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干梗死的疗效观察

张守娟;韩延昭;李绵;毕青松

关键词:脑干梗死,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胞磷胆碱钠,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干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乐亭县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30例,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予以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治疗,对照组予以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14d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干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凭静脉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期间各项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切皮时、切硬脑膜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颅脑损伤手术中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作者:汪发良;王芳琴;戴仕兰;周丘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凯因益生伴侣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凯因益生伴侣颗粒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基础保肝、降酶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凯因益生伴侣颗粒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清HBsAg水平、血清HBV-DNA水平、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结果治疗12周后干预组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4周、8周、12周干预组血清HBsAg水平、血清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不同血清HBsAg水平的患者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2周,干预组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因益生伴侣颗粒联合干扰素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与单纯干扰素用药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清HBsAg水平及血清DNA水平、降低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的效果。

    作者:杜辉;周海华;张俊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10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10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某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13 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以10d序贯疗法,对照组予以标准三联方案。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的疗效显著,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

    作者:滕建文;赵思军;李红庆;肖南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大血流速度E和舒晚期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 E/A)、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心脏指数( CI)、每搏输出量( SV)〕。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两组E/A、LVEF、LVEDD、CI、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曹春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胎膜早破计划分娩的效果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计划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有计划分娩指征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2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试验组给予地诺前列酮栓,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产程时间、引产成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宫内感染等情况。结果用药后12h、24h两组宫颈Bishop评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和活跃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计划分娩,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周剑利;刘聪慧;刘萍;董建新;邢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氢氯噻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舒张压、收缩压、踝臂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踝臂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大动脉弹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又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骨密度( 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保定市骨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保定市骨科医院诊治的正常绝经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BMD,并分析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BM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瘦素、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 r=0.567、0.506、0.412,P<0.05),与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呈负相关( r=-0.430、-0.490、-0.387, P<0.05)。结论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与BMD呈负相关。

    作者:李运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石蜡油联合芒硝外敷保守治疗老年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石蜡油联合芒硝外敷保守治疗老年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2月于上高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全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石蜡油联合芒硝外敷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8.0%),对照组为10例(2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石蜡油联合芒硝外敷保守治疗老年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蔡卫华;曹东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6例作为胃炎组。观察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按不同病理特征将胃癌患者分组并比较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浆膜下浸润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侵及浆膜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蛋白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分化程度情况分组,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烟台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89例。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77.5%),疱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范华萍;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D-二聚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检测超敏 C 反应蛋白( hs -CRP )、同型半胱氨酸( HCY )、白细胞计数( WBC)、肌钙蛋白I( CTnI)、D-二聚体( D-D)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到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及住院怀疑 ACS的患者1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49例(AMI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54例(UA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58例(对照组)。入院即刻(AMI,UA发病24h以内)抽静脉血联合检测hs-CRP、HCY、WBC、CTnI、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的各项化验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MI组的WBC、CTnI、D-D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CY、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HCY、hs-CRP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D-D、CTn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HCY、hs-CRP、WBC、D-D、CTnI可以互补各项指标在灵敏度或特异度不足的缺陷,有利于早期识别ACS患者,早期预测AMI的损害程度,更全面地评价ACS的病情。

    作者:畅君毅;闫吉霞;仲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药配方颗粒剂与汤剂的对比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出现并因其具有和传统中药汤剂相类似甚至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而受到了医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将工作实践和相关医学文献有机结合起来,从化学成分、药效、临床疗效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了中药配方颗粒剂与汤剂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韦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降纤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于吉安县中医院就诊的脑血栓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给予降纤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IHSS)评分、起效时间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脑血栓不仅可有效改善疗效,还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张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降钙素原、CD64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CD64和C反应蛋白( CRP)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68例,根据感染性质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 A组)与病毒感染组( B组),各34例。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C组。分别检测3组的PCT、CD64、CRP水平。观察3组PCT、CD64、CRP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3组PCT、CD64、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CD64、CRP大于B、C组,B组PCT、CRP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CD64、CRP检测阳性率高于B、C组,B组CRP检测阳性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T、CD64、CRP共同检测可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检出率,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诊断患者的感染状况,尽早治疗。

    作者:汤金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的疗效。方法选取都昌县中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6例骨外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或者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辅以活血止痛胶囊治疗,观察组辅以静脉滴注血栓通粉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82.61%),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愈合时间,提升疗效。

    作者:张允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收治的9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香;刘珊;张艳;王甜;李平;许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应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照组应用入肝血流阻断( Pringle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及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清蛋白( ALB)、血清总胆红素( TBiL)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阻断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各时间段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半肝切除术中的出血控制效果佳,患者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平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肖进;钟腾猛;刘庆全;邓修民;吴友祥;陆炳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硫辛酸对烧伤兔应激期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烧伤兔应激期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1组与2组,各10只。1组烧伤后不予以药物治疗,2组烧伤后予以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烧伤前1d、烧伤后第1、3、5、7天血浆内毒素水平、细菌检测结果及烧伤前1d,烧伤后第3、5天血浆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烧伤前1d、烧伤后第1、7天两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烧伤后第3、5天2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前1d两组血浆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第3、5天2组血浆MDA水平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烧伤前1d、烧伤后第1、7天两组细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烧伤后第3、5天2组细菌检测阳性率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烧伤兔应激期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氧自由基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及器官组织损伤。

    作者:史英钦;高丽丽;王朝卿;吴慧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密地院区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9.1±1.6)d,对照组为(22.6±2.0)d,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作为临床的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万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我院2011-2013年解热镇痛抗炎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11—2013年解热镇痛抗炎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2013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库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中解热镇痛抗炎药出库记录。根据WHO推荐的日用剂量、《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药品说明书来确定各类药品的限定日剂量( DDD),并计算用药频度( DDDs)。结果2011—2013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解热镇痛抗炎药各亚类金额增长率为72.9%;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均位居第一,且排序比( B/A)为1.00;布洛芬缓释胶囊DDDs排序位居第三,B/A始终>1.00;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DDDs排序位居第四,B/A始终>1.00。结论解热镇痛抗炎药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使用基本合理,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范围,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

    作者:曹珍;季亚玲;高霞;刘青青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