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124例临床效果观察

赵苏霞;刘春丽;胡福国;倪立群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免疫治疗, 粉尘螨滴剂, 舌下含服
摘要: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4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舌下含服免疫治疗( SLIT)+药物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应用对照组,每组62例。前者以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严重时辅以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以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及孟鲁斯特对症治疗。2组患者每月回访1次,少随访半年。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症状得分、药物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半年后综合评价患者主观症状、用药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半年后症状得分、药物评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但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为确保疗效,需对治疗过程加以管理,提高依从性,对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给予关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限制性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实施手术输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对照组实施开放性输血。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60 d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0 d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限制性输血能够缩短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60d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夏翠英;余小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80例的血常规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与80例健康妊娠妇女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孕妇贫血类型与孕周关系密切,在孕早期和孕中期贫血以小细胞性贫血为主,而孕晚期以大细胞性贫血为主。结论妊娠妇女发生贫血的概率较大,在孕早期和中期主要是小细胞性贫血,孕晚期主要是大细胞性贫血,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对Hb、RBC、MCH、MCV、MCHC以及RDW等血液指标进行检查可及早发现贫血、纠正贫血,保障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冯海珍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药包加压外敷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包加压外敷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行腹部手术,且切口种类系Ⅱ类切口,并符合肥胖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包加压外敷联合外科换药治疗35例,作为观察组,术后单纯外科换药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5.7%,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22.9%,2组感染率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为(8±1.4)d,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2±1.2)d,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合理组合的中药包加压外敷能够减少肥胖腹部Ⅱ类切口患者术口切口感染率,且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权永志;张宝军;陈东伟;武笑羽;周进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 BV )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妇科门诊就诊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诊断了解BV发病情况,并将BV和非BV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妇科门诊BV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结果500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诊断为BV78例(15.6%);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51例(10.20%);诊断为外阴假丝酵母菌病33例(6.60%)。单因素分析得出,BV组患者自行阴道冲洗、非经期使用护垫、性生活频繁、有阴道炎病史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BV组,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采用避孕套避孕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非经期使用护垫、自行冲洗阴道、有阴道炎病史为门诊BV患者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采用避孕套避孕为BV发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BV诊断率较高,自行冲洗阴道、非经期使用护垫、性生活频繁、有阴道炎病史为BV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采用避孕套避孕可降低BV的发生率。

    作者:苏秀梅;黎锋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我院2014-2015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表,对2014-2015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药物不良反应( 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该中医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比2014年有所增长,其中补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2年来均居首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也有较明显的增长。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有上升,医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作者:林汉钦;范展霞;蔡秀娟;胡健敏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等心电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从多个方面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延健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80例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给药1h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 P<0.01)。2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便秘,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低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对中重度癌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磊磊;岳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收治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15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取CT方法进行诊断,试验组联合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比较2组患者的诊出率、漏诊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诊出率为89.61%,高于对照组的73.68%( P<0.05);试验组漏诊率为10.3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方法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不同炮制工艺对当归挥发油组分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挥发油组分的影响。方法应用蒸馏法提取生当归、油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当归炭的挥发油组分,比较生品及炮制品当归挥发油组分变化。结果酒当归中E-藳本内酯、Z-藳本内酯和Z-丁烯基酞内酯等化合物在的含量明显高于生当归及其他炮制品,而油当归、土炒当归中的含量又明显低于生当归。不同炮制方法所得当归挥发油中的Z-藁本内酯、E-藁本内酯、Z-丁烯基酞内酯含量,以酒当归挥发油中3种物质含量高,生当归低。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有效成分影响较大,临床应根据当归应用目的对其进行合理炮制。

    作者:徐志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控制性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控制性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快速减压手术,观察组实施控制性减压手术。比较2组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低于对照组的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效果满意,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作者:王凡;李鑫;刘少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双氢青蒿素对小鼠肝纤维化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 DHA)对肝纤维化小鼠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 BL/6野生型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每组8只。应用四氯化碳( CCl4)腹腔内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腹腔内注射CCl48次后,按20μg/g体质量的DHA原料药给予观察组小鼠灌胃,每天1次。等容积溶剂给予对照组、模型组灌胃。各组小鼠在注射12次后24h取肝组织。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 H&E)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并对比研究模型组和观察组的肝组织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及观察组肝组织病理证实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观察组Ⅰ型胶原染色面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能够降低CCl4诱导的小鼠肝组织Ⅰ型胶原沉积程度。

    作者:郭永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地西泮-布洛芬栓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究地西泮—布洛芬栓制备流程及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进行地西泮—布洛芬栓制备,按照中国药典标准(2015版)进行质量控制,探究地西泮—布洛芬栓制备流程及建立地西泮—布洛芬栓制备的质量标准。结果地西泮—布洛芬栓的制备,硬脂酸聚烃氧酯含量为6%时对地西泮—布洛芬栓的溶出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其制备质量标准进行评测。结论地西泮—布洛芬栓制备操作简便,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进行质量标准评定,其评测结果可靠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芝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联合应用益生菌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应用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2组腹痛、腹泻、发热缓解时间及各时间段治愈率。结果观察组腹泻、腹痛、发热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5、7、14d时的治愈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应用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许晨佳;刘石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骨折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

    骨折伴高血压、糖尿病者较为常见,而骨折伴精神病者却并不多见。精神病患者自知力和自制力缺失,多不配合治疗,此外大部分护士缺乏精神病患者专科护理知识和经验,这无疑增加了护理难度。我科2015年收治骨折伴精神病患者10例,现将其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刘珊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应用于子宫切除术超前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切除患者超前镇痛工作中行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合用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实施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6例,以镇痛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取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合用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酯镇痛治疗,观察2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1h、2h、4h、8h、12h及24h,观察组VAS计分及Ramsay计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实施子宫切除方案治疗患者,予以超前镇痛时,选择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合用方案治疗效果突出,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疼痛指标及镇静指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刘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不同放疗方案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方案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取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中位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6%,高于对照组的78.3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用于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的临床麻醉应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方法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 B组,20例)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左手桡动脉穿刺置管,对照组( C组,20例)以传统触摸法行左手桡动脉穿刺置管。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总失败率、穿透法置管率和血肿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C组(P<0.01);B组总失败率、穿透法置管率和血肿发生率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低年资麻醉医师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樊雅玲;李元;陈旭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西医药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药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中医辨证的疗法。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氧分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药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义凯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临床药师对冠心病伴多种疾病治疗的药学干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CHD的发病和死亡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日趋严重。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增加,近年来增加速度较明显,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人群中心肌梗死患病率明显增加[1]。对于临床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病情复杂,情况多变,需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对1例冠心病伴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药物干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徐菊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方法选取乳腺纤维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手术,比较2组疗效,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手术采用环乳晕切口效果优于传统放射状切口,安全可靠,患者术后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作者:胡海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