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冯中静

关键词:莫匹罗星, 新生儿脐炎,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莫罗匹星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2%碘伏清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治疗3d无效者改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治疗5d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碘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外用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好,恢复快,简便、安全,值得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进行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结果经8周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肠炎活动指数(DAI)评分和内镜评分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相比,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 DAI 评分和内镜评分。

    作者:刘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脊神经痛误诊为内脏疾病3例临床分析

    胸脊神经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多为棘突滑囊炎、棘上或棘突间韧带炎或胸椎小关节紊乱引起,除了常见的胸背部疼痛和多种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肋间神经痛外,还可表现为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等相关症状,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1]。

    作者:耿永彪;高妹花;张宏宇;刘延青;刘学英;于洪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8例宫颈糜烂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28例。治疗组采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仅予微波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能明显减缩小宫颈糜烂面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PLC 法在测定感冒退烧片中葛根素含量的应用

    目的:探讨 HPLC 法在测定感冒退烧片中葛根素含量的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退烧片中葛根素含量,将测定结果与阴性对照溶液进行比对。结果葛根素在3.9245~392.448μg/ ml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8);葛根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n =9),RSD =1.1%。结论 HPLC 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感冒退烧片中葛根中葛根素的测定。

    作者:戚继红;岳莉;沈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瑞格列奈引起无症状性低血糖1例

    患者,男,71岁,体质量55kg,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20d,气促3d”于2013年3月10日入院。患者20d 前出现活动后心前区闷痛,范围约拳头大小,呈压榨样,无向它处放射,持续10min 左右,休息后胸闷胸痛症状可缓解。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予抗血小板及调脂等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其后,患者坚持规律服药。3d 前,患者于活动后再次出现胸闷症状,伴气促及双下肢浮肿,无咳嗽、咯痰等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高180/105mm Hg,近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糖尿病史3年,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血糖未正规监测)。入院检查:BP 145/72mm Hg,R 85次/ min;血肌酐80μmol/ L,尿酸( URIC)434μmol/ L,血钾3.43mmol/ L,随机血糖15.2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1%,肝功能、心肌酶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示:ST-T 改变。入院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2.2型糖尿病;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入院后主要治疗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口服,每天1次),氯吡格雷片(75mg 口服,每天1次);瑞格列奈片(2mg 口服,每天3次);调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口服,睡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口服,每天2次),卡托普利片(12.5mg 口服,每天3次),美托洛尔片(6.25mg 口服,每天2次)。患者病情发展:入院时:餐前血糖为4.9~7mmol/ L,餐后血糖为10~14mmol/ L。入院第3天:睡前血糖2.8mmol/ L,患者自述无不适,嘱其进食。入院第4天:清晨3:00测血糖2.7mmol/ L,给予10%葡萄糖注射后,血糖升至4.5~6.7mmol/ L,停用瑞格列奈片。入院第5天:早晨测空腹血糖为4.7mmol/ L,无不适;早餐后血糖11.9mmol/ L,继续监测血糖,发现其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偏高,波动于11~15mmol/ L,调整阿卡波糖(25mg 口服,每天3次)开始治疗。更换阿卡波糖治疗后,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低血糖。

    作者:陈惠玲;张志叶;杨彦彪;冯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

    目的:对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规范化、合理化用药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_2013年3月医院中西药联用处方800份,对其中不合理联用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对其药品类别、用药方式以及用药量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其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800份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98份(12.3%),其中重复用药61份(7.6%),可造成理化性变化的处方24份(3.0%),可产生拮抗作用的处方19份(2.4%),可诱发并发症的处方16份(2.0%)。结论中西药联用存在不合理配伍现象,应加强对中西药的性能、成分、药理毒理作用以及配伍禁忌等进行了解和掌握,提高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作者:刘年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 DPN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怡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 DPN,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肝素盐水冲洗法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对策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近二十年来急救医学重要的进展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使患者能够平稳度过疾病的急性期[1]。但对于高危出血、凝血机制障碍、重度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因素无法应用肝素的患者,无肝素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临床一般是先预冲,浸泡,冲洗,治疗时高血流量,严密监测动脉压、滤前压、静脉压、跨膜压的变化,每20~30分钟用100~250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滤器一次,冲洗液在排除液中扣除。但实际操作中,无肝素盐水冲洗法要求血流量高,会增加容量负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患者难以耐受,而且常常因为管路或滤器凝血而提前下机,达不到治疗要求的时间,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另一方面,20~30min冲洗一次明显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管路寿命延长,并且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现将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孙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室性早搏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和7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停药2个月后复诊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他克莫司与环孢素肝移植术后疗效对比的 Meta 分析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和环孢素(CsA)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英文数据库包括 Pubmed、Medlin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VIP、万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评价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 RCTs;Meta 分析结果显示,Tac 对比 CsA,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物存活率和急性排斥反应 Tac 优于 CsA,但他克莫司组的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后 Tac 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优于 CsA,但会导致更多患者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宋沧桑;张阳;李兴德;田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诊治方法。方法选择医院在2011_2013年接收11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结果并发症有尿崩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外伤性癫痫、消化道出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等。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容易引起高热、呼吸窘迫等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并发症,分析产生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作者:温洪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97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99例和对照组198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合宁神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百合宁神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董会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对策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_2013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身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情况和焦虑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焦虑发生率为2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程度、社会适应力指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87%高于对照组的93.75%,试验组康复知识掌握程度93.75%亦高于对照组的84.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椎管内肿瘤患者有效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解除紧张情绪,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可减少椎管内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芙蓉;黄衍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意义

    目的:比较24h 动态心电图( DCG )和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0月_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120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 ECG)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患者的不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出室性早搏48例,房性早搏59例,室早二联律18例,房早二联律20例,阵发房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停搏3例,心肌缺血51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出室性早搏26例,房性早搏30例,室早二联律6例,房早二联律7例,阵发房性心动过速0例,窦性停搏0例,心肌缺血32例,明显低于24h 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4h 动态心电图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过程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来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88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行苦参素、甘利欣和利尿药物等进行联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每天服用10mg,治疗36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胆红素等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改善,同时治疗后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改善作用,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在阵发性房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贝那普利。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接近,而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6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扩大程度较小,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房颤可降低疾病复发率,延缓左心房扩大,值得应用。

    作者:姜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X4030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 WBC、RBC 比较

    目的:探讨 AX4030全自动尿液干化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和人工显微镜检查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收集1000份来自医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标本,混匀尿液后,分成 A、B 两管,A 管用于干化学分析,B 管按10ml 刻度定容后,以1500r/ min,离心5min,吸掉上清液,留0.2ml 沉渣滴于载玻片上进行显微镜下镜检。结果白细胞符合率为91.7%,红细胞符合率为87.6%。以人工显微检查为标准,干化学分析法检查白细胞假阳性率为2.47%,假阴性率为7.54%,而干化学法检查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2.4%,假阴性率为2.16%。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能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检测。

    作者:郭婧澜;徐灵玲;杨明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吡拉西坦与甘露醇诊治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疗效比较

    目的:对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吡拉西坦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甘露醇进行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颅内压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种药物降低颅内压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吡拉西坦可有效降低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可替代常规甘露醇用药,同时吡拉西坦具有护脑和促醒作用,对于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引用价值。

    作者:粟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孕产期保健知识的传授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1]。做为妇产科的医护人员,要在临床医护工作中多向患者及陪护人员传授孕产期保健知识,不要等到带来疾病时再去保健和传授。传授保健知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片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口服阿昔洛韦20mg·kg _1·d _1和利巴韦林10mg·kg _1·d _1,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热、发热消退及体征消退时间治疗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昔洛韦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作者:渠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