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君毅;闫吉霞;仲宁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首诊首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按指南予以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本文对1例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和指导总结,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护理有效控制血糖,避免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早期诊断、治疗也是预防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关键。
作者:姚梅梅;张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调脂、抗心肌缺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进口氯吡格雷治疗。近期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检测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血小板功能,远期记录患者心肌梗死再发情况。结果急性期随访21d两组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远期随访12个月,两组心脑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7d,两组心肌钙蛋白(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异常持续时间、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出血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无法坚持12个月服用药物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近期应用可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肌梗死死亡风险,长期应用可预防心肌梗死再发,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进口氯吡格雷无明显差异。
作者:程新涌;陈玲;徐丽;张友丽;李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某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文博;戴增斌;周军;张世阳;乔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 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西安市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康莱特联合G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G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KPS评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减少4例,恶心、呕吐4例,腹泻5例,肝功能损害1例,肾毒性1例,少于对照组的8、7、6、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于单纯使用GP方案,提示康莱特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新红;刘娟;徐艳丽;焦婕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以卡莫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诊断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以口服卡莫氟为主同时辅以甲氧氯普胺预防消化道反应,疗程4~6周。采用WHO实体病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并记录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完全缓解( CR)率为5.00%,部分缓解( PR)率为53.33%,轻度缓解( MR)率为38.33%,无效2例。主要毒副作用为疲倦、尿频、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减少等。结论以卡莫氟为主的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确切,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钱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交口县桃红坡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祛湿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LT、AST、TC、TG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ALT、AST、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曲宗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陵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剖宫产指征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子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于子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止血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与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减少产妇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出血率及输血率。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应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照组应用入肝血流阻断( Pringle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及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清蛋白( ALB)、血清总胆红素( TBiL)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阻断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各时间段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半肝切除术中的出血控制效果佳,患者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平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肖进;钟腾猛;刘庆全;邓修民;吴友祥;陆炳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骨密度( 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保定市骨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保定市骨科医院诊治的正常绝经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BMD,并分析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BM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瘦素、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 r=0.567、0.506、0.412,P<0.05),与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呈负相关( r=-0.430、-0.490、-0.387, P<0.05)。结论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与BMD呈负相关。
作者:李运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山市歙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中,胺碘酮与艾司洛尔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与胺碘酮相比,艾司洛尔的不良反应小,所以,在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疾病时,可优先选择艾司洛尔。
作者:方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了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67例。护理路径组给予护理路径措施,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路径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路径应用于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陆佳;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黄芪合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D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黄芪合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心律失常。
作者:刘小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普外科围术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少。
作者:刘曼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A)患者脉压与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和颈动脉内膜厚度( 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启东市中医院收治的45例老年ISA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脉压、HCY及血脂水平〔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和IMT。结果观察组脉压、HCY水平、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ISA患者的脉压与HCY水平、IMT呈正相关( r=0.165、0.142,P<0.05)。结论老年ISA患者的脉压与HCY水平、IMT呈正相关,老年ISA患者血脂水平升高、脉压增大、HCY水平升高和IMT增加相关;脉压和HCY水平升高是老年IS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宋宇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德玉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曲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功能( PaO2、PaCO2)、给氧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给氧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和常规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平顶山市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产妇予以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结果治疗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两组产妇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第三产程时间,且安全可靠。
作者:崔秋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彭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6例作为胃炎组。观察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按不同病理特征将胃癌患者分组并比较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p53蛋白和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浆膜下浸润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低于侵及浆膜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蛋白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分化程度情况分组,两组患者p53和Ki67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出现并因其具有和传统中药汤剂相类似甚至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而受到了医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将工作实践和相关医学文献有机结合起来,从化学成分、药效、临床疗效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了中药配方颗粒剂与汤剂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韦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