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李运启

关键词:高血压, 绝经后期, 妇女, 脂联素, 骨密度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骨密度( 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保定市骨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保定市骨科医院诊治的正常绝经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BMD,并分析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BM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瘦素、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 r=0.567、0.506、0.412,P<0.05),与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呈负相关( r=-0.430、-0.490、-0.387, P<0.05)。结论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与BMD呈负相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全血黏度、无痛行走距离、大行走距离、下肢疼痛积分、踝肱指数( ABI )、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TG、TC、hs-CRP水平和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hs-CRP水平和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大行走距离、下肢疼痛积分及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痛行走距离和大行走距离差值大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BI 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下肢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差值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疼痛感。

    作者:谭淑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密地院区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9.1±1.6)d,对照组为(22.6±2.0)d,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作为临床的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万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胺碘酮与艾司洛尔在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山市歙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中,胺碘酮与艾司洛尔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与胺碘酮相比,艾司洛尔的不良反应小,所以,在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疾病时,可优先选择艾司洛尔。

    作者:方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河北省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监护室( NICU)收治的32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肺部X线检查:Ⅰ级10例(31.3%),Ⅱ级5例(15.6%),Ⅲ级9例(28.1%),Ⅳ级8例(25.0%)。实验室检查:治疗前血常规检查外周血呈炎性反应;血气分析示酸中毒、PaCO2升高、PO2降低,SpO2降低;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为(3.6±12.7) mg/dl,其中<1mg/dl 26例(81.3%),≥1mg/dl 6例(18.8%);血糖(5.22±1.48) mmol/L。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数明显降低;血浆pH值升高,酸中毒明显改善;PaCO2下降,PO2上升,SpO2增加。痰培养病原菌检查阳性4例(12.5%);血培养病原菌检查阳性3例(9.4%)。痊愈出院27例(84.4%),好转4例(12.5%),总有效率为96.9%。结论临床应充分重视NRD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淑英;李银红;蒋英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BI)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28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观察组残余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并发症少,且致残率与病死率低。

    作者:谢志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续骨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续骨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天镇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续骨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影像学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续骨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作者:赵志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凯因益生伴侣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凯因益生伴侣颗粒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基础保肝、降酶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凯因益生伴侣颗粒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清HBsAg水平、血清HBV-DNA水平、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结果治疗12周后干预组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4周、8周、12周干预组血清HBsAg水平、血清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不同血清HBsAg水平的患者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2周,干预组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因益生伴侣颗粒联合干扰素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与单纯干扰素用药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清HBsAg水平及血清DNA水平、降低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的效果。

    作者:杜辉;周海华;张俊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的疗效。方法选取都昌县中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6例骨外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或者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辅以活血止痛胶囊治疗,观察组辅以静脉滴注血栓通粉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82.61%),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愈合时间,提升疗效。

    作者:张允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于邯郸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h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HBV 转阴率与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T、TBiL、LN、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组AST、ALT、TBiL、LN、H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HB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茹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某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文博;戴增斌;周军;张世阳;乔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氢氯噻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舒张压、收缩压、踝臂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踝臂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大动脉弹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又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徐州瑞博医院妇产科收治的GDM患者15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7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运动护理和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 CRP)变化情况及母婴结局〔妊娠结局( HDCP、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结局(剖宫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RP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组HDCP、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GDM患者母婴结局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闫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难溶性中药姜黄素自乳化微球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目的:制备姜黄素自乳化微球,以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利用溶解度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的方法筛选自乳化处方,利用单纯型网格法进行处方优化,并对制备的自乳化微球进行体外性质考察。结果制备的自乳化微球的大载药量为71.32mg/g,包封率为44.31%,平均粒径为11.33μm,在3种递质中的释放量均超过80%。结论所制备的姜黄素自乳化微球载药量高,包封率、粒径符合要求,能够显著提高姜黄素的释放度。

    作者:周立;刘裕红;贾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明显缓解或者消除患者恐慌和紧张心理,提高患者配合度,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

    作者:沈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中频、超短波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角度以及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刘亮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屯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要求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出生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

    作者:郭焕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应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照组应用入肝血流阻断( Pringle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及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清蛋白( ALB)、血清总胆红素( TBiL)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阻断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各时间段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半肝切除术中的出血控制效果佳,患者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平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肖进;钟腾猛;刘庆全;邓修民;吴友祥;陆炳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小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魏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花垣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龚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湘潭县中医医院以高血压为诊断而收入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分析动态血压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血压降低谷值、降低峰值、药物的谷峰比( T/P比值)、平滑指数( 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