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陈冬志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舒筋壮骨方内服加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1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给予自拟舒筋壮骨方内服加外敷治疗,对照组仅予消炎、止痛等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舒筋壮骨方内服加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舒筋通痹,活血壮骨,临床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系统的临床药学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用药监护的相关工作,如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诊疗方案,协助医师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4月_2013年10月连续入住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2例。根据血清 hs-CRP 水平采用四分位法分组,以低分位数为参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 hs-CRP 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校正了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饮酒史、并发症、NIH-SS 评分、年龄混杂影响后,与≤0.30mg/ L 组比较,≥3.41mg/ L 组 OR 值(95% CI)为:4.22(1.09~16.615)。结论hs-CRP 水平升高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宁;王大力;彭延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1~10月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根据患者的新功能情况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并都给予地高辛、硝酸甘油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用药过程中监测心率和血压,必要时减量用药或停药。分析和比较2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中医药辩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6例。结果显效35例,好转2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2.89%。结论中医药辩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周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动脉血气分析(ABGA)是指对动脉血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物质进行分析的过程,能反映机体的呼吸、代谢功能,对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均具有重要意义[1]。但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不同于其他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不正确的血标本采集可导致结果的不准确,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动脉血采集的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燕芳;秦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上常因中药及中药制剂联用不当,造成神经、造血、呼吸、泌尿、消化、循环等不同系统受损,发生肝脏损害、重金属中毒、皮肤过敏、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的事件时有发生,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临床联用常用中药及中药制剂时,需掌握以下重要配伍禁忌规则。
作者:雷培;杨哲;杨茂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的降压成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_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抗压效果和成效比。结果试验组患者使用氯沙坦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成效比为482.16;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的总有效率77.5%,成效比为567.74,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成效比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沙坦治疗高血压较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好,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氯沙坦的成效比显著低于氨氯地平,患者治疗的成本低,经济、有效,易于在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晶;陈才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饮茶对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96604人(男性76864,女性19740人)作为观察队列,依据2006_2008年健康问卷的饮茶频率分为从不饮茶、偶尔饮茶、经常饮茶共3组,平均随访4.02年,用 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饮茶频率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1)在从不饮茶、偶尔饮茶及经常饮茶组的脑梗死累积发病率为1.517%(868/65223)、0.852%(163/22869)、1.998%(143/8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60,P =0.000)。(2)多因素 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年龄、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主要病史、吸烟、饮酒、摄盐等因素后显示,各饮茶组的脑梗死的的风险比(95% CI)分别为1.000、0.713(0.597_0.852)、0.986(0.814_1.193)。结论本研究发现适度饮茶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作者:毛军;崔刘福;吴寿岭;石慧婧;孟令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 PICC 置管术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_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 PICC 置管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2组手术的治疗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ICC 置管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操作比较简便、使用过程安全,能避免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引起静脉炎给患者带来痛苦,是临床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菊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引发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_2012年医院收治的127例胆囊结石引发的 ABP 并实施 LC 治疗的病例临床资料,分为早期手术组67例和择期手术组60例。结果早期手术组从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中转开腹率等方面较择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平均总住院费用较择期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择期手术组在等待手术期间出现胰腺炎再发的可能。结论胆囊结石引发的 ABP 患者更适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李叔强;吕波;袁家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_2014年6月收治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根据联合用药不同分为奥沙利铂组与顺铂组各34例。奥沙利铂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00mg/ m2,d1、d8+奥沙利铂130mg/ m2,d1,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顺铂组给予吉西他滨1000mg/ m2,d1、d8+顺铂25mg/ m2,d 1、2、3,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随访6~24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近期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结果奥沙利铂组总有效率为41.2%(14/34),顺铂组为35.3%(12/3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奥沙利铂组患者中位 PFS、OS 分别为24.5周、44.6周,顺铂组分别为18.2周、36.5周,2组中位 PFS 和中位 O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奥沙利铂组1年生存率为47.0%(16/34),顺铂组为41.2%(14/3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等,以1~2级为主。奥沙利铂组1~2级神经毒性发生率为79.4%(27/34),高于顺铂组35.3%(12/34)(P <0.01),而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顺铂组为52.9%(18/34),高于奥沙利铂组的20.6%(7/34)(P <0.0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这意义(P ﹥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奥沙利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相当,但联合奥沙利铂不良反应少,因而患者耐受性好,临床应用更安全。
作者:刘彦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吞咽障碍在脑出血十分常见,易间接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如肺炎及营养不良,影响患者恢复,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1]。早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对脑卒中急性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此的诊断和干预仍不够完善,本文旨在利用Gugging 吞咽功能评估表来进行脑出血患者的吞咽筛查,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羽;杨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肠道准备后,行腔内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图像观察。方法将76例临床诊断多发子宫肌瘤欲行腔镜剔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肠道准备后,行腔内超声检查,对照组行常规腔内超声检查。2组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在浆膜下肌瘤及瘤后小肌瘤图像的清晰度和测量准确性均有提高,与手术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腔内超声检查多发子宫肌瘤,弥补了普通腔内超声检查受肠气干扰在浆膜下小肌瘤等方面的漏误诊情况。对临床宫、腹腔镜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静;陈冬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产科护理干预对产妇胎膜早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医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2月_2014年2月在医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患者65例作为护理干预组,对照组遵医嘱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理干预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宫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出生时 Apga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新生儿死亡病例。结论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具有积极影响,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薛秀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一项新研究发现:高镁饮食已与西澳 WA 青少年减少攻击性行为有关,凸显了镁丰富饮食对情绪和行为健康的重要性。研究已经将低锌和低镁含量膳食与成年人焦虑和抑郁行为增加关联起来。不幸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在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都非常普遍,而许多这些问题在青春期发生。我们希望解决青少年广泛心理健康问题,包括那些内在化行为,如孤独、抑郁和焦虑以及外在行为,如注意力问题和侵略性行为。研究小组用随访 Western Australian Pregnancy Cohort(Raine)研究中的青少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索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对策。方法对于2013年3月_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3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治疗,观察记录用药患者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联合用药诱发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以及临床护理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300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具有过敏史,其中具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28例,占研究对象9.3%;由于护理差错诱发的不良反应患者4例,占比1.3%。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诱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以及临床护理操作,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务意义和职业技能,提高对患者过敏史的筛选,以此改善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降低联合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接收的9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治疗组进行脉血康和奥拉西坦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使用奥拉西坦治疗。2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1d。对2组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及脑部 CT 复查。结果治疗21d 后的结果而看,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好,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李小战;李小利;许红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加重期的 COPD 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比较2组各项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卫伟;吴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将4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2例和对照组180例。2组均予对症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观察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延迟愈合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从患者康复情况来看,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较合理,能明显改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但临床应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应用,尽量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会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