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腔内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结果观察

吴静;陈冬志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阴道超声,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肠道准备后,行腔内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图像观察。方法将76例临床诊断多发子宫肌瘤欲行腔镜剔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肠道准备后,行腔内超声检查,对照组行常规腔内超声检查。2组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在浆膜下肌瘤及瘤后小肌瘤图像的清晰度和测量准确性均有提高,与手术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辅助腔内超声检查多发子宫肌瘤,弥补了普通腔内超声检查受肠气干扰在浆膜下小肌瘤等方面的漏误诊情况。对临床宫、腹腔镜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指导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_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喘憋、咳嗽、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炎性因子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治疗作用更为直接,痰液易于排除,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较快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不良反应,因此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兴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炎琥宁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20岁,于2月4日凌晨2时许来我院急诊科就诊。主诉2d 前出现不明原因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等症状,伴咽部痒。昨日加重,流稠涕,伴有咽痛、呼吸不畅、咳嗽、咯痰等症状,不能耐受。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无重大手术、外伤史,有药物(先锋类)过敏史及鱼、虾过敏史。门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炎琥宁注射液240mg,1次/ d 静脉滴注。3时26分许,患者接受输液约20min,诉胸闷不适,临床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患者心电监护。查体:体温36.8℃,脉搏96次/ min,呼吸22次/ min,血压110/70mm Hg,血氧饱和度88%,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8L/ min)并请 ICU 会诊。3时33分许患者诉胸闷无缓解,并伴随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意识障碍,临床给予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处理。3时36分许,患者面色、呼吸好转,血氧饱和度90%。3时39分许患者突发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分泌物,3时42分许再次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处理。3时45分许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吸痰,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并间断推注肾上腺素1mg(每3分钟1次,共3次),并请麻醉科会诊,3时51分许患者恢复自主心律,临床给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3时55分许给予平衡液500ml,静脉滴注,4时许给予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滴注。4时2分许患者心律平稳(130次/ min),临床再次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静脉注射,并护送至 ICU 接受进一步治疗(途中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注射)。目前该患者恢复可,已经转出 ICU,在普通病房接受治疗。

    作者:俞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 DPN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怡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 DPN,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失败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动脉血气分析(ABGA)是指对动脉血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物质进行分析的过程,能反映机体的呼吸、代谢功能,对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均具有重要意义[1]。但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不同于其他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不正确的血标本采集可导致结果的不准确,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动脉血采集的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燕芳;秦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11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7月_2012年9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血栓通+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靳彦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HMP 已加快对诺华心力衰竭治疗新药 LCZ696的审批

    诺华宣布欧洲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已批准加快审批 LCZ696,一种适用于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的试验性药物。这是迄今为止首个在心血管领域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加速审批的新药,也是为数不多的启动加速审批流程的药品。这一加快审批程序允许 CHMP 在第150天给出意见(常规需210d),意味着欧盟将在2015年内做出批准决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疗脑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疗脑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250ml 静脉点滴,每天2~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天麻白术汤,每天1剂。2组均以15d 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0%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疗脑肿瘤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范冬梅;刘立刚;石新琪;张素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1~10月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根据患者的新功能情况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并都给予地高辛、硝酸甘油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用药过程中监测心率和血压,必要时减量用药或停药。分析和比较2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的降压成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_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抗压效果和成效比。结果试验组患者使用氯沙坦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成效比为482.16;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的总有效率77.5%,成效比为567.74,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成效比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沙坦治疗高血压较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好,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氯沙坦的成效比显著低于氨氯地平,患者治疗的成本低,经济、有效,易于在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晶;陈才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社会支持(SSRS)量表及自制遵医行为调查表,比较2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状况及遵医行为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干预前39.4±6.0,干预后49.5±11.7,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干预前37.6±5.8,干预后38.6±5.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明显提升宫颈癌患者术后社会支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作者:韩瑞英;王安杰;郭俊彩;张道洁;马秀君;韩梦洁;胡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空心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自2010年10月_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均行空心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治疗后均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3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4.9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月骨及舟骨坏死现象。结论给予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空心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艳超;王振威;张敏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胆囊结石引发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引发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_2012年医院收治的127例胆囊结石引发的 ABP 并实施 LC 治疗的病例临床资料,分为早期手术组67例和择期手术组60例。结果早期手术组从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中转开腹率等方面较择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平均总住院费用较择期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择期手术组在等待手术期间出现胰腺炎再发的可能。结论胆囊结石引发的 ABP 患者更适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李叔强;吕波;袁家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参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肠病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肠病诊治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NSAIDS 相关性肠病1例的诊治过程: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调整治疗方案,药学监护及用药宣教。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在药源性疾病诊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卢珊珊;张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药品的科学化管理及其意义

    我国2003年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第10章第56~60条明确规定了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通则[1]。各临床试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细化 GCP,制定一系列试验用药品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 SOP),因此,管理细节上存在差异[2]。较其他非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医护人员和患者可能接受更大的风险,有着其相应的特殊性[3]。抗肿瘤新药可能存在毒性大、高危药品种类多、使用频繁、价格昂贵、运输保存要求高等诸多问题,其管理对策应具有特殊性。建立试验药物接收、储存、发放、使用、剩余药品回收及退回等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试验用药品科学化管理细节,从而提高药品管理质量,保障药物临床试验安全、科学、可靠。

    作者:寇莹莹;冯继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3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对医院2013年1~12月收集的312例 ADR 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 ADR 为98例(占31.41%);静脉给药引起的 ADR 255例(占81.73%);引起 ADR 的药品共15类115种,抗菌药物居首位,为137例(占43.91%);ADR 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21例,占38.78%);严重 ADR 27例,占8.65%。结论临床重视和加强 ADR 的监测工作,能有效的减少 ADR 的发生。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

    为了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笔者选择46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劲霜;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胎儿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纠正持续性枕横位中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的效果。方法病例44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产妇44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应用抗生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结果阴道分娩对照组12例(27.27%),研究组36例(81.82%);新生儿轻度窒息对照组2例(4.5%),研究组3例(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纠正持续性枕横位中采用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能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俞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情况。方法将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 A、B 组各45例,A 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B 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降压效果均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TC、TG、LDL-C 水平有所下降,HDL-C 升高,而 B 组空腹血糖、胰岛素、TC、TG、LDL-C 水平较治疗前上升,HDL-C 降低,A 组各项指标均较 B 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美托洛尔降压效果相当,而卡维地洛在调节血脂、血糖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作者: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住院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全部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预防用药67例(67.0%),联合用药74例(74.0%);不合理用药43例(43.0%)。结论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使用。

    作者:吕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强化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痰涂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20)和对照组(n =22),治疗组给予国产利福平注射液,联合其他3种抗结核药物;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联合其他3种抗结核药物。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末胸片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3例(15%),对照组6例(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的治疗中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快,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作者:徐黎明;周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