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荣
目的:观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白带常规、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ToRCH及药物敏感试验等检查的50例孕前妇女,按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25例(非感染),观察组25例(感染),对2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为3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对孕前期妇女的各项检查,可提前制定预防方案,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郭丽梅;赵楠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给药1h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 P<0.01)。2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便秘,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低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对中重度癌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磊磊;岳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20例(120椎)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给予影像学检查,并依据其检查结果选择个性化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统计本组患者手术前后损伤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差异,同时统计其后凸Cobb角度差异及疼痛评分。结果术后本组患者损伤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度及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球囊扩张以完成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丽军;高琦珂;樊秋贵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预防性抗凝用药的时机。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12 h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观察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2 h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观察比较2组术后每个患者的平均总失血量(不包括隐性失血)和3个月后彩色超声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总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彩色超声发现,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性抗凝用药能减少术后患者平均总失血量,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影响不大,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性抗凝用药更安全可靠。
作者:吕培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哭闹次数及体质量增加量小于对照组,而安静睡眠时间以及黄疸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麴海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对改善肩手综合征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确诊为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溢水法、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Fugl-Meyer上肢功能障碍评分、总体治疗效果评价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末端肿胀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超声脉冲电导能有效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肢末端的肿胀改善程度、疼痛状况及上肢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琼;张盘德;周惠嫦;范小艳;徐坤玉;冯顺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4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各27例,2组中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为12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为15例。比较2组中稳定性和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情况及预后,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结果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等方面情况均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更好,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者效果相当。
作者:李益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在成年人接种中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300例种接乙肝疫苗的成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 3组,观察组给予3次20μg剂量的乙肝疫苗接种,对照组a给予3次10μg剂量的乙肝疫苗接种,对照组b给予1次60μg剂量的乙肝疫苗接种,比较3组接种1个月及6个月后的HBsAb阳转率及GMT水平。结果观察组乙肝疫苗接种后1个月及6个月后的HBsAb阳转率及GM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乙肝疫苗接种后1个月及6个月后的HBsAb阳转率及GMT水平均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按照同一接种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时,3次20μg剂量和1次60μg剂量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相当,均比3次10μg剂量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好。
作者:黄小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调查喷雾剂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7~9月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处方内容完整、知情同意的门诊皮肤病患者1632例,填写“外用药物治疗情况调查表”,汇总分析。结果1632例观察对象中使用喷雾剂外用药物210例(12.87%)。其中,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患者喷雾剂使用率高,为18.84%,皮炎湿疹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9.26%;细菌感染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11.36%;其他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4.17%。多数患者感觉喷雾剂应用方便、见效快、止痒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自行消退。结论喷雾剂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使用方便,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江德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d),住院期间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 SF-36)。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2±2.1)d、18.4%、23.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骨折伴高血压、糖尿病者较为常见,而骨折伴精神病者却并不多见。精神病患者自知力和自制力缺失,多不配合治疗,此外大部分护士缺乏精神病患者专科护理知识和经验,这无疑增加了护理难度。我科2015年收治骨折伴精神病患者10例,现将其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刘珊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评估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 FDC)的临床疗效,为改进肺结核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均采用6个月短程化疗,观察组用药方案为2HRZE/4HR,药物为FDC;对照组给予国家统一标准的2H3R3Z3E3/4H3R3板式组合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及疗程结束时2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DC治疗肺结核效果与国家标准治疗方案相似,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郑利群;汤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分析拔除下颌阻生齿时采用高速涡轮钻法和劈凿法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速涡轮钻法实施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对照组采用劈凿法拔除,观察记录拔牙时间、切口信息、疼痛程度及张口受限程度,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切口平均长3cm,对照组平均为4.5cm;观察组平均拔牙时间为20min,对照组为35min;观察组疼痛程度小于或等于2分的有41例,对照组有18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高速涡轮钻法使拔牙创伤更小,时间更短,患者出现疼痛和张口受限的程度更低。
作者:孙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方案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取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中位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6%,高于对照组的78.3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用于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挥发油组分的影响。方法应用蒸馏法提取生当归、油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当归炭的挥发油组分,比较生品及炮制品当归挥发油组分变化。结果酒当归中E-藳本内酯、Z-藳本内酯和Z-丁烯基酞内酯等化合物在的含量明显高于生当归及其他炮制品,而油当归、土炒当归中的含量又明显低于生当归。不同炮制方法所得当归挥发油中的Z-藁本内酯、E-藁本内酯、Z-丁烯基酞内酯含量,以酒当归挥发油中3种物质含量高,生当归低。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有效成分影响较大,临床应根据当归应用目的对其进行合理炮制。
作者:徐志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儿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吸氧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跃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纯西医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医疗法,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眩晕视觉评分( VAS)、头晕障碍量表( DHI)评价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DH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相应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眩晕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安全性更高,实践性更强,临床价值更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保桂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表,对2014-2015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药物不良反应( 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该中医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比2014年有所增长,其中补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2年来均居首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也有较明显的增长。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有上升,医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作者:林汉钦;范展霞;蔡秀娟;胡健敏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又称成型支气管炎,临床诊断中并不常见,临床症状为咯出纤维素支气管样管形痰,有咯血现象,甚至会出现咯血不止[1]。临床上,治疗纤维性支气管炎并不难,但因患者不重视病情,在患病的前期未及时到医院就诊,导致病情严重。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提高医师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医院收治的纤维性支气管炎患者10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樊素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CBCT( 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rgraphy )技术又称锥形容积体层成像技术或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设备(锥形束CT)[1],以较低的X射线量围绕患者头部行180~360次投照,10~40 s内采集整个扫描区域的容积图像数据,然后在计算机重组,进而形成三维图像,即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本文就CBCT在牙槽外科疾病诊断的应用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兰平;李新竹;宋立志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