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2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缪旭敏;缪应祥

关键词:药物毒性, 回顾性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ADR)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上报的 ADR报告286例。通过登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导出报告生成Excel表,分别对ADR报告按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中67.1%是由医护人员报告的;63.3%的不良反应是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84.6%的不良反应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涉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多,其次是消化系统。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必须加强药品规范使用的管理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性大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1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止血药物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安全性高、效果明确等特点,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毛永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收治的9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香;刘珊;张艳;王甜;李平;许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石蜡油联合芒硝外敷保守治疗老年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石蜡油联合芒硝外敷保守治疗老年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2月于上高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全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石蜡油联合芒硝外敷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8.0%),对照组为10例(2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石蜡油联合芒硝外敷保守治疗老年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蔡卫华;曹东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 RC)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元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RC手术患者69例,按入院奇偶顺序分成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癌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1年、2年癌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RC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对降低直肠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罗丽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于临县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产妇舒适度、疼痛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试验组产妇舒适度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状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杜润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小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魏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丹红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东光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改良的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Barthel指数( 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且与常规治疗相比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武子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骨密度( 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保定市骨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保定市骨科医院诊治的正常绝经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BMD,并分析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BM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瘦素、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 r=0.567、0.506、0.412,P<0.05),与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呈负相关( r=-0.430、-0.490、-0.387, P<0.05)。结论绝经后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与BMD呈负相关。

    作者:李运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于邯郸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h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HBV 转阴率与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T、TBiL、LN、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组AST、ALT、TBiL、LN、H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HB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片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茹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烟台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89例。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77.5%),疱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范华萍;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的疗效。方法选取都昌县中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6例骨外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或者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辅以活血止痛胶囊治疗,观察组辅以静脉滴注血栓通粉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82.61%),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骨外伤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愈合时间,提升疗效。

    作者:张允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BI)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28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观察组残余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并发症少,且致残率与病死率低。

    作者:谢志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雅安市名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2例。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符合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漏诊率低于经腹部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高,漏诊率低。

    作者:毛培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个性化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因认知、临床症状认知、预防认知、用药认知、并发症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雷妍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德玉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抗骨质增生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骨质增生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正定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抗骨质增生合剂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抗骨增生胶囊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或者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抗骨质增生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易诱发不良反应,依从性较好。

    作者:何国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高危新生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高危新生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出生的高危新生儿4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硬肿、黄疸、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儿硬肿、黄疸、肺炎、败血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高危新生儿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介李璞;张玉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陵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剖宫产指征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子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于子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止血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与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减少产妇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出血率及输血率。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中频、超短波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角度以及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射频热凝加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刘亮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干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干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乐亭县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30例,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予以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治疗,对照组予以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14d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干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守娟;韩延昭;李绵;毕青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