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嘉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5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以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IHSS)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 BI)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4、12周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12周观察组患者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闫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我院2011—2013年解热镇痛抗炎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2013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库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中解热镇痛抗炎药出库记录。根据WHO推荐的日用剂量、《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药品说明书来确定各类药品的限定日剂量( DDD),并计算用药频度( DDDs)。结果2011—2013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解热镇痛抗炎药各亚类金额增长率为72.9%;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均位居第一,且排序比( B/A)为1.00;布洛芬缓释胶囊DDDs排序位居第三,B/A始终>1.00;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DDDs排序位居第四,B/A始终>1.00。结论解热镇痛抗炎药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使用基本合理,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范围,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
作者:曹珍;季亚玲;高霞;刘青青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湘潭县中医医院以高血压为诊断而收入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分析动态血压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血压降低谷值、降低峰值、药物的谷峰比( T/P比值)、平滑指数( 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某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文博;戴增斌;周军;张世阳;乔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以卡莫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诊断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以口服卡莫氟为主同时辅以甲氧氯普胺预防消化道反应,疗程4~6周。采用WHO实体病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并记录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完全缓解( CR)率为5.00%,部分缓解( PR)率为53.33%,轻度缓解( MR)率为38.33%,无效2例。主要毒副作用为疲倦、尿频、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减少等。结论以卡莫氟为主的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确切,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钱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中的400份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科室、诊断情况、用药情况等,后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的处方进行再次汇总,按“四查十对”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多的为科室为消化内科178份(44.50%),其次是外科52份(13.00%);用药相符的诊断有273份(68.25%);欠合理的诊断87份(21.75%);完全与用药不符的诊断有34份(8.50%);其他(诊断空缺)6份(1.50%);质子泵抑制剂中使用多的为奥美拉唑151份(37.75%);所有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6份(4.00%),其中无适应证用药9份(2.25%),诊断同用药不符7份(1.75%);质子泵抑制剂同其他种类药物联合用药时抗菌药多,共213份(53.25%);抽查处方药品用量基本符合要求。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加强对质子泵抑制剂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的认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CD64和C反应蛋白( CRP)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68例,根据感染性质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 A组)与病毒感染组( B组),各34例。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C组。分别检测3组的PCT、CD64、CRP水平。观察3组PCT、CD64、CRP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3组PCT、CD64、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CD64、CRP大于B、C组,B组PCT、CRP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CD64、CRP检测阳性率高于B、C组,B组CRP检测阳性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T、CD64、CRP共同检测可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检出率,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诊断患者的感染状况,尽早治疗。
作者:汤金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德玉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高危新生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出生的高危新生儿4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硬肿、黄疸、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儿硬肿、黄疸、肺炎、败血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高危新生儿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介李璞;张玉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期间各项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切皮时、切硬脑膜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颅脑损伤手术中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作者:汪发良;王芳琴;戴仕兰;周丘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BI)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28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观察组残余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并发症少,且致残率与病死率低。
作者:谢志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利用用药90%( DU90%)国际指标分析骨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的骨科手术患者597例,另选取2014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的骨科手术患者641例;排除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 DDDs),抗菌药物DDD参考《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及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网药品字典。结果2014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比、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低于2011年1—5月;2011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为60种,其中DU90%的有17种, DDDs ( DU90%部分)占全部抗菌药物品种的28.33%;2014年1—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为19种,其中DU90%的有8种,DDDs( DU90%部分)占全部抗菌药物品种的42.11%;2014年1—5月DU90%部分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非限制性抗菌药物的DDDs高于2011年1—5月;2014年1—5月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非限制抗菌药物的日用药金额( DDC)小于2011年1—5月。结论 DU90%可作为医疗机构药物利用评估的有效工具,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汪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本文对1例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和指导总结,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护理有效控制血糖,避免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早期诊断、治疗也是预防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关键。
作者:姚梅梅;张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10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某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13 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以10d序贯疗法,对照组予以标准三联方案。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的疗效显著,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
作者:滕建文;赵思军;李红庆;肖南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烟台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89例。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77.5%),疱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范华萍;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烧伤兔应激期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1组与2组,各10只。1组烧伤后不予以药物治疗,2组烧伤后予以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烧伤前1d、烧伤后第1、3、5、7天血浆内毒素水平、细菌检测结果及烧伤前1d,烧伤后第3、5天血浆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烧伤前1d、烧伤后第1、7天两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烧伤后第3、5天2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前1d两组血浆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第3、5天2组血浆MDA水平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烧伤前1d、烧伤后第1、7天两组细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烧伤后第3、5天2组细菌检测阳性率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烧伤兔应激期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氧自由基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及器官组织损伤。
作者:史英钦;高丽丽;王朝卿;吴慧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灵丘县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治疗,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第三产程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产妇用药前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冯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的疗效。方法选取都昌县中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6例骨外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或者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辅以活血止痛胶囊治疗,观察组辅以静脉滴注血栓通粉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82.61%),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愈合时间,提升疗效。
作者:张允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 RC)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元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RC手术患者69例,按入院奇偶顺序分成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癌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1年、2年癌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RC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对降低直肠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大血流速度E和舒晚期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 E/A)、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心脏指数( CI)、每搏输出量( SV)〕。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两组E/A、LVEF、LVEDD、CI、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曹春宝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