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周丽

关键词:胃肿瘤, 基因, P53, Ki-67抗原,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6例作为胃炎组。观察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按不同病理特征将胃癌患者分组并比较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浆膜下浸润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侵及浆膜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蛋白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分化程度情况分组,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调脂、抗心肌缺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进口氯吡格雷治疗。近期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检测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血小板功能,远期记录患者心肌梗死再发情况。结果急性期随访21d两组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远期随访12个月,两组心脑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7d,两组心肌钙蛋白(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异常持续时间、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出血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无法坚持12个月服用药物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近期应用可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肌梗死死亡风险,长期应用可预防心肌梗死再发,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进口氯吡格雷无明显差异。

    作者:程新涌;陈玲;徐丽;张友丽;李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德玉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氢氯噻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舒张压、收缩压、踝臂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踝臂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大动脉弹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又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利用用药90%国际指标评价骨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用药90%( DU90%)国际指标分析骨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的骨科手术患者597例,另选取2014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的骨科手术患者641例;排除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 DDDs),抗菌药物DDD参考《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及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网药品字典。结果2014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比、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低于2011年1—5月;2011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为60种,其中DU90%的有17种, DDDs ( DU90%部分)占全部抗菌药物品种的28.33%;2014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为19种,其中DU90%的有8种,DDDs( DU90%部分)占全部抗菌药物品种的42.11%;2014年1—5月DU90%部分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非限制性抗菌药物的DDDs高于2011年1—5月;2014年1—5月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非限制抗菌药物的日用药金额( DDC)小于2011年1—5月。结论 DU90%可作为医疗机构药物利用评估的有效工具,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汪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6例作为胃炎组。观察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按不同病理特征将胃癌患者分组并比较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浆膜下浸润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侵及浆膜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蛋白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分化程度情况分组,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大血流速度E和舒晚期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 E/A)、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心脏指数( CI)、每搏输出量( SV)〕。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两组E/A、LVEF、LVEDD、CI、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曹春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开县精神卫生保健院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按入组顺序分为哌罗匹隆组42例和氯丙嗪组44例。哌罗匹隆组给予哌罗匹隆治疗,氯丙嗪组给予氯丙嗪治疗,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均给予体格和常规检查,同时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总胆固醇( TC)以及空腹血糖(GLU)。结果治疗后哌罗匹隆组患者有2例(4.76%)血脂异常,有1例(2.38%)表现为边缘性空腹血糖升高;氯丙嗪组有3例(6.82%)血脂异常,4例(9.09%)表现为边缘性空腹血糖升高,1例(2.38%)空腹血糖升高。两组血脂、血糖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罗匹隆日剂量12~20mg为低剂量组,有8例(19.0%),24~36mg为中剂量组,有14例(33.3%),40~48mg为高剂量组,有20例(47.6%);氯丙嗪按日剂量200~300mg为低剂量组,有7例(15.9%),325~475mg为中剂量组,有16例(36.4%),500~600mg为高剂量组,有21例(47.7%)。不同剂量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哌罗匹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丙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哌罗匹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不明显,临床上较安全有效。

    作者:倪章松;周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涉及药物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涉及药物。方法选取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16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其中肝细胞型135例( A组),胆汁淤积型14例( B)组回,混合型19例( C组),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峰值、碱性磷酸酶(ALP)峰值、谷氨酰转移酶(GGT)峰值、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使用的首位药物为抗结核药,其次为中成药,再次为抗生素,分别占36.3%(61/168)、17.9%(30/168)、7.7%(13/168)。3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患者肝功能的检测。

    作者:唐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黄芪合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黄芪合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D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黄芪合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心律失常。

    作者:刘小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信息技术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停退药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优化了医院人力资源,但过于方便、简化的退药流程易造成停退药数量的增加,提高了医师停药的随意性。为进一步提高PIVAS的工作效率,完善信息技术,改善流程管理,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对PIVAS停退药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钱斌;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 RC)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元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RC手术患者69例,按入院奇偶顺序分成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癌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1年、2年癌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RC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对降低直肠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襄垣县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痛经宁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痛经症状总频率评分、治疗前后视觉模拟法评分法(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痛经症状总频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继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首诊首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按指南予以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邵阳市石下江煤矿职工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3 d内腹胀、呕吐、反酸等症状的缓解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溃疡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d内症状缓解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胃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胃溃疡的疗效相当,泮托拉唑钠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月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雌三醇乳膏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雌三醇乳膏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收治的62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雌三醇乳膏联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炎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弹性、湿润度、分泌物、健康总分高于对照组, pH值、瘙痒、性交痛、灼热感、分泌物及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雌三醇乳膏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效果确切,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有效措施。

    作者:吴艳;李炜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对1例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和指导总结,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护理有效控制血糖,避免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早期诊断、治疗也是预防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关键。

    作者:姚梅梅;张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降钙素原、CD64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CD64和C反应蛋白( CRP)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68例,根据感染性质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 A组)与病毒感染组( B组),各34例。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C组。分别检测3组的PCT、CD64、CRP水平。观察3组PCT、CD64、CRP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3组PCT、CD64、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CD64、CRP大于B、C组,B组PCT、CRP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CD64、CRP检测阳性率高于B、C组,B组CRP检测阳性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T、CD64、CRP共同检测可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检出率,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诊断患者的感染状况,尽早治疗。

    作者:汤金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在晚期肾癌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在晚期肾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肾癌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1、3、5年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在晚期肾癌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姚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D-二聚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检测超敏 C 反应蛋白( hs -CRP )、同型半胱氨酸( HCY )、白细胞计数( WBC)、肌钙蛋白I( CTnI)、D-二聚体( D-D)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到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及住院怀疑 ACS的患者1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49例(AMI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54例(UA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58例(对照组)。入院即刻(AMI,UA发病24h以内)抽静脉血联合检测hs-CRP、HCY、WBC、CTnI、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的各项化验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MI组的WBC、CTnI、D-D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CY、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HCY、hs-CRP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D-D、CTn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HCY、hs-CRP、WBC、D-D、CTnI可以互补各项指标在灵敏度或特异度不足的缺陷,有利于早期识别ACS患者,早期预测AMI的损害程度,更全面地评价ACS的病情。

    作者:畅君毅;闫吉霞;仲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临汾市尧都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总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改善总体麻醉效果,且具有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药物用量少以及降低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的优势。

    作者:杨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