发生几率,并可降低骨折发生率及致残率。
作者:许巧玲;潘雅英;林东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溶血的原因,为临床药师对此类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与3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 G-6-PD缺乏性溶血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对患者的溶血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临床药师将治疗药物的选择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作为切入点,开展药学监护。结果糖尿病合并 G-6-PD 缺乏症患者的溶血反应很可能与高血糖状态和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相关。结论对糖尿病合并 G-6-PD 缺乏症的患者,临床药师尤其应注意可引起溶血的药物因素,为此类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有助于提高用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璐鹭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采用 mFOLFOX4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预防 CINV,对照组单用托烷司琼,完成2周期化疗,对比2组预防呕吐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2组均未出现Ⅳ度呕吐反应,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30.0%(9/30)低于对照组的60.0%(18/30),中重度呕吐(Ⅱ度+Ⅲ度)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对照组的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未观察到泮托拉唑和托烷司琼明显相关毒性。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患者 CINV,特别是能预防中重度呕吐患者与其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胃炎,安全性好。
作者:高炜;林锦源;黄莎;杨建伟;陈奕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抢救的多发伤患者95例,按照急诊滞留时间长短,分为≤60min组(A组)51例和>60min组(B组)44例,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16%(47/51)高于 B组患者的65.91%(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多发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影响较大,缩短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曾明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47,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均未出现异常反应;治疗前2组患者Y-Brow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 Y-Brown评分明显降低(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 Y-Brown评分明显降低情况(P <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6周以及8周时 T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疗效较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方法选取2015年5-6月于门诊注射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接受治疗的患者310例为对照组,另选2015年9-10月门诊注射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接受治疗的患者320例为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视在注射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及时改进,能降低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卢姗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RR)及心率( HR);对比2组患者的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插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aO 2)及 p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RR及H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通气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再插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患者血气水平,缩短通气、ICU治疗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和再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德锋;聂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人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老年人骨折患者75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互动教育组(n =38例)和常规组(n =3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互动教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患者的护理满意评价、骨折愈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者的情绪状态。结果互动教育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1.08%(P <0.05);互动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操作技巧的满意评价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互动教育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护理前情绪状态差异不显著,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降低,且互动教育组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用于老年人骨折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喜筠;杨淑萍;白秀英;王月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阶段式带教在烧伤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烧伤科实习护生5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名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实施5步阶梯式带教方式统一带教,对照组采取传统跟班制带教方法。均带教1个月,实习结束对比2组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并比较2组对带教方法的兴趣度及带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对带教方法的兴趣度及带教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阶段式带教可使烧伤科护生更好地理解护理服务及责任制内涵,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钰梅;李玉琴;陈恒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实施个性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出院前制定出院计划,出院后通过微信、电话、短信随访,每2周1次;通过家庭回访或自愿回科访视,每8周1次。对照组仅嘱患者按医嘱服药,并通知患者复诊。比较2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饮食依从性及 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饮食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肠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潘静;王亚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在72h内的临床疗效、住院病死率、胸痛复发率和治疗前后心室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胸痛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心室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然分娩的产妇128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U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1粒直肠内置入。比较2组孕妇用药前后血压、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2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2h出血量短于/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使第三产程缩短,增加子宫的收缩,对产后出血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梅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输血是临床上通过将异体或者自体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用于治疗和抢救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和方法,应用十分广泛[1]。血液制品在输注到患者体内时均经过严格的检查保证安全可用。但是由于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血袋漏气或者破损甚至血液凝结,患者在输血前就高热错过了佳输血时间,患者是高敏体质,血液制品中含有的白细胞过多等一系列不可预估的因素致使输血不可能有绝对的安全,会出现感染、并发症等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临床上在决定给患者输注血液或血制品前,必须权衡利弊,将输血不良反应降到低。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处理方案,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江妍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