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临床观察

陈留英;沈骥;刘咏辉;卞勤凤

关键词:乳腺肿瘤, 硬膜外麻醉, 静脉内麻醉, 吸入麻醉,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7例乳腺癌病人,按麻醉方法分硬膜组(60例)、静脉组(50例)和全麻组(67例),比较三种麻醉方式术中使用止血药百分比和术后苏醒情况.并从三组各随机抽取20例,比较三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15、30、60、90minHR、SBP、DBP、SPO2变化.结果:术中止血药使用率静脉组显著高于硬膜组及全麻醉组(P<0.01),术后苏醒延长静脉组显著长于硬脉组及全麻组.静脉组麻醉后HR、SBP、DBP先下降,后上升,麻醉后15minDBP明显降低(P<0.01)、60min升高(P<0.05)、90min明显升高(P<0.01);硬膜组麻醉后60、90minHR显著降低(P<0.01);全麻组SPO2术各时点显著升高(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静脉吸入复合全麻比静脉复合麻醉更具有实用价值.
中国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组织p53、bcl-2蛋白异常表达与血清EB病毒抗体IgA/VCA滴度升高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鼻咽癌活检组织中p53、bcl-2蛋白表达与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IgA/VCA滴度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取自45例鼻咽癌组织中p53、bcl-2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酶标法检测患者血清IgA/VCA滴度.结果:45例鼻咽癌p53和bc12阳性率分别为62.2%和88.1%.p53蛋白定量表达参数MFI(1.53±0.67),bcl-2蛋白定量表达参数MFI(11.62±12.66).p53蛋白表达与血清IgA/VCA滴度呈正相关关系.Bcl-2与IgA/VCA滴度之间并无相关关系.结论:鼻咽癌组织中p53蛋白可能丧失其正常功能,其积聚现象可能与EB病毒复制有关.

    作者:吴春华;曹世龙;王安宇;周决;赵森;朱小东;杨云莉;李龄;陈龙;陆海杰;梁世雄;刘颖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癌基因HER2与乳腺癌的治疗

    HER2/c-erbB2是编码一种生长因子受体(p185HER2)的癌基因,研究发现HER2基因的扩增和表达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p185HER2的单克隆抗体Herceptin能有效抑制p185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而针对HER2表达产物p185HER2的疫苗的研究将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突破.

    作者:陈灿铭;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合并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

    近年来,随着肺结核发病的上升,肺结核合并肺肿瘤病例的报道越来越多.其文献报道7-20%不等[1-3].但是,合并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肿瘤治疗疗效如何,特别是放射治疗对肺结核的影响尚不清楚.由于我院是肺科专科医院收治的肺癌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相对集中,从1996年9月-1999年7月共治疗18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立;吴琼雅;刘俊倩;肖和平;夏祥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健择和晚期胰腺癌

    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预后极差并伴有全身衰竭症状,临床尚无有效的化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健择是30年来美国FDA首次批准的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药物.临床研究表明,与现行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比较,健择能有效的改善晚期胰腺癌病人的疾病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临床受益反应作为评判指标的应用为,胰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标准.

    作者:徐家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白血病p16基因失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16基因失活对白血病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D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及DNA测序技术,甲基化检测技术.结果:p16基因的失活形式主要以缺失和甲基化为主.p16基因缺失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甲基化则主要发生在髓系白血病.结论:p16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在高危白血病患者中比较多见,p16基因的检测对于疾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月玲;吕联煌;胡建达;蒋俊煌;沈建箴;陈英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占肺癌总数的75%-80%,近年来化疗和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已被广泛应用,随着放疗设备的发展和新化疗药物的出现,人们在不断探索化疗与放疗联合应用,以望提高疗效和减轻副作用[1,2].1999年8月-2000年6月,我们对92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Brain Lab-Vrian系统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并进行了近期随访,现总结如下:

    作者:袁亚维;肖明星;窦文;郑景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放射治疗与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163例疗效分析

    我科从1988年6月-1995年5月用放疗与DF方案(顺铂+氟尿嘧啶)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163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乔健;马安柱;杨卫卫;张福林;赵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食管癌两种体位放疗对剂量的影响

    目前食管癌国内多数采用仰卧和俯卧两种体位,源皮距放疗.用于作TPS的CT图像多为诊断用的仰卧位图像,由于食管在这两种体位的位置不同,必然影响TPS剂量的正确性.为估计该误差的大小,我们进行了研究.

    作者:赵国旗;许奕;左玮;王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三氧化二砷抑制NCI-H69肺癌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肺癌细胞株NCI-H69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肺癌细胞株NCI-H69用不同浓度AS2O3处理.MTT法观察不同浓度AS2O3作用不同时间后对NCI-H69生长的影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抗LSAB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AS2O3明显抑制肺癌细胞株NCI-H69细胞增殖,其作用随AS2O3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随AS2O3浓度增加,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结论:AS2O3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株NCI-H69的生长,调控DNA合成及细胞增殖的PCNA蛋白合成降低可能是AS2O3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姚和瑞;谢德荣;向燕群;陈岱佳;曾宪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P-选择素及其配体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为恶性肿瘤致死和临床治疗远期疗效较差的主要因素,细胞粘附为转移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有关研究表明P-选择素(P-selectin)及其配体与肿瘤浸润、侵袭和转移灶形成有关,并有可能成为肿瘤转移的预后指标和肿瘤标志.但P-selectin及其配体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尤其是血小板P-selectin与肿瘤癌栓形成和转移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余耀;周信达;刘银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长春瑞滨为主联合方案治疗23例晚期乳腺癌

    目前对于晚期复发乳腺癌的复治病例仍无满意的治疗方案,长春瑞滨(NVB)作为一种新型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1],我院(1998-1999)应用以NVB(法国Pierre Fabre公司)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Ⅳ期复发复治的乳腺癌2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陆震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喉及颈胸段气管切除无名动脉下方纵隔气管造口术在气管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与研究低位胸段气管纵隔造口术的适应征、手术技术难点以及在气管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例肿瘤长度5.6cm的颈胸段气管癌患者设计采用了前上胸壁大块切除、右胸大肌皮瓣的建立与转移,带血管蒂大网膜经胸骨后间隙填塞气管造口周围以及低位胸段气管造口端转至无名动脉下方等多种手术步骤,终完成喉及颈胸段气管切除,无名动脉下方纵隔气管造口术.结果:切口基本一期愈合,手术获得成功.随访一年,未出现无名动脉磨损性破裂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颈胸段气管癌切除后所保留的低位胸段气管长度不足5.0cm情况下,采用无名动脉下方纵隔气管造口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段德溥;张绍明;任犹俊;杨可贤;信德和;张珩;才志刚;吴胜勇;李玉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放射肿瘤学进展

    近年来放射肿瘤学有较大的发展,临床方面如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房手术加放射治疗,其1至10年的生存率与乳腺根治术一样.局部复发率也一样,但保留了乳房.膀胱癌及远端直肠癌的化疗加放射治疗在一部分患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保存了器官.确定了放射治疗后局部肿瘤控制可减少远处转移.线性二次模型是放射生物学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的大贡献.本文讨论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殷蔚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X线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55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临床Ⅰ期NSCLC中,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差或其他手术禁忌症而不宜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这些患者应用常规外照射五年生存率为5%-30%,其局部失败率为40%-70%[1-4].常规外照射在提高照射剂量上有一定限制的,因为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也相应增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治疗颅内小病灶是非常有效的[5,6].我院自1996年9月将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应用于颅外,至今已收治1000余例患者,现就55例不适宜手术治疗的Ⅰ期NSCLC的治疗作一初步报道.

    作者:李玉;闫英;郭占文;田启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NP和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长春碱类(VA)抗肿瘤药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抗癌活性的一类生物碱,近年来出现的长春花碱碱酰胺(VDS)和去甲长春花碱(NVB)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类文章多次报道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及以VDS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皆收到满意疗效.我科于1997年3月-1999年3月将NP和MVP方案应用于临床,治疗60例肺癌患者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涛;高雅苓;何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35例肾癌术后放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Ⅱ、Ⅲ期肾癌术后放疗的作用.方法:1992年1月-1995年1月,35例Ⅱ和Ⅲ期肾癌行术后放疗.照射范围包括肾瘤床、肾蒂、主动脉旁及下腔静脉旁淋巴结区,运用TPS技术,采用直线加速器18MVX线照射,DT45-50Gy/5周.结果:失访2例按死亡处理,随访率94.4%,全组无复发病例,三年及五年生存率各为57%(20/35)和45.7%(16/35).三年生存率Ⅱ期为69.2%(9/13)、Ⅲ期为50%(11/22),五年生存率Ⅱ期为53.8%(7/13)、Ⅲ期为41%(9/22).88.2%(15/17)死于远处转移.结论:Ⅱ、Ⅲ期肾癌患者术后放疗可以改善生存,远处转移是肾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涛;伍钢;周云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乳腺癌半野等中心加补偿板的切线照射方法

    乳腺癌是常规放疗中摆位较为困难的部位之一.在乳腺癌各照射区域中尤以切线野设定为复杂.由于乳腺的不规则形状、胸壁的弯曲等因素造成定位繁琐,射野内剂量分布不均,肺受量易偏高等.笔者综合国内外有关放疗文献,用半野等中心加补偿板照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刚;吴铮;唐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38例胃癌术中放疗与单纯手术的疗效观察

    我院外科和放疗科自1995年10月-1998年7月对收治的38例II-III期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19例术中放疗患者为治疗组,19例单纯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方法进行对照,比较其近期疗效及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铮;汪忠;陈刚;赵大方;陈问潭;刘葆瑶;倪旭东;周涵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足叶乙甙单药口服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

    老年病人占新诊断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四分之一.这些病人通常不能耐受多周期的联合化疗,足叶乙甙对SCLC是有效的药物之一,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参照国外用药经验,我们于1994年10月起,用足叶乙甙(VP-16软胶囊)单药口服治疗老年SCLC患者42例,可评价疗效者37例,取得了70.3%的有效率.

    作者:冯立艳;任既晨;王彦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放疗后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多普勒血流特征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CDE)因其能量信号的显示较少受角度影响,显示血管的连续性好,并能显示低流量、低流速的血流,常用于末稍低流速血流信号的显示[1,2].本组为1998年2月-1999年7月我院首程放疗的鼻咽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52例,颈部转移淋巴结共134枚,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连续观察其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彩色多普靶能量图特征和脉冲多普勒频谱性质,以分析总结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后的血流信号分型及血流强度分级特征.

    作者:谭永红;郑成位;李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癌症杂志

中国癌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