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收治的120例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于术前2h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术前不应用任何扩张宫颈的药物。比较两组术中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扩张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0.0 ± 3.1)ml,对照组为(23.0 ± 8.5)ml;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 ± 1.0)h,对照组为(3.6±1.4)h。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h阴道内出现血性分泌物,对照组无。术后,观察组1例出现腹痛,但可耐受,1例出现恶心;对照组无。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松弛宫颈的作用明显,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王细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草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吕梁市—2013年7月离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草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牙周袋情况、牙齿松动、咀嚼情况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草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彦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操作性强、易于固定,对患者创伤较小,且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 cTnT)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保定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的患儿96例设为观察组,伴有意识障碍的患儿29例,无意识障碍的患儿19例;伴有惊厥者26例,无惊厥者22例。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脑部疾病患儿9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HITACHI公司生产的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TnT及心肌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cTnT及心肌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意识障碍患儿cTnT及心肌酶阳性率高于无意识障碍患儿(P<0.05)。观察组惊厥患儿cTnT及心肌酶阳性率与无惊厥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检测cTnT有较高的检测价值、特异性,cTnT灵敏度较心肌酶高,且阳性反应持续的时间较长。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喘憋性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予以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汪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术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评价疗效以及随访1年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均低于对照组,IgA、Ig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存活,且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随访半年、1年时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疗效与肝动脉栓塞化疗相当,但其可有效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辅海;尹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正确认识发热,合理应用退热药物,及时退热,避免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因发热首次于祁县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685例发热患儿,根据患儿发热时的生活状态,肢体末端有无发凉,指导应用退热药物。结果685例患儿中,124例患儿家长的依从性良好,平均热退时间为3~4d。热退疹出,回顾性诊断为幼儿急疹32例(4.7%);出现咳嗽,诊断为气管炎或肺炎17例(2.5%);哭闹出现耳道内流脓性分泌物2例;热退出现嗜睡呕吐,怀疑脑炎转省儿童医院确诊病毒性脑炎1例。其余561例患儿家长对发热较担忧的,平均退热时间4~6d,诊断为幼儿急疹38例(5.5%);出现咳嗽,诊断为气管炎或肺炎28例(4.1%);诊断为中耳炎5例;同样出现嗜睡呕吐,怀疑脑炎转省儿童医院确诊病毒性脑炎5例。结论发热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菌,但因为高热对机体也是有害的,所以控制体温在39.0℃左右是必要的。合理应用退热药物做到既不遗漏重症患儿,又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王永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9例( A组)、甲状腺肌瘤患者62例( B组)、甲状腺癌患者63例( C组)。观察3组患者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和结节内部血流分布情况。结果3组患者甲状腺大小和结节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结节内部血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余林蔓;杨兴丽;黄霞飞;徐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春市朝阳区富锋镇医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及护理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1.4±1.5)分,高于对照组的(77.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肾癌合并静脉瘤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成人肾癌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检出静脉瘤栓41例。超声检出40例,超声检出率为97.56%,灵敏度为97.56%(40/41),特异度为100.00%(49/49)。CT检出31例,CT检出率为75.61%,灵敏度为70.74%(29/41),特异度为95.92%(47/4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CT扫描。
作者:郭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祁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醋酸奥曲肽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情恢复时间。
作者:周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正常情况下,人体液中的电解质维持动态平衡,疾病或其他因素可破坏其平衡状态造成电解质紊乱。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引起心肌细胞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甚至引起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在各种电解质中,钾对心肌细胞影响为明显。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和透析治疗的普及以及心电图一过性改变难以记录捕捉的特点,窦室传导心电图越来越罕见,故探讨高血钾致窦室传导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桂英;刘莜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及术中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32例,均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32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留置导尿管5~7d,平均住院7~8d,手术均成功。术后维持膀胱灌注治疗6个月,3个月行膀胱镜检,1年后随访,2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中1例已行膀胱肿瘤再次电切术,另1例因肿瘤扩散,已行膀胱癌根治术。其余患者症状消失,经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医生娴熟的操作技术与护士的精心配合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证。
作者:刘兰娟;李月兰;林武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用药特点,探讨存在的问题,总结干预对策。方法选取舞阳县中医院门诊2013年4—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例老年人用药现状、用药知识、用药行为。结果处方用药率80.00%,非处方用药率67.50%,保健品应用率32.00%,服药种类≤2种45.00%,≥3种55.00%。年龄≥75岁者处方用药率、非处方用药率、服药种类≥3种比例高于<75岁者,合并疾病类型≥6种、3~5种者处方用药率、保健品应用率、服药种类≥3种比例高于合并2种及以下疾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人用药知识主要误区有多种药物合用无风险、普通药物不会成瘾、新药疗效更显著等;老年人用药行为主要误区有不关心不良反应、自行联用、要求静脉滴注等。结论老年人受年龄、合并疾病类型影响,服用处方药比例、种类不断上升;老年人合理用药知识、行为存在诸多误区,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与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吴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驻马店市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输卵管通液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及随访1年的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妊娠率为81.0%,高于对照组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输卵管通畅,提高妊娠率。
作者:孙启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的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测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幽门螺杆菌感染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平湖市乍浦镇医院妇产科2014年1—8月收治的10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显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6.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情况。
作者:胡亚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指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定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有时采集尿液、唾液等液体),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探讨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并利用药动学原理和公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并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同时也可以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将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模式提高到比较科学的水平。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网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103年11月金坛市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腹泻患儿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腹泻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泻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病情早日恢复。
作者:王文辉;王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历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统计的内容包括各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使用例数、联合应用情况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分析其用药安全性。结果1000例患者中有251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为25.10%,其中使用例数较多的是儿科与呼吸科,占总使用例数的52.1%、36.7%。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品种使用比较多的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31.8%)、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5.3%)、醋酸泼尼松片(17.3%)。25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中有73例患者存在糖皮质激素类药与其他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结论我院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存在误区,需要加强使用监督和指导,避免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云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