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克莫司与环孢素肝移植术后疗效对比的 Meta 分析

宋沧桑;张阳;李兴德;田静

关键词:他克莫司, 环孢素, 肝移植, Meta 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和环孢素(CsA)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英文数据库包括 Pubmed、Medlin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VIP、万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评价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 RCTs;Meta 分析结果显示,Tac 对比 CsA,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物存活率和急性排斥反应 Tac 优于 CsA,但他克莫司组的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后 Tac 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优于 CsA,但会导致更多患者糖尿病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对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对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止咳、祛痰、吸氧、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加强心理干预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治疗后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FEV1及 FVC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且 FEV1/ 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肺功能,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杜绍安;杜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妇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卫生宣教、营养指导等干预措施。结果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后护理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康复,使患者提高健康意识,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作者:章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敏 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4月_2013年10月连续入住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2例。根据血清 hs-CRP 水平采用四分位法分组,以低分位数为参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 hs-CRP 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校正了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饮酒史、并发症、NIH-SS 评分、年龄混杂影响后,与≤0.30mg/ L 组比较,≥3.41mg/ L 组 OR 值(95% CI)为:4.22(1.09~16.615)。结论hs-CRP 水平升高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宁;王大力;彭延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机体胰岛素组织破坏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机体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势必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随多种疾病、应用多种药物、智力和记忆力减退,常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或被其他慢性疾病所掩盖。针对引起老年糖尿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重视其临床特点、具体病情,及早防治,本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钱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来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88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行苦参素、甘利欣和利尿药物等进行联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每天服用10mg,治疗36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胆红素等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改善,同时治疗后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改善作用,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_2013年11月收治的94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药联合治疗,包括急性期应用地塞米松、维生素B1、甲钴胺等,口服通络牵正汤加减,针灸,患侧耳后乳突部微波理疗后贴上面瘫硬膏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医疗法,包括应用地塞米松、二磷胆碱、维生素 B1、甲钴胺、地巴唑,患侧耳后乳突部微波理疗等。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5.11%(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确切,是治疗面神经炎的理想方案。

    作者:严传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接收的9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治疗组进行脉血康和奥拉西坦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使用奥拉西坦治疗。2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1d。对2组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及脑部 CT 复查。结果治疗21d 后的结果而看,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好,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李小战;李小利;许红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脐疝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分析吴雪娟临床药师参与1例脐疝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系统的临床药学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用药监护的相关工作,如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诊疗方案,协助医师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3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对医院2013年1~12月收集的312例 ADR 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 ADR 为98例(占31.41%);静脉给药引起的 ADR 255例(占81.73%);引起 ADR 的药品共15类115种,抗菌药物居首位,为137例(占43.91%);ADR 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21例,占38.78%);严重 ADR 27例,占8.65%。结论临床重视和加强 ADR 的监测工作,能有效的减少 ADR 的发生。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 DPN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怡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 DPN,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84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引起继发癫痫的常见原因,一旦出现该病,会阻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致使脑卒中患者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增加,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沉重的负担。为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病规律,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我院在2010年5月_2013年5月共收治了1031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出现继发癫痫84例,通过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门诊的6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要高于传统护理组,能够有效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胎儿肢体畸形18例超声检查漏诊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方法2004年1月_2013年12月采用常规检查方法和连续顺序追踪法对30508例孕妇进行检查。结果产后证实63例为胎儿肢体畸形,其中2004年1月_2007年12月采用常规检查方法共检出18例,漏诊10例,漏诊率35.7%,漏诊多为胎儿复杂性畸形中的较大肢体畸形;2008年1月_2013年12月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共检出27例,漏诊8例,漏诊率22.9%,漏诊全部为指趾骨末端畸形。结论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可进一步提高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大程度减少不必要漏诊。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_2013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与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卡维地洛,对照组予美托洛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周血压控制情况、临床总体疗效、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前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血压比较,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相比,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血压,且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疗效更优,安全性好。

    作者:严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患者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患者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医院在2010年2月_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各34例,取同期收治的34例手术患者注射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动态疼痛与静息疼痛的 VAS 评分情况。结果超前镇痛组在4、6、8、10、24h 的动态疼痛与静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其他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15min,利用喷他佐辛为患者进行超前镇痛,有利于促进其疾病的好转,减少药物剂量,延长镇痛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饮茶对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影响

    目的:分析饮茶对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96604人(男性76864,女性19740人)作为观察队列,依据2006_2008年健康问卷的饮茶频率分为从不饮茶、偶尔饮茶、经常饮茶共3组,平均随访4.02年,用 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饮茶频率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1)在从不饮茶、偶尔饮茶及经常饮茶组的脑梗死累积发病率为1.517%(868/65223)、0.852%(163/22869)、1.998%(143/8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60,P =0.000)。(2)多因素 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年龄、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主要病史、吸烟、饮酒、摄盐等因素后显示,各饮茶组的脑梗死的的风险比(95% CI)分别为1.000、0.713(0.597_0.852)、0.986(0.814_1.193)。结论本研究发现适度饮茶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作者:毛军;崔刘福;吴寿岭;石慧婧;孟令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吡拉西坦与甘露醇诊治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疗效比较

    目的:对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吡拉西坦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甘露醇进行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颅内压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种药物降低颅内压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吡拉西坦可有效降低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可替代常规甘露醇用药,同时吡拉西坦具有护脑和促醒作用,对于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引用价值。

    作者:粟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复方替硝唑栓的研制和质量标准

    目的:为解决妇科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和滴虫细菌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研制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复方制剂,并采用妇科常用的剂型栓剂为制剂剂型。结果制剂方法简单,主要成分定性定量方法方便可靠。结论复方替硝唑栓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靠。

    作者:戈大春;吴丽娟;华璇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创伤和外科感染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创伤和外科感染标本的病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探讨创伤和外科感染标本细菌检出率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采用细菌普通培养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结果2158例标本中检出细菌1461例,感染率67.7%。G +球菌对抗生素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65.2%,左旋氧氟沙星63.7%,利奈唑胺60.1%,利福平48.8%,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8.1%;G _菌对抗生素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9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7.2%,阿米卡星71.4%,庆大霉素66.7%。结论掌握创伤和外科感染病原菌的天然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对患者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加兴;张丽芹;顾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_2014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予25%硫酸镁20ml 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 静脉注射,后予50ml 硫酸镁入5%葡萄糖溶液450ml 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 口服,3次/ d。比较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 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液黏度、新生儿Apger 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9%明显高于对照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压、24h 尿蛋白定量、血液黏度均有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较为明显(P <0.05)。观察组新生儿 Apger 评分为(9.2±1.3)分,对照组为(9.1±1.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较好的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对胎儿影响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焕平;杜青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