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方;马慧;李秀敏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不但是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学科及专业相互广泛渗透.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提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临床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梅;沈备;顾经宇;崔岱;刘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小于3岁的婴幼儿.患儿起病一般较急、病情变化快,并可能出现一定的并发症.我们于2007年1月至4月,使用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方;马慧;李秀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严重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严重肾损伤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6例严重闭合性肾损伤的诊疗资料.结果 36例严重闭合性肾损伤中,肾蒂损伤5例(13.89%),有合并伤14例(38.89%),其中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9例.死亡5例,其中肾蒂损伤3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亡率13.89%.结论 B型超声和CT检查是诊断肾损伤的有效方法.严重的肾实质裂伤,在严密观察下仍可保守治疗,肾蒂损伤应在积极输血补液的同时紧急手术止血,这是拯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
作者:侯成玉;赵海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高血压病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血压病脑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常温组和低温组,其中低温组又分出血后2、4、8、12小时四个时间点分别维持亚低温4小时和8小时,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取出血部位前后2mm以内的脑组织作标本,做AQP-4免疫组化染色、AQP-4和S-100双重染色及脑含水量测定,同时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结果 常温组脑含水量为(89.32±0.34)%,低温组出血后2小时含水量为(81.42±0.58)%,低温组出血后12小时与常温组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常温组AQP-4的表达多(吸光度0.27±0.04),低温组出血后2小时表达较少(吸光度0.17±0.02),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温组出血后12小时与常温组间无显著性差别;常温组死亡率为50%,低温组出血后12小时为20%,其他组无死亡.结论 早期亚低温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脑出血后脑水肿.
作者:刘建;孟庆海;裘孝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与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73.3%(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张伟丹;王吉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action,UTI)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并发症,对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更易于发生,女性较男性多发,且DM病程大于10年患者无症状性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ASB)发生率较高,ASB在UTI中比例较高[1],值得医生重视.为了解DN并UTI的临床特点及细菌学情况,减少对UTI尤其ASB的误诊、漏诊,我们对近年72例DN并发UTI的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崔晓英;阚积荣;李声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89例颅内血肿病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光进;李尧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液粘滞度增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导致缺血坏死、溃疡,可并发感染,患糖尿病10年以上者容易发生.现总结对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5年至2007年,我们对21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今年截止8月31日,本市共报告腮腺炎335例,发病率为53.84/10万.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本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流行规律及该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对本市出现腮腺炎疫情高发所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丰;刘丽;邢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日益关注.近十几年,老年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已得到社会充分认识和理解,从而大大促进了老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和抗衰老药物研究的进展.随增龄而出现的老年人各系统、血管、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药物治疗的过程和结局.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老年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李爱群;丛永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国策,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优生更有其现实意义,但由于人们对优生的意义还不够了解,尤其是孕期滥用药物导致畸胎等发生,因此,为达到优生的目的,避免孕期滥用药物显得极为重要.为保障母婴健康,合理选择药物,本文就孕期母婴生理特点及对药物吸收代谢影响、胎盘屏障对药物的影响因素、对胎儿致畸、有害的常用药物、孕期合理用药基本原则等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韩春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对34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智能障碍、二便失禁为主,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密度降低.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结论 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预后与急性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昏迷时间长短、年龄、急性期是否及时行高压氧治疗、既往身体状况有关.
作者:耿荔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病人手术过程中,由于多因素作用造成大出血、心肺功能衰竭以致心跳骤停、ARDS等紧急情况常出现.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针对病人情况迅速、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非常重要.全身大面积创伤病人就诊时往往病情急、重、危、难,抢救必须争分夺秒,除做好对症处理外,准确地判断伤情、与医师密切配合、快速纠正休克、做好术前准备、争取尽快进行手术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
作者:刘美霞;张丕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哮喘孕妇对妊娠性哮喘知识的了解,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降低哮喘发病率,使母婴顺利度过孕期和分娩期.方法 将43例妊娠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正常观察的基础上给予科普教育,对照组只给予认真观察,对所选病人进行跟踪观察,评价哮喘发作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采取科普教育后对哮喘发作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科普教育使哮喘孕妇增加了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了自我管理方法,使哮喘发作控制效果显著,降低哮喘发作次数.因此,科普教育是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逢秀云;张培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方法.早在1992年德国医生在X线辅助定位下首次成功完成[1],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
作者:刘炳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临床拔除的1035颗阻生第三磨牙的生长方向(阻生类型)与牙根数目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记录1035颗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前阻生类型(生长方向)和拔除后牙根数目.结果 阻生类型中,下颌以近中阻生多见(50.55%),其次为垂直阻生(45.05%),远中阻生少(4.40%);上颌以颊向阻生多见(60.12%),其次为垂直阻生(35.58%),腭向阻生和远中阻生少.下颌牙根数目有四类:两根(60.99%)、融合根(34.62%)、多根(3.85%)和单根(0.55%);上颌牙根数目有五类:融合根(56.44%)、三根(20.25%)、两根(17.79%)、四根(4.29%)和单根(1.23%).下颌近中阻生、垂直阻生和远中阻生中两根比率、融合根比率分别为64.13%、33.70%,59.75%、32.93%,37.50%、62.50%.上颌颊向阻生、垂直阻生、腭向阻生和远中阻生中融合根比率分别为56.12%、56.9%、50%、66.67%.结论 阻生第三磨牙的牙根数目与生长方向(阻生类型)有关,这一结果对临床顺利拔除阻生第三磨牙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邵明英;刘伟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和复发率也高.近2年来,我们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48例脑梗死病人,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淑凤;庄爱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该组114例年龄为20-50岁,均为已婚妇女,病程在2月-10年之内.临床表现为下腹痛、坠胀或腰骶部酸痛,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多,臭,输卵管粘连阻塞,盆腔炎性包块,不孕症等.其中盆腔炎包块40例,盆腔结缔组织增厚,双侧附件粘连索状,有压痛、白带多、臭、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共74例.
作者:高芳;王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护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学科多,发生因素也多,并贯穿于整个诊疗、护理管理程序之中,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障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护理工作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孔灵阁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