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_2013年11月收治的94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药联合治疗,包括急性期应用地塞米松、维生素B1、甲钴胺等,口服通络牵正汤加减,针灸,患侧耳后乳突部微波理疗后贴上面瘫硬膏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医疗法,包括应用地塞米松、二磷胆碱、维生素 B1、甲钴胺、地巴唑,患侧耳后乳突部微波理疗等。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5.11%(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确切,是治疗面神经炎的理想方案。
作者:严传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门诊的6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要高于传统护理组,能够有效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4月_2013年10月连续入住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2例。根据血清 hs-CRP 水平采用四分位法分组,以低分位数为参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 hs-CRP 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校正了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饮酒史、并发症、NIH-SS 评分、年龄混杂影响后,与≤0.30mg/ L 组比较,≥3.41mg/ L 组 OR 值(95% CI)为:4.22(1.09~16.615)。结论hs-CRP 水平升高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宁;王大力;彭延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1~10月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根据患者的新功能情况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并都给予地高辛、硝酸甘油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用药过程中监测心率和血压,必要时减量用药或停药。分析和比较2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男,73岁。主因“双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2周”由骨关节科收入院,行膝关节 MRI 检查诊断为骨关节炎,予以关节腔注射药物等治疗,关节肿胀疼痛渐缓解。期间查血常规:WBC 2.7×109 G/ L,N 0.560G/ L,Hb 100g/ L,PLT 94×109 G/ L。因血常规异常请血液科会诊,并予以利多卡因局麻下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于骨髓穿刺后渐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瘙痒明显,皮疹渐融合成片伴皮肤水肿,眼睑水肿,考虑为药疹,停用相关可疑药物,并予以抗过敏治疗(葡萄糖酸钙、维生素 C、西咪替丁、地塞米松)皮疹未再增多,因骨髓细胞学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M6型”,于次日转入血液科诊治,为进一步确诊白血病类型遂行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再次予利多卡因局麻行骨髓穿刺术。术后约20min,患者皮肤瘙痒加重,皮疹增多并进一步融合成片,满布全身伴水肿,眼痒流泪,眼睑水肿,口唇有麻木感并口周水肿,颜面发僵,颈部瘙痒,自觉咽塞,声音嘶哑,呼吸轻度困难。鉴于患者除用利多卡因以外未用任何可疑药物,立刻判断为利多卡因过敏。紧急处理:(1)给予吸氧;(2)使用抗过敏药物(异丙嗪注射液50mg,肾上腺素注射液0.5mg)肌内注射;(3)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 入小壶;50%葡萄糖注射液60ml加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 静脉滴注。10min 后出现眼部瘙痒、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渐缓解,继续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 C 3.0g,维生素 B620mg 治疗,1h后患者皮疹颜色渐稳定变淡,水肿消退。经过1周积极治疗,皮疹完全消退,再次复查骨髓穿刺避免使用利多卡因,未再出现新发皮疹及过敏现象。
作者:李玉玲;覃骏;王黎;郑雪娜;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纠正持续性枕横位中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的效果。方法病例44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产妇44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应用抗生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结果阴道分娩对照组12例(27.27%),研究组36例(81.82%);新生儿轻度窒息对照组2例(4.5%),研究组3例(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纠正持续性枕横位中采用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能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俞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收治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102例,其中治疗组52例,在基础治疗下,将布地奈德混悬液1mg +0.9%氯化钠溶液2ml 通过 PARI 驱动雾化吸入,30min 后将特布他林5mg +0.9%氯化钠溶液2ml 通过 PARI 驱动雾化吸入,两者交替进行吸入,2次/ d,连续7~14d。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检查及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连续7~14d。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联合交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对于 COPD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尤其是喘气较重的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贺万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药典规定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者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植物黄芪主要产自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2],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3]。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史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4]。李时珍释其名曰:芪长也,黄芪色黄,列为补药之长。《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5]。早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有关于黄芪的研究了,因此可见黄芪在国内市场具有发展潜力。
作者:杨宏昕;张春霞;魏慧;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药学是以药学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用药有效、安全、经济、合理为目的,研究并实施以优质的药品用于患者的应用性、综合性分支学科。随着国家对药品使用的管理、药品安全性的监测、医疗费用的管理等,在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形势下,医院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1]。药物治疗质量关系到医疗质量,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我院领导在新形势下开始关注并重视临床药学,医院药学工作的模式、药师的职能发生根本转变。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住院病床达800多张。临床药学室到2010年才成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比较晚。2010年10月,我院的第一批临床药师的2名学员,已经顺利毕业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通过2年的尝试与实践,我们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适合本医院发展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作者:王小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索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对策。方法对于2013年3月_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3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治疗,观察记录用药患者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联合用药诱发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以及临床护理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300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具有过敏史,其中具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28例,占研究对象9.3%;由于护理差错诱发的不良反应患者4例,占比1.3%。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诱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以及临床护理操作,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务意义和职业技能,提高对患者过敏史的筛选,以此改善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降低联合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情况。方法将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 A、B 组各45例,A 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B 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降压效果均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TC、TG、LDL-C 水平有所下降,HDL-C 升高,而 B 组空腹血糖、胰岛素、TC、TG、LDL-C 水平较治疗前上升,HDL-C 降低,A 组各项指标均较 B 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美托洛尔降压效果相当,而卡维地洛在调节血脂、血糖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作者: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片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口服阿昔洛韦20mg·kg _1·d _1和利巴韦林10mg·kg _1·d _1,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热、发热消退及体征消退时间治疗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昔洛韦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作者:渠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和环孢素(CsA)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英文数据库包括 Pubmed、Medlin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VIP、万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评价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 RCTs;Meta 分析结果显示,Tac 对比 CsA,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物存活率和急性排斥反应 Tac 优于 CsA,但他克莫司组的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后 Tac 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优于 CsA,但会导致更多患者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宋沧桑;张阳;李兴德;田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状腺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高频率的疾病之一。通过相关调查和试验研究得出,甲状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所处地域都有很大关系[1、2]。调查显示很多患甲状腺肿瘤的是女性群体,且多为良性肿瘤。现将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陈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男,20岁,于2月4日凌晨2时许来我院急诊科就诊。主诉2d 前出现不明原因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等症状,伴咽部痒。昨日加重,流稠涕,伴有咽痛、呼吸不畅、咳嗽、咯痰等症状,不能耐受。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无重大手术、外伤史,有药物(先锋类)过敏史及鱼、虾过敏史。门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炎琥宁注射液240mg,1次/ d 静脉滴注。3时26分许,患者接受输液约20min,诉胸闷不适,临床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患者心电监护。查体:体温36.8℃,脉搏96次/ min,呼吸22次/ min,血压110/70mm Hg,血氧饱和度88%,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8L/ min)并请 ICU 会诊。3时33分许患者诉胸闷无缓解,并伴随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意识障碍,临床给予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处理。3时36分许,患者面色、呼吸好转,血氧饱和度90%。3时39分许患者突发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分泌物,3时42分许再次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处理。3时45分许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吸痰,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并间断推注肾上腺素1mg(每3分钟1次,共3次),并请麻醉科会诊,3时51分许患者恢复自主心律,临床给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3时55分许给予平衡液500ml,静脉滴注,4时许给予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滴注。4时2分许患者心律平稳(130次/ min),临床再次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静脉注射,并护送至 ICU 接受进一步治疗(途中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注射)。目前该患者恢复可,已经转出 ICU,在普通病房接受治疗。
作者:俞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盐酸阿莫地喹片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阿莫地喹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盐酸阿莫地喹片,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盐酸阿莫地喹在5~30μg/ ml 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平均回收率99.9%,RSD 为0.91%;日间平均回收率99.9%, RSD 为0.53%。结论本法测定盐酸阿莫地喹片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岳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一项新研究发现:高镁饮食已与西澳 WA 青少年减少攻击性行为有关,凸显了镁丰富饮食对情绪和行为健康的重要性。研究已经将低锌和低镁含量膳食与成年人焦虑和抑郁行为增加关联起来。不幸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在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都非常普遍,而许多这些问题在青春期发生。我们希望解决青少年广泛心理健康问题,包括那些内在化行为,如孤独、抑郁和焦虑以及外在行为,如注意力问题和侵略性行为。研究小组用随访 Western Australian Pregnancy Cohort(Raine)研究中的青少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肠道准备后,行腔内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图像观察。方法将76例临床诊断多发子宫肌瘤欲行腔镜剔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肠道准备后,行腔内超声检查,对照组行常规腔内超声检查。2组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在浆膜下肌瘤及瘤后小肌瘤图像的清晰度和测量准确性均有提高,与手术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腔内超声检查多发子宫肌瘤,弥补了普通腔内超声检查受肠气干扰在浆膜下小肌瘤等方面的漏误诊情况。对临床宫、腹腔镜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静;陈冬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老年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_2012年9月接受慢性肺心病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振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麻,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导管拔出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导管拔出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略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静脉麻醉中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
作者:刘良卓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