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

陆羽;杨小兰

关键词:脑出血, 吞咽障碍筛查
摘要:吞咽障碍在脑出血十分常见,易间接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如肺炎及营养不良,影响患者恢复,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1]。早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对脑卒中急性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此的诊断和干预仍不够完善,本文旨在利用Gugging 吞咽功能评估表来进行脑出血患者的吞咽筛查,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与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3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检测超敏 CRP、血清胆固醇(TC)、血清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精确计算 TC/HDL-C。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超敏 CRP 、TC、TC/ HDL-C 均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HDL-C 比健康对照组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脂和炎性反应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联合应用TC/ HDL-C 和 hs-CRP 更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TC/ HDL-C 与 hs-CRP 可以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盖丽;李会玲;李会娟;杨博;杨建英;焦银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脐疝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分析吴雪娟临床药师参与1例脐疝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系统的临床药学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用药监护的相关工作,如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诊疗方案,协助医师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强化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痰涂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20)和对照组(n =22),治疗组给予国产利福平注射液,联合其他3种抗结核药物;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联合其他3种抗结核药物。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末胸片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3例(15%),对照组6例(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的治疗中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快,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作者:徐黎明;周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超声联合弹道治疗无积水肾结石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未发生积水的肾结石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皮肤肾脏通道,并辅以经皮肾镜行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医院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未发生积水的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在膀胱镜下将患侧的输尿管以逆行方式留置5F 的输尿管导管,同时以0.9%氯化钠溶液进行持续滴注来充盈肾盂。经超声引导下对目标肾盏进行穿刺。以建立其皮肤肾脏通道,在肾镜下超声碎石术。并辅以气压弹道进行联合治疗。再对上述患者其手术时间与手术并发症以及结石的清除率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于Ⅰ期进行了皮肤肾脏通路的成功建立,45例患者采取Ⅰ期碎石术,5例患者采取Ⅱ期手术。41倒患者完成Ⅰ期的单通道碎石。9例患者完成Ⅰ期的两通道碎石。手术时间为45~165min 其平均为(85±35)min,仅有1例患者在术中输血。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气胸与腹腔脏器的损伤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于1周后进行复查,有44例患者结石排净,6例有部分结石残余,其结石的清除率达到88.0%(44/50)。结论对未发生积水的肾结石惠者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皮肤肾脏通道,并辅以经皮肾镜行碎石术,不仅安全方便,而且疗效显著,应予临床普遍推广。

    作者:冯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73岁。主因“双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2周”由骨关节科收入院,行膝关节 MRI 检查诊断为骨关节炎,予以关节腔注射药物等治疗,关节肿胀疼痛渐缓解。期间查血常规:WBC 2.7×109 G/ L,N 0.560G/ L,Hb 100g/ L,PLT 94×109 G/ L。因血常规异常请血液科会诊,并予以利多卡因局麻下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于骨髓穿刺后渐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瘙痒明显,皮疹渐融合成片伴皮肤水肿,眼睑水肿,考虑为药疹,停用相关可疑药物,并予以抗过敏治疗(葡萄糖酸钙、维生素 C、西咪替丁、地塞米松)皮疹未再增多,因骨髓细胞学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M6型”,于次日转入血液科诊治,为进一步确诊白血病类型遂行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再次予利多卡因局麻行骨髓穿刺术。术后约20min,患者皮肤瘙痒加重,皮疹增多并进一步融合成片,满布全身伴水肿,眼痒流泪,眼睑水肿,口唇有麻木感并口周水肿,颜面发僵,颈部瘙痒,自觉咽塞,声音嘶哑,呼吸轻度困难。鉴于患者除用利多卡因以外未用任何可疑药物,立刻判断为利多卡因过敏。紧急处理:(1)给予吸氧;(2)使用抗过敏药物(异丙嗪注射液50mg,肾上腺素注射液0.5mg)肌内注射;(3)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 入小壶;50%葡萄糖注射液60ml加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 静脉滴注。10min 后出现眼部瘙痒、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渐缓解,继续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 C 3.0g,维生素 B620mg 治疗,1h后患者皮疹颜色渐稳定变淡,水肿消退。经过1周积极治疗,皮疹完全消退,再次复查骨髓穿刺避免使用利多卡因,未再出现新发皮疹及过敏现象。

    作者:李玉玲;覃骏;王黎;郑雪娜;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评价分析

    目的: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索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对策。方法对于2013年3月_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3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治疗,观察记录用药患者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联合用药诱发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以及临床护理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300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具有过敏史,其中具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28例,占研究对象9.3%;由于护理差错诱发的不良反应患者4例,占比1.3%。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诱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以及临床护理操作,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务意义和职业技能,提高对患者过敏史的筛选,以此改善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降低联合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X4030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 WBC、RBC 比较

    目的:探讨 AX4030全自动尿液干化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和人工显微镜检查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收集1000份来自医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标本,混匀尿液后,分成 A、B 两管,A 管用于干化学分析,B 管按10ml 刻度定容后,以1500r/ min,离心5min,吸掉上清液,留0.2ml 沉渣滴于载玻片上进行显微镜下镜检。结果白细胞符合率为91.7%,红细胞符合率为87.6%。以人工显微检查为标准,干化学分析法检查白细胞假阳性率为2.47%,假阴性率为7.54%,而干化学法检查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2.4%,假阴性率为2.16%。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能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检测。

    作者:郭婧澜;徐灵玲;杨明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解痉治疗,低流量吸氧、镇静治疗,必要时给予扩容、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周朝阳;魏建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疫苗乳腺癌疫苗能安全延缓癌症的进展

    近日,发表12月1日的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一项早期临床试验中,研究结果表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开发的乳腺癌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据还表明,疫苗能提振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并有助于延缓癌症的进展。新疫苗会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追踪一个名为乳腺球蛋白-A(mammaglobin-A)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但在健康组织中该蛋白质的作用尚不清楚。乳腺癌外科医师和研究作者 William E. Gillanders 医师说:能够针对乳腺球蛋白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广泛地在多达80%的乳腺癌中表达。该疫苗帮助一种类型的白血细胞找出并摧毁表达乳腺球蛋白-A 蛋白质的癌细胞。但对不产生乳腺球蛋白-A 的乳腺癌患者,这种疫苗不会有效。在新的研究中,表达乳腺球蛋白-A的14例转移性乳腺癌接种了疫苗。第一阶段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评估该疫苗的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_2013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与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卡维地洛,对照组予美托洛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周血压控制情况、临床总体疗效、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前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血压比较,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相比,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血压,且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疗效更优,安全性好。

    作者:严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与展望

    临床药学是以药学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用药有效、安全、经济、合理为目的,研究并实施以优质的药品用于患者的应用性、综合性分支学科。随着国家对药品使用的管理、药品安全性的监测、医疗费用的管理等,在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形势下,医院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1]。药物治疗质量关系到医疗质量,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我院领导在新形势下开始关注并重视临床药学,医院药学工作的模式、药师的职能发生根本转变。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住院病床达800多张。临床药学室到2010年才成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比较晚。2010年10月,我院的第一批临床药师的2名学员,已经顺利毕业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通过2年的尝试与实践,我们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适合本医院发展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作者:王小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_2013年1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实施静全身静脉麻醉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接受麻醉诱导前以及手术结束后,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在接受麻醉诱导5min 后,血压、心率均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手术结束后10min 后,其血压、心率等明显高于诱导麻醉30min 后血压、心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患者麻醉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后,患者术中血压以及心率能够得到良好改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超;何军;袁素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孕产期保健知识的传授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1]。做为妇产科的医护人员,要在临床医护工作中多向患者及陪护人员传授孕产期保健知识,不要等到带来疾病时再去保健和传授。传授保健知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局部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莫罗匹星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2%碘伏清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治疗3d无效者改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治疗5d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碘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外用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好,恢复快,简便、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冯中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机体胰岛素组织破坏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机体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势必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随多种疾病、应用多种药物、智力和记忆力减退,常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或被其他慢性疾病所掩盖。针对引起老年糖尿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重视其临床特点、具体病情,及早防治,本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钱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及心肾功能衰竭,妊高征是造成我国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妊高征的重要措施。笔者选取妊高症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妮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住院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全部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预防用药67例(67.0%),联合用药74例(74.0%);不合理用药43例(43.0%)。结论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使用。

    作者:吕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意义

    目的:比较24h 动态心电图( DCG )和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0月_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120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 ECG)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患者的不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出室性早搏48例,房性早搏59例,室早二联律18例,房早二联律20例,阵发房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停搏3例,心肌缺血51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出室性早搏26例,房性早搏30例,室早二联律6例,房早二联律7例,阵发房性心动过速0例,窦性停搏0例,心肌缺血32例,明显低于24h 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4h 动态心电图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过程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吡拉西坦与甘露醇诊治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疗效比较

    目的:对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吡拉西坦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甘露醇进行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颅内压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种药物降低颅内压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吡拉西坦可有效降低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可替代常规甘露醇用药,同时吡拉西坦具有护脑和促醒作用,对于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引用价值。

    作者:粟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型 H10N8流感重症患者1例

    患者,男性,75岁,急性起病,病程2d。主要表现为发热,高体温38.7℃,伴乏力纳差,无寒战,轻咳,无明显咯痰,无胸痛、胸闷、气喘,无呕吐,自用感冒药(具体不详)效果差,于2014年2月3日入住我院。查体:体温38.7℃,P 100次/ min, R 22次/ min,BP 166/100mm Hg。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入院后给予重症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氨溴索化痰,稳定血压血糖,检测肝肾功能,肠内外营养及维持水电平衡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住院期间,经对症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呈持续加重趋势。患者与2月3日行胸部 X 线检查(图1),2月5日夜间行床边胸片复查(图2)。2月7日上午再次行床边胸片复查(图3)。患者家属反映入院患者1周前有过活禽接触史,为排除禽流感,2月7日留取深部痰液做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高度疑似病毒感染导致重症肺炎,当天留取痰液送江西省疾病控制中心做病毒分离予明确诊断,于当天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后确定为甲型H10N8流感病毒。明确诊断后,经抗病毒及激素治疗,患者病情无改善,持续高热,处于昏迷状态,并出现感染性休克,2月8日上午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作者:李韡;刘由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