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洪泽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进展,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了创伤性脑损伤与阿尔茨海默病和慢性创伤性脑病之间的直接联系,并提供了一种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干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目前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心通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使用利尿剂、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米力农联合心通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米力农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 N 末端 B 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2.61%高于米力农组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未见明显异常改变。2组 LVEF 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且联合组较米力农组 LVEF 值升高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血浆 NT-proBN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且联合组较米力农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心通口服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米力农。
作者:魏凤珍;周玉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比较2组患者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评分)、6个月病死率、肺部感染和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GOS 评分均显著提高(P ﹤0.05),2组间 GO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预后良好率、病死率及肺部感染、血栓栓塞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 EPO 不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作者:邓巍;张巧敏;李秋平;崔艳玲;赵永红;王岩;齐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近日,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他们揭示了哺乳动物生物钟调节脂肪组织与脑之间的 leptin 内分泌反馈回路维持机体长期能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发现慢性时差改变足以诱导中枢 leptin 抵抗。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学监护。治疗后,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h 尿蛋白定量、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肌酐(Scr)和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抗凝血酶原Ⅲ(AT-3)、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治疗前2组24h 尿蛋白、Alb、TP、Scr 和 D-D、AT-3、Fib、PT、APTT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24h 尿蛋白定量、Scr、D-D、Fib 水平均降低,Alb、TP、AT-3、PT、APTT 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学监护促进了 NS 患者合理用药,提高了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 NS 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立平;李润娥;武超;李录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医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医中药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完整的诊疗方法,通过对人体的“正气”抗邪的思想,依据患者外在表现,辨证施治。
作者:王春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的基础上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低位直肠癌确诊患者120例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和密切护理,并行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患者化疗前后直肠癌 TNM 分期变化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患者直肠癌 TNM 分期降低显著,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异常,其中以胃肠道反应多见。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显著减低癌症分期,与腹腔镜联合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志勇;凌丽;鲁晓波;张欣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冠心病心绞痛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用消心痛、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参附胶囊治疗。用药4周后观察2组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客观指标血流变、血脂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粘度明显下降,低切状态下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升高,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用药前后比较未见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对照组血脂在用药前后比较未见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结果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联合疗法对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汪永和;汪凤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62例(132颗牙),观察其5年内修复效果。结果手术后第1年总有效率93.2%,第2年87.7%,自第3年起总有效率明显降低,与第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到前牙修复中具有较为明显近期治疗效果,但是远期疗效并不理想,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史胜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近日,来自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对患者进行了长达56周的研究,发现利拉鲁肽可以有效持续性地降低肥胖个体的体重。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研究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应用 SF-36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接受治疗前2组 SF-36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而接受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 SF-36各项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慢性肥厚性咽炎治疗中以低温等离子射频及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长华;连小燕;苗德胜;王亚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相关指标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瑞替普酶和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及左心室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显著缓解患者血清 CK-MB、cTnT 和 cTnI 等指标,改善其左心室功能。
作者:王景志;于丽;李俊岭;姬国敏;苑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中尿酸(UA)、白蛋白(Alb)、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普通肝病患者80例作为普通肝病组,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 UA、Alb、sFas 水平,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体内血清 UA、Alb 均低于普通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而 sFas 水平高于普通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UA 与 Alb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 =0.8854,P ﹤0.05),而 UA、Alb 与 sFas 均为负相关(rUA =-0.7854,rAlb =-0.6987,P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 UA 与 Alb 呈正相关,而 UA、Alb 与 sFas 呈负相关,在临床上能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崔海涛;赵红梅;吴艳萍;董菁;张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2组均根据病情予以降血糖、调血压、控制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病损程度及致残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4%为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建堂;康荣芹;郝瑞;孙树成;张青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患者,女性,68岁,农民,因间断发憋、气短3年,加重伴恶呕2天于2013年5月5日5时50分入科。3年前在我院以“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治疗后好转,规律口服强心、利尿、扩管、扩冠等药物。病情反复发作且渐加重,于入院前2天无诱因再次出现喘憋、气促、难于平卧,夜间阵发呼吸困难,伴胃脘部不适,恶心、呕吐,无胸痛及胸闷。查体:T 35.8℃,P 70次/ min,R 21次/ min,BP 140/110mm Hg。神清语利,喘憋状,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略充盈。双肺呼吸音低,右肺底可闻及少许吸气末细小水泡音,叩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次/ min,心音强弱不等,律绝对不齐,心尖部可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脏于右肋缘下3cm、剑突下5cm 可触及,肝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房颤,平均心室率78次/ min,心电轴正常,ST-T 异常改变。中医诊断:心衰病。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4级;心房纤颤;高血压病。给予完善辅助检查、常规中西药物综合治疗,病情渐稳定。于2013年5月9日15时49分小便回床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紧急行心肺复苏术及360J 电复律。恢复自主呼吸后,仍意识丧失,并反复出现阵发性室速、室速、室颤,以100~150J 电复律,应用胺碘酮注射液150mg 稀释后10min 静脉注射,继以1mg/ min持续静脉泵入。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利尿剂以及纠酸、扩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药物。但阵发性室速、室颤反复发作,间隔时间1~5min 不等,以20~50J 即可复律。请上级医师会诊后,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50ml 静脉注射,后以10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约30min 后意识恢复,仍有室颤但间隔时间延长。继续200ml 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30滴/ min。2h 后,生命体征平稳。继续胺碘酮静脉泵入,并予0.2g 口服,每天3次,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住院1周后好转出院。
作者:安洪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利巴韦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患儿体温下降、皮疹结痂和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体温下降、皮疹结痂及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较单一应用利巴韦林缩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辅治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56例舒张性心力衰竭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托拉塞米联合降压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联合降压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情恶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托拉塞米辅治顽固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安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降炎平衡散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入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降低颅内压、新凝灵、氨基环酸注射液止血、神经节苷脂营养脑神经、氨溴索保护肺功能、泮托拉唑、泮托拉唑抑制胃酸、防治应激性溃疡。发病后24h 给予鼻饲肠内营养、给予抗生素控制吸入性肺炎等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与鼻饲空肠营养管置管。发病24h 后研究组患者给予自制方剂降炎平衡散,鼻饲肠内注入。对照组同期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鼻饲管注入。治疗14d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 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 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分(GCS 评分)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2组患者有创气管插管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急性肺损伤发生率、病死率;比较2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及 Na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GCS、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4d 内,研究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急性肺损伤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血清中 AST、ALT、SCr 及 N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炎平衡散辅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轻继发脏器功能损伤程度,减少早期患者并发症发生,降低临床病死率。
作者:韩峰;孟良军;贺英;张国欣;郭秉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16层和64层螺旋 CT 在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疑似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 CT 及64层螺旋 CT血管造影检查(CTA),并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将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5个级别,分别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对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 DSA 诊断有108例患者共计232处狭窄,确诊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16层及64层 CTA 与 DSA 均有较好的相关性(K ﹥0.75),64层CTA 一致性较较16层 CTA 略好。结论64层螺旋 CT 与16层螺旋 CT 均可为诊断下肢狭窄闭塞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信息,均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志富;王锡丽;张圆;郭志勇;董梅;于文东;刘向辉;李怡璇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