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入路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陶凤英;王爱民;陈富强;谢平;时飞;艾登斌

关键词:胶原酶溶解, 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囊前间隙, 小关节内侧缘, 化学溶解术, 应用, 给药法, 骶裂孔, 资料, 操作, 病人
摘要: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我院应用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和小关节内侧缘两种给药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如下: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的交换通道,当脐带绕颈较紧时,胎儿的血供直接受到影响,导致胎儿窘迫、滞产,严重时引起新生儿窘息甚至围产儿死亡.为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本人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30例脐带绕颈产妇的分娩过程,观察其与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及对产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霞;臧丽;佟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经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是指通过手术置入空肠造瘘管,以管饲的方式提供营养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方法,常用于胃肠道疾病术后患者.近几年来,我院外科成功的为胃癌根治术后、重症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等多例患者通过置入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秀芳;董莲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蝶腭神经节阻滞加全息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鼻炎、鼻息肉是发病率高、迁延难愈的常见顽固性疾病.我院疼痛门诊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蝶腭神经节阻滞加全息穴位埋线中西医结合方法,对62例变应性鼻炎(AR)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于治疗前、后进行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细胞和/或鼻粘膜刮片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

    作者:董少梅;谢平;艾登斌;赵书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曲马多、哌替啶治疗硬膜外麻醉寒战反应的临床观察

    寒战反应是硬膜外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相对较大的手术,其发生率更高.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寒战的药物很多,如曲马多、哌替啶、氯丙嗪、咪达唑仑等.其中曲马多和哌替啶为常用.为此,本文旨在比较曲马多、哌替啶治疗硬膜外寒战反应的优劣及安全性,尤其是对循环、呼吸的影响.

    作者:刘雯;沙庆盛;唐英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思密达和WS-模拟人体频谱治疗仪治疗幼儿病毒性肠炎76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以秋季腹泻为典型.秋季腹泻是由人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而目前尚未有一种特效的治疗手段.我院儿科与2004年11月~2005年1月用思密达和WS模拟人体频谱治疗仪联合治疗病毒性肠炎76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英;于明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社会老龄化,已是当今社会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改变及脏器的功能衰竭,所以手术后的并发症多,死亡率也高,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2年11月~2005年9月收治的80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共33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崇真;曲砚青;巩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乳腺癌癌基因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发生与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基因性疾病.细胞癌变是一个以多种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为基础的过程.目前学者们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癌基因抑癌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试图为肿瘤早期发现和诊断,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判断肿瘤的疗效和预后提供指标.

    作者:邹晓;程广;宋修歧;王启堂;王梅;苏天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人知识掌握的分析比较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日趋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同时良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治疗目标,需要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合作.缺乏糖尿病知识或糖尿病知识不准确以及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心理等,都将造成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科采取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考试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对糖尿病病人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操作技能,对病情的控制和情绪的稳定,均取得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美;吴淑芹;姜瑞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治安防控体系的三个创新

    近年来,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紧围绕治安工作中心和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从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入手,大力夯实社会治安防范基础,不断提高治安防范工作水平,努力构筑坚实的治安防控体系,使中心的治安状况呈现出总体平稳良好态势.

    作者:李德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通过小儿腹腔镜手术治疗4例患有不同疾病的患儿,取得了满意疗效,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病人及家属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微波热凝治疗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微波热凝治疗肥厚性鼻炎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焕梅;刘绪德;管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97例低体重儿出生原因分析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和死亡率,我们对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保健的低体重儿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宏;颜华锋;邱文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现状与对策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常见病毒感染,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3.5亿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其中约5%~40%死于肝硬化、有或无肝细胞癌,死亡率男50%,女15%(1).据统计每年死于肝硬化或肝癌者约100万人.慢乙肝(CHB)分为3个主要类型,即HBeAg携带无活动性疾病、HBeAg阳性CHB和HBeAg阴性CHB.HBeAg阴性CHB根据ALT又分3个类型:(1)持续ALT增高占24%;(2)ALT波动占48%;(3)间歇性或复发活动增高占28%(2).ALT间歇性增高易误诊为无活动HBV携带者.HbeAg阴性CHB在亚洲和中东常见,约为70%~80%,CHB病人的治疗,目前世界应用多的三种抗病毒药物,即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阿地福韦双酯(adefovir dipivoxil).然而上述药物抗病毒的疗效至今一直不理想,尤其是HBeAg转阴率低,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待开发疗效更佳的药物.

    作者:池肇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统计在医学论文中的应用

    随着临床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与鉴赏论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许多科研假说与验证结果得到有效推广.从医学期刊入手学习一些统计评价和应用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提高临床科研能力及写作水平.多年来,笔者在阅读医学期刊时,经常发现部分论文的统计应用存在问题.同样,计算机统计软件包的广泛应用,资料的数据处理已不在于如何进行计算,而在于如何选择合理的统计方法.现将论文中经常出现的统计问题整理如下:

    作者:栾少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芬必得临床应用分析

    芬必得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化学名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是布洛芬的缓释剂型,能使药物在体内逐渐释放,2~3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值,血浆半衰期约为4~5小时.我们应用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多种疾病3000多例,由于门诊病人流动量大,失访人数多,现仅就有反馈信息的1236例分述如下.

    作者:王建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年发病率110~180/10万,年病死率约为80~120/万,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下呼吸道感染是急性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和脑卒中致死的重要原因(1,2).为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规律,指导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斌;姜德波;杨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女性导尿困难的原因分析

    老年女性导尿困难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把我院近年来,遇治的16例,分析原因,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玥;侯翠萍;胡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镜下胆汁返流与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

    胆汁返流是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中常见的镜下征象之一,与某些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现对我院近四年来的360例胃镜检查中镜下胆汁返流的发生率以及其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十二指肠球炎的关系分析论述如下.

    作者:孟新兵;李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安福隆治疗慢乙肝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我科自2004年~2005年应用安福隆(干扰素α-2b)治疗慢乙肝患者30例,现将其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于秀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腰麻剂量的探讨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腰麻药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CSEA)分娩镇痛中对产妇的影响.方法60例初产妇按入院前后随机分成2组.L2~3CSEA联合穿刺成功后,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25%布比卡因1ml+2.5μg芬太尼1ml共计2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7%布比卡因1ml+2.5μg芬太尼1ml共计2ml,常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MBS)评价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FHR)、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A组和B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两组起效时间相同,同一时点镇痛效果相同,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腰麻镇痛时间146分钟与A组150分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产程:活跃期A组140分钟和B组142分钟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产程A组65分钟和B组60分钟比较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器械助产率A组7(23.3%)与B组3(10%)比较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第三产程无差别(P>0.05);3、A组与B组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A组MBS为3.9分与B组4.97分比较运动神经阻滞较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4、A组阻滞平面T7高于B组T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组和B组起效迅速、镇痛完善,都是行之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但B组对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微,麻醉平面易于调控,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更具有优越性.CSEA分娩镇痛中,腰麻药选用1.7 mg布比卡因更合适.

    作者:陈富强;胡丹;时飞;艾登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