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华
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作者:王锋;赵继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体液出入量大,术中易出现体温变化.体温异常变化常会影响病人的生命体征、心脏功能及基础代谢,给机体带来损害.本研究观察开胸手术持续时间不同对患者鼻咽温及肛温的影响,旨在保证开胸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为术者早醒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张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创伤病人应激早期各时段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中性粒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2(HSP72)编码基因的表达,以探讨热休克蛋白72不同表达对于两组病人预后的影响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收入ICU的A-PACHEⅢ评分≥18分的病人38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离创伤后0~1天、2~6天、7~14天的中性粒细胞,RT-PCR方法检测HSP72m RNA含量,比较各组间的变化,记录病人2个月存活率,研究HSP72增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SP72在急性应激后表达明显增强,表达高峰在2~6天,非糖尿病人组较糖尿病组,HSP7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存活率较高.结论HSP72的基因水平检测可以作为判断重症病人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胡丹;曲彦;陈富强;罗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乳腺癌的发生与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基因性疾病.细胞癌变是一个以多种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为基础的过程.目前学者们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癌基因抑癌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试图为肿瘤早期发现和诊断,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判断肿瘤的疗效和预后提供指标.
作者:邹晓;程广;宋修歧;王启堂;王梅;苏天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腰麻药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CSEA)分娩镇痛中对产妇的影响.方法60例初产妇按入院前后随机分成2组.L2~3CSEA联合穿刺成功后,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25%布比卡因1ml+2.5μg芬太尼1ml共计2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7%布比卡因1ml+2.5μg芬太尼1ml共计2ml,常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MBS)评价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FHR)、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A组和B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两组起效时间相同,同一时点镇痛效果相同,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腰麻镇痛时间146分钟与A组150分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产程:活跃期A组140分钟和B组142分钟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产程A组65分钟和B组60分钟比较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器械助产率A组7(23.3%)与B组3(10%)比较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第三产程无差别(P>0.05);3、A组与B组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A组MBS为3.9分与B组4.97分比较运动神经阻滞较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4、A组阻滞平面T7高于B组T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组和B组起效迅速、镇痛完善,都是行之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但B组对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微,麻醉平面易于调控,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更具有优越性.CSEA分娩镇痛中,腰麻药选用1.7 mg布比卡因更合适.
作者:陈富强;胡丹;时飞;艾登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褥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创面治疗Ⅰ~Ⅲ度褥疮5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翠娟;邢其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紧围绕治安工作中心和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从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入手,大力夯实社会治安防范基础,不断提高治安防范工作水平,努力构筑坚实的治安防控体系,使中心的治安状况呈现出总体平稳良好态势.
作者:李德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Miles手术适用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术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全部肛门括约肌等,在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不仅手术创伤大,而且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尤其是排便通道的改变,造瘘口袋难以完全密封,遇有稀便、水样便,即有外溢可能,尤其不慎积压时,天气炎热气味很浓,加以造口周围皮肤的湿疹搔痒较难护理,所以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治术者的生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心理因素.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柳素欣;郗蓉蓉;王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5年来我们为胫腓骨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术后胫前皮肤坏死,钢板外露.20例患者进行皮瓣移植术,移植皮瓣均成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忠玉;付华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肝癌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平均每年致十余万人死亡,除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外,超声引导射频热凝固消融治疗(RF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肝癌治疗方法,它对肝癌尤其是小肝癌可达到与手术切除同样的灭活效果,特别是对临床中晚期、手术后复发及转移者或因病灶小、位置深、不易暴露的肝癌病人,提供了有效、微创手术治疗手段.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5年1月对51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热凝固消融术,效果明显.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洵;王麟;孙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有机磷酸酯类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毒性大,易引起中毒,可因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体内乙酰胆碱的蓄积而出现毒性反应,如不及时抢救,将导致病人死亡.2002年~2005年间我院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158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其中48例为重症有机磷中毒.现将我们在抢救治疗方面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夏学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日趋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同时良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治疗目标,需要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合作.缺乏糖尿病知识或糖尿病知识不准确以及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心理等,都将造成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科采取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考试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对糖尿病病人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操作技能,对病情的控制和情绪的稳定,均取得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美;吴淑芹;姜瑞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分娩镇痛在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能使产妇减轻疼痛,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因传统分娩过程带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促进母婴安全(1).因产痛消耗产妇体力,使产程延长,并且形成恶性循环,使剖宫产率明显提高.如何使产妇清醒,无痛苦地分娩成为提高产科质量的热点之一.我院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施行无痛分娩与常规注射安定相比较,观察了两种方法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取得优良效果,现将有关内容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翠霞;王绍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畸形中央尖是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的一种疾病,发生率约为1%~5%,多见于下颌双尖牙,特别以下颌第二双尖牙为多见,且常对称出现(1).畸形中央尖一旦折断或磨损后,会因为牙髓暴露而继发感染,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从而影响牙根继续发育.因此,发现畸形中央尖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及时处理.现将我科2001~2005年临床中处理过的99例畸形中央尖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娥;滕琦;赵霞;曾欣;林碧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关系的一种,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直接的、可观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医院工作以医疗为中心,医疗工作是由医院各类医务专业技术人员协同配合进行的,护士与各类专业人员之间的不断接触产生了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作者:张其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从现代护理观念看,护理是一项融专业技术和护患间心理交流于一体的特殊工作,因而从事这种心理交流的主体--护士的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如何对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有很大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健康新概念的提出,伴着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而致的信息爆炸、生活紧张、失业危机、激烈竞争等,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临床一线护士中约30%~45%存在心理疲惫不堪现象,从心理角度上分析,这种现象与护士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以及护士本人的心理特征及家庭状况等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玉;王桂清;刘莉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会阴切开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但因易受恶露及大小便影响而发生感染.自2001年~2004年间,我们对会阴侧切术后感染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除常规处理外,局部注射胰岛素.对照组30例,仅常规处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华;王清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通过小儿腹腔镜手术治疗4例患有不同疾病的患儿,取得了满意疗效,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病人及家属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脑卒中年发病率110~180/10万,年病死率约为80~120/万,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下呼吸道感染是急性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和脑卒中致死的重要原因(1,2).为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规律,指导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斌;姜德波;杨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和死亡率,我们对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保健的低体重儿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宏;颜华锋;邱文嘉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