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
目的:探讨盛生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乳腺增生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盛生平消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维生素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 VAS)、乳腺疼痛与乳腺肿块的临床疗效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乳腺疼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乳腺肿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治疗组患者乳腺疼痛治疗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乳腺肿块治疗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盛生平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缩短药物起效时间,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焕然;王正林;葛政;韩大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IVCS)是一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并发症较多,且具有危重性。现阶段,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临床上多行CT、超声、DSA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诊断方法多样,但诊断效果各异。本文着重分析总结了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影像学诊断研究新进展,为其临床诊断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
作者:樊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宁城县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并分析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生长抑素致低血糖的原因。结果两组患者24、48h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未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观察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65.63%,两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止血快速且疗效优良,相对安全,但是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潘桂萍;赵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术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评价疗效以及随访1年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均低于对照组,IgA、Ig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存活,且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随访半年、1年时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疗效与肝动脉栓塞化疗相当,但其可有效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辅海;尹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临床病原菌耐药性与抗感染药物使用。方法选取2013年富川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临床科室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541株。分离菌株用TDR—200B鉴定系统。耐药监测采用K—B琼脂扩散法,按NCCLS 1999年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并判断结果。结果分离到病原菌54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47株(45.66%),革兰阴性杆菌294株(54.34%),真菌未列入统计。病原菌中居前6位的是大肠埃希菌129株、溶血性葡萄球菌5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化脓性链球菌35株、表皮葡萄球菌31株、铜绿假单胞菌28株。大肠埃希菌是分离率高的肠杆菌科细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志贺菌属、产气肠杆菌。细菌监测结果显示,除阿米卡星( AMK)、头孢西丁( FOX)、氧氟沙星( OFX)外,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革兰阴性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多重耐药,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福平( RIF)对葡萄球菌的敏感性较高,均>87.00%;万古霉素( VAN)的耐药率升高(约5.00%),其中化脓性链球菌的耐药率为60.00%,血液链球菌为42.86%,粪肠球菌为21.74%;氨苄西林( AMP)和复方磺胺甲恶唑( SXT)对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更高。检出多重耐药菌59株,检出率为10.90%,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4株(57.63%)、链球菌属3株(5.08%)、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5.08%)、铜绿假单胞菌1株(1.69%)、肠球菌1株(1.69%)、其他7株(11.86%)。多重菌株分布于血液系统17株(28.81%)、烧伤创面13株(22.03%)、下呼吸道9株(15.25%)、皮肤软组织5株(8.47%)、会阴部4株(6.78%)、泌尿系统4株(6.78%)、耳鼻部3株(5.08%)、表浅切口2株(3.39%)、乳腺创面2株(3.39%)。结论由于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感染增加,导致抗菌药物选用难度加大,经验用药尤其要慎重,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尚无药敏结果者应选用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
作者:毛明冬;侯周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喘憋性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予以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汪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6月丰城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收治的非淋菌性宫颈炎女性患者614例,按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24例)与对照组(29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克拉霉素片、复方氯霉素阴道栓、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阿奇霉素分散片、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原菌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沙眼衣原体( CT)+解脲支原体( Uu)感染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CT、Uu感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樊红;熊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如何提高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率,以利于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患者病历,随机抽取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病历30份/月,共420份。根据法定药品说明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等对我院的抗肿瘤药物医嘱进行记录、归类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420份医嘱中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共21种,用量前5名的药品为多西他赛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和环磷酰胺注射液;420份医嘱中不合理59份,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67.80%)、溶媒量错误(22.04%)、用法用量错误(5.08%)和未按要求进行预处理(5.08%)。结论通过分析、总结不合理医嘱点评结果与临床沟通,协助医师确定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合理用药率。
作者:张夏兰;韩赟;沈夕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泸州市中医医院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疑似肝脏肿瘤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肝脏肿瘤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癌、肝内胆管癌的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肝脏肿瘤的检出率。
作者:胥莲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修水县何市镇卫生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
作者:梁冬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历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统计的内容包括各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使用例数、联合应用情况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分析其用药安全性。结果1000例患者中有251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为25.10%,其中使用例数较多的是儿科与呼吸科,占总使用例数的52.1%、36.7%。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品种使用比较多的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31.8%)、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5.3%)、醋酸泼尼松片(17.3%)。25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中有73例患者存在糖皮质激素类药与其他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结论我院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存在误区,需要加强使用监督和指导,避免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云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C1组(100例)与C2组(100例)。C2组给予西医治疗,C1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C1组总有效率(97.0%)高于C2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在预防后遗症以及提高疾病治愈率等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西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于都县人民医院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西沙必利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90.3%),不良反应发生率(1.6%)低于对照组(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范秤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尿蛋白及血清蛋白的变化,分析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住院的妊高征孕妇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的中晚期正常孕妇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压、血清蛋白、尿蛋白水平,并通过SAS—AGE电泳分析两组的尿蛋白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低于对照组( P<0.01),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率、早产儿出生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642.4±513.6)g,低于对照组的(3467.5±524.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量高于对照组,而总蛋白及清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液中含有约11种蛋白成分,对照组尿液中含有约4种蛋白成分。结论妊高征孕妇尿蛋白水平的高低及成分构成与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对围生期结局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尿蛋白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预后。
作者:廖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织金县人民医院产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就诊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住院时焦虚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与产后出血的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效果,缓和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丹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4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研究组给予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李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神池县妇幼保健站收治的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胃液pH值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液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胃液pH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可缩短止血时间,提高胃液pH值,且安全性高。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峡江县人民医院接受输尿管结石治疗的3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11例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进行气压弹道治疗时出现输尿管损伤,对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采用输尿管镜治疗导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324例患者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3.39%,11例患者中9例患者为输尿管穿孔,占2.78%,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为7例,2例患者为输尿管下段及末端结石;8例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双J管留置术,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黏膜下假道,占0.31%,术中采用双J管留置术;1例患者输尿管黏膜不完全撕脱,占0.31%,予手术处理。结论输尿管镜手术是常见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方式,手术安全性高,但术中可变性强,因此需要采用正确的操作手法,避免损伤输尿管。
作者:陈小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谷雪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用药特点,探讨存在的问题,总结干预对策。方法选取舞阳县中医院门诊2013年4—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例老年人用药现状、用药知识、用药行为。结果处方用药率80.00%,非处方用药率67.50%,保健品应用率32.00%,服药种类≤2种45.00%,≥3种55.00%。年龄≥75岁者处方用药率、非处方用药率、服药种类≥3种比例高于<75岁者,合并疾病类型≥6种、3~5种者处方用药率、保健品应用率、服药种类≥3种比例高于合并2种及以下疾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人用药知识主要误区有多种药物合用无风险、普通药物不会成瘾、新药疗效更显著等;老年人用药行为主要误区有不关心不良反应、自行联用、要求静脉滴注等。结论老年人受年龄、合并疾病类型影响,服用处方药比例、种类不断上升;老年人合理用药知识、行为存在诸多误区,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与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吴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