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唐保桂

关键词:眩晕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眩晕视觉评分(VAS), 头晕障碍量表(DHI)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单纯西医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医疗法,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眩晕视觉评分( VAS)、头晕障碍量表( DHI)评价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DH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相应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眩晕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安全性更高,实践性更强,临床价值更大,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风险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治疗前,2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总胆固醇含量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虞靓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14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 FDC)的临床疗效,为改进肺结核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均采用6个月短程化疗,观察组用药方案为2HRZE/4HR,药物为FDC;对照组给予国家统一标准的2H3R3Z3E3/4H3R3板式组合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及疗程结束时2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DC治疗肺结核效果与国家标准治疗方案相似,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郑利群;汤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超声刀在甲状腺癌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超声刀在甲状腺癌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超声刀组(38例)和传统组(37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癌清扫治疗;超声刀组采用超声刀进行甲状腺癌清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甲状腺切除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刀组患者手术时间、甲状腺切除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刀组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在甲状腺癌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引流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令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124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4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舌下含服免疫治疗( SLIT)+药物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应用对照组,每组62例。前者以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严重时辅以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以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及孟鲁斯特对症治疗。2组患者每月回访1次,少随访半年。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症状得分、药物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半年后综合评价患者主观症状、用药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半年后症状得分、药物评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但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为确保疗效,需对治疗过程加以管理,提高依从性,对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给予关注。

    作者:赵苏霞;刘春丽;胡福国;倪立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限制性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实施手术输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对照组实施开放性输血。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60 d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0 d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限制性输血能够缩短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60d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夏翠英;余小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臭氧灌注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液中相关介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臭氧灌注与透明质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其疼痛与关节液中相关介质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采取透明质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臭氧灌注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关节液中相关介质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降低,ROM值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OD值较高, MDA、NO、炎性因子、uPA及MMP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较低(P<0.01)。结论膝骨关节炎采用臭氧灌注与透明质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优化关节液中相关介质的表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郑安祥;黄林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不同放疗方案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方案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取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中位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6%,高于对照组的78.3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用于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80例的血常规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与80例健康妊娠妇女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孕妇贫血类型与孕周关系密切,在孕早期和孕中期贫血以小细胞性贫血为主,而孕晚期以大细胞性贫血为主。结论妊娠妇女发生贫血的概率较大,在孕早期和中期主要是小细胞性贫血,孕晚期主要是大细胞性贫血,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对Hb、RBC、MCH、MCV、MCHC以及RDW等血液指标进行检查可及早发现贫血、纠正贫血,保障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冯海珍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解痉、针对性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止咳祛痰等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电解质及血糖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电解质、空腹血糖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无严重全身性不良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溶液剂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国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特点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指标变化特点。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188例,对其病情特征、诊治经过及检测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多于7d后出现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升高,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特异性较高,C反应蛋白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均有升高,且与病情轻重正相关。结论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困难,通过适时检测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可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早期及时治疗干预,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赵小兵;王辉;吴海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联合用药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缬沙坦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P<0.01)。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玮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收治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15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取CT方法进行诊断,试验组联合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比较2组患者的诊出率、漏诊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诊出率为89.61%,高于对照组的73.68%( P<0.05);试验组漏诊率为10.3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方法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白带常规、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ToRCH及药物敏感试验等检查的50例孕前妇女,按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25例(非感染),观察组25例(感染),对2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为3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对孕前期妇女的各项检查,可提前制定预防方案,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郭丽梅;赵楠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患儿180例作为观察组,2015年1~9月儿科收治的患儿1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记录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事件以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护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生活护理质量、健康宣教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风险事件、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救治工作中利培酮的佳用药剂量。方法选取因首发精神分裂症入住医院患者35例,均用药物利培酮救治,并按照不同给药量进行分组,对照组(16例)选择大剂量用药,观察组(19例)选择小剂量用药,比较2种剂量用药效果及药物安全性,选择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对其用药情况客观评估。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12/16),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18/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PANSS计分比对表现出显著性( P<0.05);对照组内有10例(62.50%)出现不良症状,观察组内有6例(31.5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救治工作中,用药利培酮时,建议选择小剂量用药模式,有助于提高利培酮用药质量,避免出现不良症状。

    作者:毛红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药包加压外敷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包加压外敷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行腹部手术,且切口种类系Ⅱ类切口,并符合肥胖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包加压外敷联合外科换药治疗35例,作为观察组,术后单纯外科换药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5.7%,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22.9%,2组感染率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为(8±1.4)d,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2±1.2)d,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合理组合的中药包加压外敷能够减少肥胖腹部Ⅱ类切口患者术口切口感染率,且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权永志;张宝军;陈东伟;武笑羽;周进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予以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GE1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凝血指标和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指标、凝血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和中转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GE1可减轻SAP患者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改善胰腺微循环,改善预后。

    作者:王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顺铂作为辅助用药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顺铂作为辅助用药治疗晚期胃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辅助应用顺铂,每3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2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75.0%)、2年生存率(54.2%)均高于对照组(45.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作为辅助用药可有效提高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率,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夏秋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榄香烯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肺癌脑转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榄香烯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50.0%,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病死率为15%(3/20),低于对照组的50.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莹莹;夏秋燕;石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规范化护理在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在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右锁骨下静脉导管留置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规范化护理组各5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规范化护理,比较2组CRBSI发生率。结果规范化护理组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有助于降低CRBSI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提高深静脉导管使用效能,减少再置管,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秋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