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对患者生活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佘学兵;赵俊杰;张明;邓刘伟;李文娟

关键词:尿激酶,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 急性脑梗死, 生活能力, 预后情况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生活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能自理的患者、轻度和中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重度和极重功能障碍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9.455,P =0.002)。结论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应用大剂量的纳洛酮对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合使用大剂量的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3、7d 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血浆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A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d 血浆 LPA、AP 两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d 患者血浆中 LPA、AP 两者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d、7d 2组血浆 LPA、A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在治疗后7d 研究组血浆中 LPA、A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能更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浆 LPA、AP 水平,其疗效水平优于单纯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女性碘营养在妊娠期间的监测价值及对远期儿童智商的影响

    目的:探讨女性碘营养在整个妊娠期间的监测价值及科学补碘对远期儿童智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11月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400例孕妇,对其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各个阶段全时段尿碘监测。并于2004年科学补碘前与2014年上半年科学补碘后,分别抽取246名儿童,对其进行 IQ 智商测试。结果尿碘缺乏组孕早期较多,占44.50%,中晚期依次降低;尿碘正常组早中晚期比例依次增高;尿碘超标组早中晚无明显差异。儿童智商科学补碘前与科学补碘后 IQ 测试值正常与超常儿童比例无明显变化;存在缺陷组、低于正常的儿童比例科学补碘后明显下降,高于正常的儿童比例科学补碘后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孕妇补碘工作越早越好,并且按时、按需、按量补充;经过孕妇科学补碘后,学龄前儿童智商 IQ 测试值明显右移,从根本上提高了人口素质。

    作者:张荣荣;郑玉明;程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凝血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非小细胞肺癌欲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化疗组各90例。化疗组患者给予 NP 化疗方案,3周时间为1周期,4周期为1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化疗组化疗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另取门诊健康查体者3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健康查体者与患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D-二聚体(D-D)与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并观察研究组与化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前,肺癌组患者PT、APTT、FIB、D-D、PLT 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后,研究组 PT、APTT、FIB、D-D、PLT 均低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患者体内存在凝血机制异常,化疗后患者体内凝血机制紊乱程度加深,配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高凝状态改善。

    作者:栗莉芳;王海英;闫翠芳;高风江;韩专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舒尼替尼和依维莫司交替疗法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研究

    2015年6月,发表于《Ann Oncol》的一项舒尼替尼和依维莫司交替疗法作为晚期肾细胞癌一线治疗的2期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可行安全,但其活性达不到预定值。因此,抗 VEGF 治疗应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毒性反应。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 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 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 A、B、C 3组,A 组采用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B 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 组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退及治愈时间,并观察各组患者心肌酶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结果 A、B 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 组和 B 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临床症状消退及治愈时间均短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组心肌酶、hs-CRP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 A、B 组较 C 组明显降低(P ﹤0.05),但 A 组和 B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利巴韦林、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较好,可降低心肌酶、hs-CRP 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谷颖伟;张翠兰;卢丽燕;金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口服联合顺铂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卡倍他滨片口服联合顺铂静脉滴注。观察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生活质量 KPS 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血小板减少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血红蛋白减少、口腔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较好,获得了较高的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琼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血栓药物,有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感染等情况者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抗血栓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刘超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64排与256层 CT 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64排与256层 CT 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9月来医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疑似患者198例,分别给予64排和256层 CTA 检查,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效果和动脉瘤直径大小、部位关系。结果256层 CTA 灵敏度大于64排 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56层 CTA 和64排 CTA 诊断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脉数相近,且各部位动脉瘤直径﹥5mm 数目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256层 CTA 诊断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和颈内动脉瘤数目高于64排 CTA,且诊断直径﹤5mm 数目亦高于64排 C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56层 CTA 诊断颅内动脉瘤特异度、颈内动脉和后颅部动脉瘤及直径﹤5mm 动脉瘤效果优于64排 CTA。

    作者:刘江涛;郭静华;张会生;牛宗保;张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6层及64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用于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16层和64层螺旋 CT 在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疑似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 CT 及64层螺旋 CT血管造影检查(CTA),并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将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5个级别,分别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对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 DSA 诊断有108例患者共计232处狭窄,确诊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16层及64层 CTA 与 DSA 均有较好的相关性(K ﹥0.75),64层CTA 一致性较较16层 CTA 略好。结论64层螺旋 CT 与16层螺旋 CT 均可为诊断下肢狭窄闭塞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信息,均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志富;王锡丽;张圆;郭志勇;董梅;于文东;刘向辉;李怡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 I 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医院晚期肺癌确诊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放射性125 I 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高频热疗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达到部分缓解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处于进展状态的患者所占比例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达到完全缓解或是无变化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恶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病情稳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射性125 I 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肺癌较单独高频热疗疗效更好,减缓肿瘤恶化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贵生;王增;郭明涛;高风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围产期针对性护理对产妇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产期针对性护理对孕产妇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9月来医院进行分娩的孕妇2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6例。试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组孕妇均严格执行医嘱和对症治疗,比较2组孕妇认知行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认知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试验组 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产期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妊娠妇女认知行为,避免不良心理,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银平;朱芹娟;翟芹红;秦占川;张耀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围术期急性羊水栓塞11例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围术期羊水栓塞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措施,提高对羊水栓塞的诊断、预防及抢救水平。方法收集1995年5月-2011年8月围术期羊水栓塞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羊水栓塞患者中,进入手术室尚未进行麻醉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2例,剖宫产术中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9例。有胸闷、呼吸困难、呛咳等肺动脉高压症状者6例,确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5例,经抢救治疗后,6例症状缓解,4例切口及阴道出血不止,行子宫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治愈10例,死亡率9.09%。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莫竹泉;蓝英平;梁天北;韦天全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T 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中会出现“疲劳”现象

    近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他们发现 T 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中会出现“疲劳”现象,T 细胞“疲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和慢性感染具有密切关联。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差异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监测并比较2组麻醉前(T0)、气腹前5min(T1)、气腹后15min(T2)、手术开始( T3)、手术30min (T4)、手术结束(T5)、自主呼吸恢复(T6)、呼之睁眼(T7)时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于 T0、T1、T2、T5时抽取患者静脉血5ml,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皮质醇( Cor)浓度、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和血糖浓度。结果2组各时段 SpO2、HR、SBP 和 DB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各时段 Cor浓度、NE 浓度和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时调整麻醉深度,保持麻醉效果,七氟烷麻醉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可较好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均能较好地抑制应激反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江红;王强;李艳英;安玉慧;刘惠燕;索青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英文缩略语书写规范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 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微创管道系统 X-Tube 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微创管道系统 X-Tube 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 LDH 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微创管道系统 X-Tube 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血清指标等,分析2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4%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伤口一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CK、CRP、WBC 及 NE%均低于对照组,其中2组间 CR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其他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微创管道系统 X-Tube 行腰椎髓核摘除术对 LDH 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安茂辉;张焕永;周国强;张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状

    血脂异常亦高血脂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由此引发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血脂异常是指血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浆或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三酰甘油( 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传统医学认为,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情志不遂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归纳为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气化。目前,传统中医药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和防治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与实验进展总结如下,望对研究者提供指导作用。

    作者:高春华;张京兰;刘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敬告读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 TNF-α、hs-CRP 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4月-2013年9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丽;吴香梅;金怡;王楠;宋岳涵;宋闰宇;程鹏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新纳米科技保护健康细胞不受伤害

    近日,Dalhousie 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运送化疗药物的新方式。利用纳米科技,这种新型药物运送系统仅仅在肿瘤细胞释放药物,从而保护健康细胞不受伤害。相关研究发表 Scientific Reports 杂志上。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