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和外科感染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曹加兴;张丽芹;顾晓辉

关键词:病原菌, 培养鉴定, 药敏实验
摘要:目的:通过创伤和外科感染标本的病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探讨创伤和外科感染标本细菌检出率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采用细菌普通培养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结果2158例标本中检出细菌1461例,感染率67.7%。G +球菌对抗生素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65.2%,左旋氧氟沙星63.7%,利奈唑胺60.1%,利福平48.8%,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8.1%;G _菌对抗生素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9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7.2%,阿米卡星71.4%,庆大霉素66.7%。结论掌握创伤和外科感染病原菌的天然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对患者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_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喘憋、咳嗽、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炎性因子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治疗作用更为直接,痰液易于排除,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较快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不良反应,因此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兴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加重期的 COPD 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比较2组各项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卫伟;吴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PLC 法在测定感冒退烧片中葛根素含量的应用

    目的:探讨 HPLC 法在测定感冒退烧片中葛根素含量的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退烧片中葛根素含量,将测定结果与阴性对照溶液进行比对。结果葛根素在3.9245~392.448μg/ ml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8);葛根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n =9),RSD =1.1%。结论 HPLC 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感冒退烧片中葛根中葛根素的测定。

    作者:戚继红;岳莉;沈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疫苗乳腺癌疫苗能安全延缓癌症的进展

    近日,发表12月1日的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一项早期临床试验中,研究结果表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开发的乳腺癌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据还表明,疫苗能提振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并有助于延缓癌症的进展。新疫苗会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追踪一个名为乳腺球蛋白-A(mammaglobin-A)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但在健康组织中该蛋白质的作用尚不清楚。乳腺癌外科医师和研究作者 William E. Gillanders 医师说:能够针对乳腺球蛋白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广泛地在多达80%的乳腺癌中表达。该疫苗帮助一种类型的白血细胞找出并摧毁表达乳腺球蛋白-A 蛋白质的癌细胞。但对不产生乳腺球蛋白-A 的乳腺癌患者,这种疫苗不会有效。在新的研究中,表达乳腺球蛋白-A的14例转移性乳腺癌接种了疫苗。第一阶段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评估该疫苗的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2013年2月_2014年2月临床住院处方中,随机抽取1000张,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判定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1000张处方中,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占56.50%。在抗菌药物使用药方中,用药频率前三的是头孢克洛、头孢呋辛以及左氧氟沙星,其用药频率分别为14.36%、11.08%及8.56%。结论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为了能够进一步对患者临床用药安全进行提高,需不断的注意提高临床用药规范,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者:玉耀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Excel 表软件功能在病案质量及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Excel 电子表格是一个用于数据表格使用和分析的软件。它除了具有我们常用的办公功能和将数字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表等功能外,还是一个易用于数据统计的工具。我们充分利用Excel 的数据处理、表格处理、Excel 逻辑函数、宏命令等功能,在输入原始数据的同时,自动生成适用于办公及方便患者的独立图表、数据及慢性病管理宣传页,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患者的欢迎[1]。

    作者:许云鹏;秦立志;张敏;邢秋月;姜爱明;张洪先;刘娜;王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社会支持(SSRS)量表及自制遵医行为调查表,比较2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状况及遵医行为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干预前39.4±6.0,干预后49.5±11.7,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干预前37.6±5.8,干预后38.6±5.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明显提升宫颈癌患者术后社会支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作者:韩瑞英;王安杰;郭俊彩;张道洁;马秀君;韩梦洁;胡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失败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动脉血气分析(ABGA)是指对动脉血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物质进行分析的过程,能反映机体的呼吸、代谢功能,对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均具有重要意义[1]。但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不同于其他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不正确的血标本采集可导致结果的不准确,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动脉血采集的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燕芳;秦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97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99例和对照组198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合宁神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董会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安进单抗药物 Xgeva 第3个适应证获 FDA 批准

    安进公司近日宣布,FDA 已批准单抗药物 XGEVA(denosumab)第3个适应证,用于双磷酸盐疗法难治性由恶性肿瘤引发的高钙血症(HCM)的治疗。之前,FDA 已授予 Xgeva 治疗 HCM 的孤儿药地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的降压成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_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抗压效果和成效比。结果试验组患者使用氯沙坦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成效比为482.16;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的总有效率77.5%,成效比为567.74,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成效比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沙坦治疗高血压较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好,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氯沙坦的成效比显著低于氨氯地平,患者治疗的成本低,经济、有效,易于在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晶;陈才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极县医院365例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厚度预测妊娠分析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检查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65例,所有孕妇均接受经腹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已孕者中,子宫内膜厚度为8~15mm 者均为宫内妊娠;子宫内膜<8mm 者均发生先兆流产情况。未孕者中,子宫内膜厚度为8~15mm 者受孕率为88.54%,子宫内膜厚度<8mm 或子宫内膜厚度﹥15mm 者受孕率为62.35%。结论子宫内膜厚度是判断妊娠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超声检测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振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静脉营养中,作为三大营养物质之一的氨基酸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维持体内蛋白质代谢平衡,满足机体生长和器官发育。而谷氨酰胺(Gln)是人体血浆和细胞内丰富的氨基酸,占体内游离氨基酸的60%,能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氮源,促进合成蛋白质,维持氮平衡,参与合成谷胱甘肽,维持小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完整性,改善免疫功能。Gln 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支持作用,国内有较多关于肠内营养中添加 Gln 的研究。本文对 Gln 在营养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梁国瑞;王影;张莹;孟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意义

    目的:比较24h 动态心电图( DCG )和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0月_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120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 ECG)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患者的不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出室性早搏48例,房性早搏59例,室早二联律18例,房早二联律20例,阵发房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停搏3例,心肌缺血51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出室性早搏26例,房性早搏30例,室早二联律6例,房早二联律7例,阵发房性心动过速0例,窦性停搏0例,心肌缺血32例,明显低于24h 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4h 动态心电图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过程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局部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莫罗匹星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2%碘伏清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治疗3d无效者改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治疗5d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碘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外用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好,恢复快,简便、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冯中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住院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全部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预防用药67例(67.0%),联合用药74例(74.0%);不合理用药43例(43.0%)。结论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使用。

    作者:吕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镁的摄入降低青少年意注问题和侵略性行为的发生

    一项新研究发现:高镁饮食已与西澳 WA 青少年减少攻击性行为有关,凸显了镁丰富饮食对情绪和行为健康的重要性。研究已经将低锌和低镁含量膳食与成年人焦虑和抑郁行为增加关联起来。不幸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在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都非常普遍,而许多这些问题在青春期发生。我们希望解决青少年广泛心理健康问题,包括那些内在化行为,如孤独、抑郁和焦虑以及外在行为,如注意力问题和侵略性行为。研究小组用随访 Western Australian Pregnancy Cohort(Raine)研究中的青少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评价分析

    目的: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索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对策。方法对于2013年3月_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3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治疗,观察记录用药患者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联合用药诱发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以及临床护理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300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具有过敏史,其中具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28例,占研究对象9.3%;由于护理差错诱发的不良反应患者4例,占比1.3%。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诱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以及临床护理操作,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务意义和职业技能,提高对患者过敏史的筛选,以此改善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降低联合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肝素盐水冲洗法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对策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近二十年来急救医学重要的进展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使患者能够平稳度过疾病的急性期[1]。但对于高危出血、凝血机制障碍、重度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因素无法应用肝素的患者,无肝素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临床一般是先预冲,浸泡,冲洗,治疗时高血流量,严密监测动脉压、滤前压、静脉压、跨膜压的变化,每20~30分钟用100~250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滤器一次,冲洗液在排除液中扣除。但实际操作中,无肝素盐水冲洗法要求血流量高,会增加容量负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患者难以耐受,而且常常因为管路或滤器凝血而提前下机,达不到治疗要求的时间,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另一方面,20~30min冲洗一次明显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管路寿命延长,并且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现将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孙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强化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痰涂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20)和对照组(n =22),治疗组给予国产利福平注射液,联合其他3种抗结核药物;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联合其他3种抗结核药物。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末胸片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3例(15%),对照组6例(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的治疗中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快,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作者:徐黎明;周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