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伸利;杨瑶芬;杨霞
目的 探讨滋补肝肾法配合贺氏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上饶市立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滋补肝肾方剂口服+贺氏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低于观察组(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补肝肾法配合贺氏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洪涛;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低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2013年于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及玉田县中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肺心病合并低钙血症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90例和维生素D组210例.同时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维生素D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胶囊,共治疗8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受检者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7水平,计量两组患者出院后8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维生素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介素2水平降低、白介素17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维生素D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白介素17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维生素D组血清白介素2水平高于常规组,白介素17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维生素D组患者呼吸道感染次数较常规组少(P<0.05).结论 维生素D可以升高血清白介素2水平、降低白介素17水平,提高气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治疗肺心病合并低钙血症的疗效确切.
作者:李建忠;孙利柱;戈艳蕾;张盼盼;李立群;刘香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阿卡波糖治疗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在清远市清城区洲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C肽、餐后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C肽、餐后C肽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C肽、餐后C肽及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间躁动情况,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长子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180例,依照年龄分为A组(<3岁)、B组(3~6岁)及C组(7~9岁),每组60例.比较3组患儿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点躁动评分.结果 3组患儿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入室即刻、入室后5 min及入室后15min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入室后30min和入室后60min躁动评分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岁以内婴幼儿是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高危人群,根据小儿年龄差异实施个性化监测和护理干预符合临床需要.
作者:陈旭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某三甲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营养支持3年以来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临床营养支持是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融入医疗团队的重要平台,临床营养药师在临床营养支持中可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需要在政策、制度上得到支持.
作者:朱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危重患者的临床支持效果.方法 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2013年8月收治需要营养支持的危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内营养支持(EN)与肠外营养支持(PN)联合序贯支持,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PN进行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MI)、总蛋白水平(TP)、清蛋白水平(ALB)、血红蛋白(Hb)及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继发感染、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支持治疗前TP、ALB、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支持治疗后TP、ALB、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继发感染、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患者使用EP+ NP序贯支持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焦柳英;杨亚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1-10月临床送检的尿液、胆汁及其他标本分离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分离出屎肠球菌44株,粪肠球菌65株.尿液中检测出的菌株数多.ICU病区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屎肠球菌多,普外科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粪肠球菌多.屎肠球菌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粪肠球菌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四环素、红霉素等.结论 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临床医师应根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和菌株耐药特点,结合本地区流行病学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敏;覃开羽;刘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中风后遗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中医治疗的效果得到了业界大多数人的认可.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主要包含了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治疗原则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本研究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行中医外治的疗效进行探究,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覃著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孟河镇卫生院2012-2013年收治的92例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吸氧、祛痰等;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pO2)、6min步行距离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pO2为(98.5±1.2)%,对照组为(91.4±0.6)%,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及呼吸困难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脏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向塘分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者4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LVPW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室间隔以及左房内径(LAD)、E/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脏结构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出现变化,同时由于左心房的扩大,形态学也将重新构建.
作者:解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卡孕栓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于贺州市广济妇产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给予催产素预防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孕栓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给予卡孕栓预防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出血率,还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先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3月-2013年10月于交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1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质量得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患者常见的术后疼痛中,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瑞红;郭志芳;王江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超声诊断.方法 回顾2011-2013年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确诊的5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54例患者中左侧病变23例,右侧病变31例.按部位分类,锁骨下动脉病变25例,无名动脉20例,多部位血管8例,其他血管1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36例,极重度狭窄8例.病因中动脉硬化53例,大动脉炎1例.超声的声像特征表现为血流方向异常、内中膜增厚、斑块存在、血管内径的改变.结论 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无创、易重复.
作者:叶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睢县中医院收治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4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6.9%)高于对照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MMEF高于对照组,FV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肺部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晓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普勒超声诊断和钼靶X线诊断,将两者联合应用诊断肿块的结果与单独应用诊断肿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例病患者乳腺肿块主要位于外上象限.经手术病理诊断,恶性48例,良性14例.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44例,良性12例;钼靶X线诊断恶性43,良性11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0.3%,钼靶X线诊断的符合率为87.1%,两者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5.2%.结论 超声联合钼靶X线用于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显著.
作者:罗巧云;王涛;许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婴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一2012年4月九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试验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喘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喘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婴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可以明显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唐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8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MA评分及A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无一例死亡.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刘蓉;钟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痰热清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一般规律.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苍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痰热清所致不良反应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患儿中以1~3岁患儿所占比例高,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给药后30min内,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临床表现多为皮疹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可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合理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卢银玲;陈卫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特点.方法 选取2012-2013年苍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儿科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所致迟发型不良反应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剂型以注射液为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均在给药后12h以上,再次给药前发生不良反应者13例(36.11%),再次给药后发生不良反应者23例(63.89%),后者高于前者(P<0.05).不良反应表现以皮疹为多见.结论 在应用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前尽管进行了皮试,但是在用药12h后依旧需要密切观察,以减少迟发型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谢雪黎;卢银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2013年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对息烽县人民医院2013年门诊处方采用HS系统统计,并随机抽取抗菌药物应用处方,对其品种、使用频率、联合用药、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取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138859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25058张,占总处方的18.05%.抽查的2646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使用注射剂抗菌药物的处方1385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53.24%;口服抗菌药物处方1261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46.76%;二联及二联以上抗菌药物处方56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2.12%.罗红霉素胶囊应用频率高,占16.44%.儿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占49.44%.结论 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培训.
作者:唐贤;陈大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