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杰;齐善厚;范桂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按照 CIMT 有无增厚分为 CIMT 增厚组(86例)和 CIMT 正常组(174例),采用 Pearson 简单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及 CIMT 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简单相关性,建立多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比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 CIMT 增厚(1.12±0.15mm vs.0.90±0.13mm,P ﹤0.001)。而 CIMT 增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 CIMT 正常的明显升高(370.27±97.63μmol/ L vs.310.60±87.65μmol/ L,P ﹤0.0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血尿酸水平下四分位组 Q1组(﹤255.5μmol/ L)相比,上四分位组 Q4组(﹥368.5μmol/ L)CIMT 增厚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24(95% CI 1.10@1.42)(趋势 P ﹤0.0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显著独立相关。
作者:吴晓鸿;林夏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股疝占腹外疝的5.0%[1],其嵌顿率在腹外疝中所占比例高,约60.0%左右[2、3]。由于股疝早期症状轻微不被患者重视而延误就诊,或就诊时不愿暴露病变部位或医师查体疏忽,待出现嵌顿或并发症后才急诊入院,对预后造成一定不良影响[4]。我院2010年以来收治股疝6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联芳;秦刘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家长的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观察组出现并发症2例(4.65%),对照组6例(13.95%);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95.78±3.12)分,满意度为96.53%;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78.96±5.94)分,满意度为72.39%,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郭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细菌的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1]。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细菌耐药形式日益严峻,特别是多重耐药菌(MDRO)的出现,如处理不当易造成病房内的广泛传播和扩散,为临床治疗、护理增加了难度。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多为老年患者,因需反复住院治疗,基础疾病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抗生素应用时间长,多存在联合应用抗生素的现象,故易产生耐药菌。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降低医院感染率成为院感防治工作的重点。更深入了解 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 MDRO 在医院内的传播。本文分析我科住院患者出现的MDRO 感染进行了分析并实施了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柯向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结核丸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肺结核的方案。方法将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都采用标准化疗方案初治涂阳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治疗组前两个月在此基础上服用结核丸治疗,对照组化疗期间不服用结核丸治疗。结果经过治疗,除去6月末痰菌阴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治疗组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核丸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明显,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能加快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提高治愈率,且价格适宜,是较好的中药辅助治疗药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云肖;闫国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门诊药房退药单共312例,对退药原因、退药种类、退药科室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112例(35.9%),其后依次为耐药性70例(22.4%)、不合理用药63例(20.2%)、开药多或者重复32例(10.3%)、拒绝用药25例(8.0%)、其他原因10例(3.2%)。门诊药房退药品种中主要是抗菌药物注射剂131例(42.0%),其后依次为中药注射液64例(20.5%)、循环系统药物45例(14.4%)、急救药物32例(10.3%)、呼吸系统药物20例(6.4%)、其他药品20例(6.4%)。门诊药房退药科室中主要是普内科103例(33.0%),其后依次为小儿科84例(26.9%)、消化内科64例(20.5%)、门诊外科25例(8.0%)、皮肤科16例(5.1%)、其他科室20例(6.5%)。结论门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为避免或减轻门诊退药,需要做好加强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退药制度,促进医患沟通、做好门诊药学服务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三腔喂养管联合管状胃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年龄≥65岁食管癌患者58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三腔喂养管联合管状胃手术组(A组)288例与传统手术组(B 组)300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吻合口瘘等14项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乳糜胸、术后喉返神经麻痹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肛门排气时间、病死率、肛门排便时间、返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症、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应用三腔喂养管空肠营养联合管状胃重建食管,能显著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少吻合口瘘,降低病死率,能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小丛;李朝先;朱宏;李金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对其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49例(61.25%);显效23例(28.75%);有效7例(8.75%);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98.75%。治疗后各种心电图异常表现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心理及生理压力。
作者:张会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绩效考核是现代各类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教师绩效考核是核心。然而,对高职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既不同于普通中学,也不同于高等院校。本文将在分析高职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高职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改进措施。
作者:裘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据媒体报道,2015年4月,克唑替尼被 FDA 授予突破性药物资格,用于 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占所有肺癌病历的80%以上。而克唑替尼的适应证--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1%左右,代表非小细胞肺癌中一个特定的分子亚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笔者对2012年12月-2014年5月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进行分析统计,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娅;秦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患者,男,22岁,主因“反复发热、咳嗽1月余”于2013年2月25日21∶30入院,2013年3月16日出院。患者于约1月半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高39.3℃)及咳嗽,发热热型不详,咳嗽时伴有白色黏液痰,双肺有湿啰音,无咯血,无胸痛及呼吸困难,无心悸,夜间可平卧,于2月25日到我院行胸片示:间质性肺炎,心脏术后改变。
作者:庄见钦;熊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孕期体质量的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医院足月单胎妊娠孕妇(37@41周)730例。根据孕期体质量增加程度分为低体质量组(A 组)210例、正常体质量组(B 组)302例和超体质量组(C 组)218例。收集孕妇临床资料,包括姓名、年龄、孕前身高、体质量、月经史、孕产史等,并对3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体质量与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呈正相关(r =0.352、0.315,P ﹤0.05)。3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期体质量增加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关,根据个体差异不同应合理进行营养补充,减少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出生率。
作者:姚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医院肾内科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4h/次,3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透析后 BUN、Scr、血钾、血脂(TC、TG、LDL-C、HDL-C)均较透析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7例(10.3%),消化道出血4例(5.9%),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死亡10例(14.7%)。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能明显改善 CRF 患者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但注意对透析并发症如低血压症的预防处理。
作者:张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疾病特征。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医院收治8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设为研究组,再以同期就诊的75例未合并糖尿病的 AMI 病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例的疾病特征。结果研究组早期症状不典型,各症状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37例(43.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 AMI 病患并发症多,临床症状不明显,需加强检查与诊断,以及早发现 AMI 并给予治疗,抢救病患生命。
作者:张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患者,男,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心悸、胸闷、气促、喘息5年,双下肢浮肿5年,加重3d 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6℃;脉搏80次/ min;呼吸20次/ min;血压140/90 ;mm Hg;SPO290%,口唇、肢端发绀,双侧颈静脉怒张,双侧乳头对称,无肿块,无压痛,桶状胸,双侧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广泛哮鸣音,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心界稍向右扩大,心音遥远,心率80次/ min,律齐,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急诊血常规示 WBC 11.2×109/ L,NEUT 63.3%。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Ⅱ级。
作者:孙燕;曾令锋;叶钰蓉;姜红芸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属腔镜外科难度大、复杂的手术[1],而 Viking 3D HD 腹腔镜系统是在传统二维腹腔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立体高清成像系统,该系统还原了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使手术画面有了一定解剖深度及层次,降低了手术难度[2]。3D 视觉下的手术操作,既保留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精细、微创的特点,又兼有高清立体视野的优点,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3D 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护理配合在国内未见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于2013年7月4日实施了第1例3D 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预后较好,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徐亚仙;陈肖敏;童彬;周敏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包括生理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及社会需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变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 SAS 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焦虑情绪有较大改善;对照组则下降幅度不大,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 S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舒适度,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有效吸氧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给予针对性较强的有效吸氧健康指导,对照组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并观察2组患者教育前后吸氧的依从性及缺氧缓解情况。结果试验组吸氧依从性10h 以上84.0%优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血气分析 PO2(≥80mm Hg)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缺氧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加强有效吸氧的健康指导能增进患者吸氧的依从性,坚持按时正确吸氧,有效改善缺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风痛宁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门诊部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予风痛宁丸治疗,对照组予西医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关节功能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双手握力、晨僵指数、功能指数、肿胀指数及疼痛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m 步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风痛宁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良好,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