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新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了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67例。护理路径组给予护理路径措施,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路径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路径应用于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陆佳;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CD64和C反应蛋白( CRP)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68例,根据感染性质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 A组)与病毒感染组( B组),各34例。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C组。分别检测3组的PCT、CD64、CRP水平。观察3组PCT、CD64、CRP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3组PCT、CD64、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CD64、CRP大于B、C组,B组PCT、CRP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CD64、CRP检测阳性率高于B、C组,B组CRP检测阳性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T、CD64、CRP共同检测可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检出率,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诊断患者的感染状况,尽早治疗。
作者:汤金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灵丘县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治疗,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第三产程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产妇用药前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冯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开县精神卫生保健院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按入组顺序分为哌罗匹隆组42例和氯丙嗪组44例。哌罗匹隆组给予哌罗匹隆治疗,氯丙嗪组给予氯丙嗪治疗,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均给予体格和常规检查,同时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总胆固醇( TC)以及空腹血糖(GLU)。结果治疗后哌罗匹隆组患者有2例(4.76%)血脂异常,有1例(2.38%)表现为边缘性空腹血糖升高;氯丙嗪组有3例(6.82%)血脂异常,4例(9.09%)表现为边缘性空腹血糖升高,1例(2.38%)空腹血糖升高。两组血脂、血糖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罗匹隆日剂量12~20mg为低剂量组,有8例(19.0%),24~36mg为中剂量组,有14例(33.3%),40~48mg为高剂量组,有20例(47.6%);氯丙嗪按日剂量200~300mg为低剂量组,有7例(15.9%),325~475mg为中剂量组,有16例(36.4%),500~600mg为高剂量组,有21例(47.7%)。不同剂量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哌罗匹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丙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哌罗匹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不明显,临床上较安全有效。
作者:倪章松;周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性大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1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止血药物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安全性高、效果明确等特点,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毛永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襄垣县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痛经宁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痛经症状总频率评分、治疗前后视觉模拟法评分法(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痛经症状总频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继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月田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真菌类型、合并症、X线检查结果、转归,探讨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常见(61.54%),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11.54%),热带假丝酵母菌、曲霉菌、酵母菌及毛霉菌感染少见;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9例(34.6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38.46%),合并糖尿病3例(11.54%),合并肾功能不全2例(7.69%),其中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者8例(30.77%),低蛋白血症6例(23.08%),T淋巴细胞下降7例(26.92%),贫血5例(19.23%);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呈多发云絮状改变13例(50.00%),弥散分布大小结节影5例(19.23%),斑块、斑点实变伴纤维条索阴影5例(19.23%);结核灶累及3个以上肺野23例(88.46%),空洞形成16例(61.54%);感染真菌表现为病灶扩大、播散、增浓20例(76.92%);治疗后患者治愈或明显好转25例(96.15%);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3.85%)。结论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为肺结核相关症状加重,通过胸部X线及痰检查可进行诊断,根据痰检查中分离得相关真菌予以对症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骆炳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 RC)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元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RC手术患者69例,按入院奇偶顺序分成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癌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1年、2年癌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RC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对降低直肠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寿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3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够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较快缓解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淑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于临县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产妇舒适度、疼痛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试验组产妇舒适度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状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杜润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全血黏度、无痛行走距离、大行走距离、下肢疼痛积分、踝肱指数( ABI )、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TG、TC、hs-CRP水平和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hs-CRP水平和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大行走距离、下肢疼痛积分及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痛行走距离和大行走距离差值大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BI 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下肢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差值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疼痛感。
作者:谭淑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某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文博;戴增斌;周军;张世阳;乔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陵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剖宫产指征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子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于子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止血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与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减少产妇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出血率及输血率。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在晚期肾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肾癌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1、3、5年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在晚期肾癌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姚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同仁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4例AECOPD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PaO2、PaCO2、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以及 FEV1占用力肺活量( FVC)百分比( FEV1/FVC),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临床症状评分及 PaCO2均低于小剂量组,PaO2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FEV1%、FEV1/FVC、FEV1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雾化吸入能够显著改善 AECOPD 的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并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6例作为胃炎组。观察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按不同病理特征将胃癌患者分组并比较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浆膜下浸润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侵及浆膜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蛋白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分化程度情况分组,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华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的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患者97例,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患者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50岁者所占比例高(P<0.05);静脉滴注给药所占比例高于口服给药(P<0.05);合并用药所占比例高于单独用药( P<0.05);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其中神经系统受累者所占比例高;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给药10~90min内;转归效果好。结论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有关,且联合用药、静脉滴注等均增加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给药治疗中应予以足够重视,给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给药方式。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收治的9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香;刘珊;张艳;王甜;李平;许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玉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参附注射液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参附注射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5d检测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后参附注射液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d两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5d参附注射液组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每搏输出量(SV)、心搏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d两组SV、CO、CI及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感染性休克,可降低患者BNP水平,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的转归。
作者:周海丰;刘会英;李瑞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膀胱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乐亭县中医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6例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单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行尿道灌注麻醉,石蜡油进行器械润滑,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进行尿道麻醉和器械润滑,比较两组患者的插镜成功率、视觉评分法( 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镜成功率(92.06%)高于对照组(71.43%),术中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9%)低于对照组(1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应用于膀胱镜检查能够有效地提高插镜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术中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永顺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