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个前牙桩冠修复后根管治疗失败的再治疗观察

朱怀红;陈春英

关键词:桩冠, 根管治疗, 前牙
摘要:目的 探讨桩冠修复后根管再治疗的方法.方法 收集51例56颗前牙桩冠修复后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采用牙胶尖根充糊剂侧向加压根充,并预留桩道的方法进行再治疗.结果 1例1牙因外力根折,1例1牙冠脱落,49例54牙再治疗成功,成功率96.4%.结论 牙胶尖侧向加压法根充预留桩腔对牙体缺损患牙的桩冠修复,可节省医生的操作时间,减少桩道制备对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经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对其出现血管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40例血管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均顺利出院;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术前护理,并及时找出并发血管病症的具体原因,这对于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现实价值.

    作者:于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抑郁症的社区健康指导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工作压力逐渐增大,抑郁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抑郁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其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轻生.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抑郁障碍患病率约3%~5%,约有1~2亿人[1],据统计在55岁以上老年人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高达10%~15%.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30%,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本人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家庭或者职业功能,其终身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如何预防抑郁症、降低抑郁症的发病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社区内的4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连续2年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翟虹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梅河口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梅河口市学校食堂卫生现状,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用餐安全.方法 结合学校食品卫生专项调查表,采用询问、现场检查和填写调查表等方式调查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硬件设施和原材料索证情况等,并对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卫生统计分析.结果 学校食堂建筑布局能达到卫生要求的比例较低,农村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较多,违法经营情况较严重.结论 本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原料的采购、贮存、加工和销售等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作者:张茂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予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和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予血塞通注射液,疗程10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率为48.6%,总有效率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姜响;商夕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IL-6、TNF-α及TGF-β1的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乙肝,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对52例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IL-6、TNF-α及TGF-β1的水平含量进行测定,并与2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接受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患者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以上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IL-6、TNF-α及TGF-β1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接受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1年后,抗病毒治疗组的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优于未抗病毒治疗组(P<0.05).结论 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IL-6、TNF-α及TGF-β1的含量变化对了解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及明确机体免疫状态有重要意义.

    作者:戚敬虎;鞠金昌;逯玲;孙岚;张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生产时保护措施不充分致肛门括约肌损伤

    一、病情介绍王某,女,36岁.因足月妊娠,阵发性腹痛2h入院.病人10年前在家自然分娩1次,会阴阴道裂伤,自然愈合.查体见会阴裂伤、瘢痕愈合.入院诊断:孕39+1周,陈旧性会阴裂伤Ⅱ度(重),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胎心监护、待产.入院后3h产妇经阴分娩.胎儿胎盘娩出后检查发现陈旧性瘢痕组织裂开、会阴阴道裂伤(程度未描述),给予缝合.术后嘱流质饮食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因病历复印不清晰,具体细节不详),产后6d出院.

    作者:彭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55例房颤心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房颤的相关因素,旨在减少房颤的发生,有效治疗房颤,减少房颤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基础疾病.结果 155例房颤患者中,有140例(90%)伴有心脏病基础,年龄与房颤呈正相关,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结论 房颤与高心病、冠心病、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作者:寇冬茹;史学珍;刘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株洲市部分人群失眠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株洲市民失眠情况,为防治失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49.4%的调查对象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睡眠质量下降或总睡眠时间减少等;调查对象对影响失眠因素的知晓率低;50.3%失眠人群依靠药物助眠.结论 失眠的发病率较高,而治疗多依靠药物,应重视失眠人群的睡眠健康教育及对失眠人群的关爱.

    作者:符逢春;刘志文;李达;柳莉;詹佩婷;童梦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病例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半年后对比两组病例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遵医嘱行为及出现足部溃疡的数量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例未出现足部溃疡者,且具有较高的疾病了解程度,遵医嘱行为得分也较高,两组比较有差异.结论 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于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雷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肠癌择期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的进展

    术前肠道准备是大肠癌择期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充分的肠道准备是促进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理想的肠道准备要求达到:将肠内容物彻底清除使肠管空虚、无菌,以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在肠道准备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是不增加病人的不适、不影响机体的内稳态、不增加肿瘤转移的机会;减少术后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能促进术后肠功能快速康复;省时节力安全,大限度减少护理工作量.为了探索理想的肠道准备方法,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归纳综述如下.

    作者:廖理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抗菌药物选择

    目的 目前很多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选择腹膜透析(CAPD)进行治疗,腹膜炎是CAPD首要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如何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及恰当的给药途径是临床面临的难题.方法 本文就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5例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腹膜透析后并发腹膜炎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抗菌药物的选择提出建议.结果 25例CAPD患者中发生腹膜炎16例次,腹膜炎的发生时间距留置管的时间≤6个月有3例,≥6个月有13例.所有并发腹膜炎的患者均留取透出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者6例;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例、革兰阴性杆菌2例.结论 在腹膜炎的治疗初期,应优先选用广谱强效的抗菌药物,通常是用万古霉素或一代头孢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杆菌则选择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得到透出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应结合患者的肾功能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作者:朱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在女性肿瘤中位居首位,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1],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文章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学习,将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进行报告.

    作者:张晓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定位膀胱穿刺在高危小容量膀胱造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耻骨后盆腔方向膀胱穿刺在高危小容量膀胱造瘘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存在高危因素的小容量膀胱患者超声定位穿刺造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穿刺造瘘,手术时间平均10min,估计术中失血量约3~5mL,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超声定位耻骨后盆腔方向膀胱造瘘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创伤小、高安全性、微量出血、少并发症、疗效满意等优点,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小容量膀胱患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宋保连;刘国力;薛春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楤木皂苷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楤木皂苷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40% 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及肝脾指数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楤木皂苷可改善肝功能、肝脾指数,抑制肝假小叶的形成和胶原纤维沉积.结论 楤木皂苷对CCl4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作者:任美萍;郭庆喜;傅秀娟;刘艳;李华;田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脊柱后路手术中使用美皮康敷料预防压疮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美皮康敷料在脊柱后路手术中保护皮肤、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脊柱后路手术后患者按使用美皮康敷料前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观察组分别于术毕即刻、术毕30分钟和术后第1天皮肤受压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易受压部位使用美皮康敷料前后效果.结果 正确使用美皮康敷料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状况明显好于未使用患者.结论 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中使用美皮康敷料能有效保护患者皮肤,预防压疮发生.

    作者:王海蕊;杨萌;曲雪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术前预防性使用情况调查与合理化使用探讨

    目的 调查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应用抗菌类药物是否规范合理.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5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统计其围术期术前预防性用药情况.结果 预防性应用抗菌类药物中,头孢菌素类使用例次高,占58.97%;I类、Ⅱ类切口仅术后给药率分别为41.33%、45.07%,Ⅲ类切口术前均给药;I类、Ⅱ类切口术后给药超过7d的比例分别为2.67%、21.13%,Ⅲ类切口术后给药超过7d的高达77.78%;单纯应用1种与2种及以上抗菌类药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2联与3联及以上用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前预防性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在品种、用药时间及联合应用等方面均较合理,但仍存在个别用药档次偏高且时间偏长的现象,需进一步规范改进.

    作者:段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精益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精益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将精益管理方法融合到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是提升护理质量,全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有益尝试.通过精益管理尝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及时、有效.

    作者:刘冬蕾;李俊;侯静;郝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循证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运用循征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使用机械通气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循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后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呼吸道感染情况比较有差异,运用循证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王楠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人牙周病门诊调查

    目的 了解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和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60~80岁的门诊患者,采取口腔检查和问答结合形式.结果 60~70岁年龄组较70~80岁年龄组残留牙数差异明显.70岁年龄组较60岁年龄组牙周病程度重.结论 牙周疾病是造成老年人牙齿缺损的重要因素,早期预防是牙周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生外科技能操作教学体会

    临床技能训练在外科实验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外科技能操作训练教学是注重医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培养, 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外科学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医学生技能操作教学是保障医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通过全面临床技能操作学习,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外科技能训练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的无菌操作技能.本文通过对我校医学生外科技能操作实验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