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非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玉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参附注射液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参附注射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5d检测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后参附注射液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d两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5d参附注射液组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每搏输出量(SV)、心搏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d两组SV、CO、CI及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感染性休克,可降低患者BNP水平,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的转归。
作者:周海丰;刘会英;李瑞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某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文博;戴增斌;周军;张世阳;乔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开县精神卫生保健院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按入组顺序分为哌罗匹隆组42例和氯丙嗪组44例。哌罗匹隆组给予哌罗匹隆治疗,氯丙嗪组给予氯丙嗪治疗,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均给予体格和常规检查,同时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总胆固醇( TC)以及空腹血糖(GLU)。结果治疗后哌罗匹隆组患者有2例(4.76%)血脂异常,有1例(2.38%)表现为边缘性空腹血糖升高;氯丙嗪组有3例(6.82%)血脂异常,4例(9.09%)表现为边缘性空腹血糖升高,1例(2.38%)空腹血糖升高。两组血脂、血糖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罗匹隆日剂量12~20mg为低剂量组,有8例(19.0%),24~36mg为中剂量组,有14例(33.3%),40~48mg为高剂量组,有20例(47.6%);氯丙嗪按日剂量200~300mg为低剂量组,有7例(15.9%),325~475mg为中剂量组,有16例(36.4%),500~600mg为高剂量组,有21例(47.7%)。不同剂量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哌罗匹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丙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哌罗匹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不明显,临床上较安全有效。
作者:倪章松;周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德玉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在晚期肾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肾癌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1、3、5年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免疫综合治疗在晚期肾癌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姚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小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魏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陵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剖宫产指征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子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于子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止血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与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减少产妇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出血率及输血率。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于邯郸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h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HBV 转阴率与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T、TBiL、LN、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组AST、ALT、TBiL、LN、H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HB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茹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抗骨质增生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正定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抗骨质增生合剂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抗骨增生胶囊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或者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抗骨质增生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易诱发不良反应,依从性较好。
作者:何国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2例。A组患者予以氯丙嗪治疗,B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治疗,C组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血糖水平及治疗第12周高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3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治疗后第12周血糖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12周,B、C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影响较大,阿立哌唑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较小。
作者:刘家胜;陈登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优化了医院人力资源,但过于方便、简化的退药流程易造成停退药数量的增加,提高了医师停药的随意性。为进一步提高PIVAS的工作效率,完善信息技术,改善流程管理,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对PIVAS停退药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钱斌;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6例作为胃炎组。观察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按不同病理特征将胃癌患者分组并比较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浆膜下浸润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侵及浆膜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蛋白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分化程度情况分组,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明显缓解或者消除患者恐慌和紧张心理,提高患者配合度,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
作者:沈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续骨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天镇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续骨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影像学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续骨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作者:赵志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干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乐亭县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30例,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予以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治疗,对照组予以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14d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干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守娟;韩延昭;李绵;毕青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本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ADR)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上报的 ADR报告286例。通过登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导出报告生成Excel表,分别对ADR报告按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中67.1%是由医护人员报告的;63.3%的不良反应是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84.6%的不良反应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涉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多,其次是消化系统。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必须加强药品规范使用的管理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作者:缪旭敏;缪应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寿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3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够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较快缓解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淑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绛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于诊刮后第5天口服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观察组患者予以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促卵泡刺激素( FSH )、促黄体生成素( LH )、雌二醇( E2)〕水平、血红蛋白( Hb)水平、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FSH、LH、E2、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H、LH、E2水平低于对照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H、LH、E2水平低于治疗前,Hb水平高于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治疗前( P<0.05);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维持血清激素水平平衡,缩短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云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BI)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28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观察组残余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并发症少,且致残率与病死率低。
作者:谢志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本文对1例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和指导总结,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护理有效控制血糖,避免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早期诊断、治疗也是预防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关键。
作者:姚梅梅;张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