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沧桑;张阳;李兴德;田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际,生活压力的增加,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日益增多,已成为急诊科的常见急症,重症。急性酒精中毒又称急性乙醇中毒,因一次饮入过量酒精饮料,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的状态,它可以导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及其它系统的各类症状[1]。病情轻重不一,但只要能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绝大部分预后较好(有其他疾病引起并发症的除外),急诊处理即可治愈。我院急诊科自2008年1月_2014年1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387例,除1例发生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转上级医院死亡外,其余均于24h 内痊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段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住院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全部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预防用药67例(67.0%),联合用药74例(74.0%);不合理用药43例(43.0%)。结论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使用。
作者:吕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7月_2012年9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血栓通+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靳彦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肠道准备后,行腔内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图像观察。方法将76例临床诊断多发子宫肌瘤欲行腔镜剔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肠道准备后,行腔内超声检查,对照组行常规腔内超声检查。2组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在浆膜下肌瘤及瘤后小肌瘤图像的清晰度和测量准确性均有提高,与手术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腔内超声检查多发子宫肌瘤,弥补了普通腔内超声检查受肠气干扰在浆膜下小肌瘤等方面的漏误诊情况。对临床宫、腹腔镜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静;陈冬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男,71岁,体质量55kg,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20d,气促3d”于2013年3月10日入院。患者20d 前出现活动后心前区闷痛,范围约拳头大小,呈压榨样,无向它处放射,持续10min 左右,休息后胸闷胸痛症状可缓解。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予抗血小板及调脂等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其后,患者坚持规律服药。3d 前,患者于活动后再次出现胸闷症状,伴气促及双下肢浮肿,无咳嗽、咯痰等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高180/105mm Hg,近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糖尿病史3年,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血糖未正规监测)。入院检查:BP 145/72mm Hg,R 85次/ min;血肌酐80μmol/ L,尿酸( URIC)434μmol/ L,血钾3.43mmol/ L,随机血糖15.2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1%,肝功能、心肌酶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示:ST-T 改变。入院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2.2型糖尿病;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入院后主要治疗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口服,每天1次),氯吡格雷片(75mg 口服,每天1次);瑞格列奈片(2mg 口服,每天3次);调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口服,睡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口服,每天2次),卡托普利片(12.5mg 口服,每天3次),美托洛尔片(6.25mg 口服,每天2次)。患者病情发展:入院时:餐前血糖为4.9~7mmol/ L,餐后血糖为10~14mmol/ L。入院第3天:睡前血糖2.8mmol/ L,患者自述无不适,嘱其进食。入院第4天:清晨3:00测血糖2.7mmol/ L,给予10%葡萄糖注射后,血糖升至4.5~6.7mmol/ L,停用瑞格列奈片。入院第5天:早晨测空腹血糖为4.7mmol/ L,无不适;早餐后血糖11.9mmol/ L,继续监测血糖,发现其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偏高,波动于11~15mmol/ L,调整阿卡波糖(25mg 口服,每天3次)开始治疗。更换阿卡波糖治疗后,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低血糖。
作者:陈惠玲;张志叶;杨彦彪;冯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胆石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治疗,试验组实施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C 反应蛋和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及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胆石症患者实施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具有微创性以及安全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花连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一项新研究发现:高镁饮食已与西澳 WA 青少年减少攻击性行为有关,凸显了镁丰富饮食对情绪和行为健康的重要性。研究已经将低锌和低镁含量膳食与成年人焦虑和抑郁行为增加关联起来。不幸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在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都非常普遍,而许多这些问题在青春期发生。我们希望解决青少年广泛心理健康问题,包括那些内在化行为,如孤独、抑郁和焦虑以及外在行为,如注意力问题和侵略性行为。研究小组用随访 Western Australian Pregnancy Cohort(Raine)研究中的青少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羊水是胎儿生存的直接环境,羊水中胎粪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胎儿的缺氧状态,临床上多以羊水粪染或胎心异常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并以羊水粪染程度判断胎儿预后。本文就398例羊水粪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冯玉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予咪唑安定0.05mg/ kg +芬太尼0.75μg/ kg 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氟哌利多0.05mg/ kg +芬太尼0.75μg/ kg 静脉滴注,术中每15分钟观察1次,酌情追加首次剂量1/3~1/2;术后24h 随访患者对麻醉穿刺及手术过程记忆情况,对术中术后镇静、遗忘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镇静效果满意;对照组镇静效果不满意;观察组遗忘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除对照组有2例出现轻度恶心外,其余均未发生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氟芬合剂,安全、有效,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树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引发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_2012年医院收治的127例胆囊结石引发的 ABP 并实施 LC 治疗的病例临床资料,分为早期手术组67例和择期手术组60例。结果早期手术组从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中转开腹率等方面较择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平均总住院费用较择期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择期手术组在等待手术期间出现胰腺炎再发的可能。结论胆囊结石引发的 ABP 患者更适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李叔强;吕波;袁家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2013年2月_2014年2月临床住院处方中,随机抽取1000张,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判定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1000张处方中,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占56.50%。在抗菌药物使用药方中,用药频率前三的是头孢克洛、头孢呋辛以及左氧氟沙星,其用药频率分别为14.36%、11.08%及8.56%。结论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为了能够进一步对患者临床用药安全进行提高,需不断的注意提高临床用药规范,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者:玉耀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系统的临床药学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用药监护的相关工作,如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诊疗方案,协助医师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社会支持(SSRS)量表及自制遵医行为调查表,比较2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状况及遵医行为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干预前39.4±6.0,干预后49.5±11.7,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干预前37.6±5.8,干预后38.6±5.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明显提升宫颈癌患者术后社会支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作者:韩瑞英;王安杰;郭俊彩;张道洁;马秀君;韩梦洁;胡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盐酸阿莫地喹片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阿莫地喹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盐酸阿莫地喹片,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盐酸阿莫地喹在5~30μg/ ml 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平均回收率99.9%,RSD 为0.91%;日间平均回收率99.9%, RSD 为0.53%。结论本法测定盐酸阿莫地喹片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岳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结果2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大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降低孕激素水平,抑制雌、孕激素作用,并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值得应用。
作者:尹亚彬;王卫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麻,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导管拔出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导管拔出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略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静脉麻醉中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
作者:刘良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男,20岁,于2月4日凌晨2时许来我院急诊科就诊。主诉2d 前出现不明原因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等症状,伴咽部痒。昨日加重,流稠涕,伴有咽痛、呼吸不畅、咳嗽、咯痰等症状,不能耐受。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无重大手术、外伤史,有药物(先锋类)过敏史及鱼、虾过敏史。门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炎琥宁注射液240mg,1次/ d 静脉滴注。3时26分许,患者接受输液约20min,诉胸闷不适,临床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患者心电监护。查体:体温36.8℃,脉搏96次/ min,呼吸22次/ min,血压110/70mm Hg,血氧饱和度88%,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8L/ min)并请 ICU 会诊。3时33分许患者诉胸闷无缓解,并伴随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意识障碍,临床给予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处理。3时36分许,患者面色、呼吸好转,血氧饱和度90%。3时39分许患者突发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分泌物,3时42分许再次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处理。3时45分许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吸痰,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并间断推注肾上腺素1mg(每3分钟1次,共3次),并请麻醉科会诊,3时51分许患者恢复自主心律,临床给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3时55分许给予平衡液500ml,静脉滴注,4时许给予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滴注。4时2分许患者心律平稳(130次/ min),临床再次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静脉注射,并护送至 ICU 接受进一步治疗(途中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注射)。目前该患者恢复可,已经转出 ICU,在普通病房接受治疗。
作者:俞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对眼外肌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后发性眼外肌麻痹患者48例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1次/ d,14d 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治疗1~3个疗程。结果48例患者经1~3个疗程治疗,治愈32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外肌麻痹,治愈率高,无并发症,安全有效。
作者:宁英慧;薛婷;张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_2013年12月就诊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7d 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_2014年2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20ml 稀释盐酸纳洛酮0.4mg 静脉注射,继以0.8~1.2mg 纳洛酮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 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醒脑静20ml 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 溶液中静脉滴注,对比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起效时间、症状减轻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