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梅;郭采花
目的:观察小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清宫术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戊酸雌二醇辅助治疗,比较2组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腹痛程度、月经正常率、闭经率及宫腔粘连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腹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月经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闭经率和宫腔粘连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用于稽留流产清宫术后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腹痛程度,促进月经恢复,并有助于改善宫腔粘连情况。
作者:谭鑫;贺书陶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试验组进行细节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焦虑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焦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提高了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更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构建点评体系,提高处方质量,规范临床用药,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方法建立质子泵抑制剂(PPI)合理性应用点评标准,对该院2016年1~6月预防性应用 PPI门诊处方300张,住院医嘱180份进行合理性分析,通过院内用药教育及行政干预,优化组织架构,构建完善点评体系。结果2016年1~6月份预防性应用 PPI的处方合理率有明显提高,点评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 PPI 预防性应用点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陈娟;李锡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含奥沙利铂方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8例肝癌患者进行含奥沙利铂方案的 TACE治疗,每例完成2~3次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8例中完全缓解(CR)8例(11.8%),部分缓解(PR)55例(80.9%),稳定(SD)2例(2.9%),进展(PD)3例(4.4%),总有效率为92.6%(63/68)。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为86.7%(52/60)。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结论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
作者:李海涛;解皓;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总结农药溶媒分析在农药中毒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农药种类、溶媒成分、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农药检测出的种类包括有机磷、沙蚕毒素、拟除虫菊酯、有机氯及阿维菌素等,农药溶媒以苯、甲苯、二甲苯为常见。结论农药溶媒分析意义重大,发生农药中毒时,应对农药原液及农药溶媒中毒进行综合救治。
作者:杨卫生;陈敏艳;黄卫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患儿血中五种常/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27例和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25例,均检测血中常/微量元素,对比2组常/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并比较2组不同性别儿童的常/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结果2组儿童体内的铜、镁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肺炎组患儿铁、锌、钙含量均低于健康组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男性儿童、女性儿童体内铜、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肺炎组男性儿童、女性儿童体内铁、锌、钙含量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肺炎发生发展与铁、锌、钙含量异常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儿童肺炎时,应积极检测患儿的常/微量元素并适当补充,以缓解患儿症状,缩短病程,促进患儿痊愈。
作者:廖贞金;蓝金金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头部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头部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膜瘤的手术方式及影像学检查,随访1年,观察脑膜瘤患者术后症状恢复情况、是否复发及生活质量。结果9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均存活,术后随访1年,患者恢复情况均良好。术后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 <0.05)。结论头部脑膜瘤以局部结构侵袭性为主,具有更为典型的脑膜尾征,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点,手术切除对各级脑膜瘤患者均有较好疗效,术后及随访1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脑膜瘤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承军;陈小艳;付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溶血的原因,为临床药师对此类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与3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 G-6-PD缺乏性溶血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对患者的溶血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临床药师将治疗药物的选择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作为切入点,开展药学监护。结果糖尿病合并 G-6-PD 缺乏症患者的溶血反应很可能与高血糖状态和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相关。结论对糖尿病合并 G-6-PD 缺乏症的患者,临床药师尤其应注意可引起溶血的药物因素,为此类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有助于提高用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璐鹭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比较进展性脑梗死、完全性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完全性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病史等基本资料,检测患者血糖、血脂、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水平,分析2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年龄、冠心病史、饮酒史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狭窄及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分水岭梗死、头颅 CT早期低密度改变、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史、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差等是造成进展性脑梗死主要影响因素,分水岭梗死、头颅 CT 早期低密度改变、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可预测早期进展性脑梗死。
作者:许名远;郑叶祥;钟林清;查达珍;郑志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rh-BNP治疗。治疗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 B型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治疗后,2组 BNP水平均降低,LVE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运用 rh-BNP 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可明显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邓荣花;闫文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辅治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改善(P <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68.3%(P <0.05),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雾化吸入激素类药物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胸外手术患者管道意外拔出的原因并探讨管道安全管理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胸外科2013年3月-2014年1月就诊的需胸部外科手术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并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诊的需胸部外科手术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原因,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管道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拔管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7,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2,P <0.05)。结论对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管道安全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管道拔出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纪彩治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黄疸新生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观察组给予蓝光联合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胆红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黄疸消退时间较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潘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45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颅内出血但无急诊手术指征)的颅内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指导临床治疗。结果45例患者中及时复查 CT发现出血增加进行急诊手术17例;出血无增加给予保守治疗27例;出血未增加但水肿加重明显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例。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根据监测数据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在何时需复查头颅 CT、何时手术、脱水药物如何使用等问题上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患者得到了及时、准确的治疗,恢复良好。
作者:马建;和华元;张玉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75例,均行多层螺旋 CT及常规 X线检查,根据临床病理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同时分析CT诊断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多层螺旋 CT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准确度明显高于 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 CT诊断以磨玻璃密度与实变、树芽征、小叶间增厚为主要表现,其次是空洞、随机分布的结节、支气管及血管周围间质增厚;CT对肺内隐蔽部位病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常规X线检查,能真实、形象地显示肺结核的各种重要征象,因此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达志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抢救的多发伤患者95例,按照急诊滞留时间长短,分为≤60min组(A组)51例和>60min组(B组)44例,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16%(47/51)高于 B组患者的65.91%(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多发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影响较大,缩短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曾明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处方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将不合理处方再分为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3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5月医院门诊药师共调剂处方334401张,收集干预的不合理处方102张(0.31‰)。其中不规范处方占7.84%(8/102),不适宜处方占91.18%(93/102),超常处方占0.98%(1/102)。结论该院处方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处方点评可以了解临床用药情况,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不断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和药师业务能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魏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患者,女,38岁,因发现右肾占位病变1d 于2016年5月17日入院。查体:T 36.5℃,P 70次/ min,R 18次/ min,BP 142/82mmHg(1mmHg =0.133kPa)。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PET/ CT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占位病变,大小约3.6cm ×3.7cm。给予泌尿外科护理常规、三级护理、普食;给予抗炎、止痛、活血等对症处理。5月20日遵医嘱予以参麦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60滴/ min,30min 后患者突然出现头晕、胸闷,立即予以停药,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5mg +氯化钠注射液100ml缓慢静脉滴注,30min后症状缓解。
作者:魏菊华;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在骨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的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和患者的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基础疾病、围术期用药有关( P <0.05或 P <0.01),而与患者的性别和手术类型无关(P >0.05),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所占比例远高于感染了其他细菌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诸多因素会引起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大程度上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减轻对患者的伤害。
作者:李清智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术中针对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以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妊娠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行以术中针对护理,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HAMA 量表、HAMD 量表)与疼痛评分(RRS)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中针对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行剖宫产时应用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疼痛,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肖建珍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