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学
药物注射选位或操作不当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残疾.笔者总结出一套临床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此类神经伤的发生.
作者:李素秀;宋胜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本课题通过开展鼻内镜下经鼻腔、筛蝶窦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探索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佳治疗方法与手术路径.方法 外伤性视神经病37例37只眼,在外伤后1~30天内施行鼻内镜下经鼻腔、筛蝶窦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所有病人术前和术后给予激素治疗.根据终视力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37例患者中21例术后视力获得改善,有效率为56.76%.PR-VEP监测中,能引出P100波的患眼术后疗效好于无P100波者(P=0.005).结论 (1)对于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无效时,应积极采用视神经减压术.(2)减压术后,视力恢复与否并不取决于伤后时间,而与视神经的损伤程度关系更大.对伤后1周以上者,手术减压仍有较好疗效.(3)术前视力有无光感,其手术后疗效有明显差别.但并非无光感患者就没有手术价值.(4)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损伤小,疗效确切且不遗留面部瘢痕,有推广应用价值.(5)术前PR-VEP检测情况对预测预后有一定的帮助.PR-VEP检测应作为诊断外伤性视神经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袁先道;李娜;张念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脑卒中发病后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是能否达到好救治效果的关键.无论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时间都非常关键,其中缺血性卒中成功治疗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为3~6小时),所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及公众对脑卒中症状的认识和重视,强化及时转运患者的意识和行动,减少转运时间的延误,是脑卒中院前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志新;李玉臻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后佳进食时机.方法 127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充分洗胃、导泻及应用足量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时间进食对病情反跳的影响.结果 中毒后24小时内进食者反跳数为4/9,随着进食时间延迟,反跳数逐渐下降,72小时以后进食者反跳数降至3/49.不同有机磷中毒在相同时间进食的反跳数存在显著差异,敌敌畏、对硫磷中毒者72小时内与72小时后进食的反跳数分别为2/28、2/2和0/18、1/3.结论 正确把握进食时机是减少有机磷中毒反跳的重要措施之一.中毒后24小时内应绝对禁食,对于乐果、对硫磷等半衰期较长的毒物中毒,应适当延长患者的禁食时间,好在中毒72小时以后进食.
作者:曲春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科采用手术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方法治疗38例肛周脓肿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清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气管插管病人全麻术后需拔除气管导管,病人麻醉转醒及拔管时,机体反应较剧烈,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合并有高血压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人可导致麻醉意外或并发症,而对正常的病人也可导致呛咳、不适等.异丙酚具有起效快、镇静效果好、苏醒迅速等优点,可预防拔管时的不适及危险.本资料对两种不同的拔管方法对心血管的影响作了对比观察.
作者:杨华;岳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标准对数视力五分记录法.结果 调查2243人,近视544人、占24.45%;小学生70人占7.49%,初中生113人占28.97%,高中生361人,占39.28%;女生234人占23.54%,男生310人占24.82%.结论 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良的阅读习惯对学生视力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年龄、学科的增高,近视的患病率增高.
作者:李道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青岛市李沧区0~12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减少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辖区两所幼儿园和一所学校的1800名健康儿童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并对抽查儿童母亲进行孕期、哺乳期及婴幼儿的饮食、营养补充剂和辅食的添加等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1800名健康儿童中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5.76%.其中0~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较高,尤其是0~1岁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5组,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较高,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
作者:兰淑华;吕思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1999年1月~2004年1月间1720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5年剖宫产率达到38.53%,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脐带绕颈、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作者:臧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高精尖手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护理新理论,新概念的不断涌现,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手术室护士和临床护理的需要,在职护士应有计划地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1),组织好护士的业务学习是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2).
作者:万效梅;王蕾;王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应用细辛脑的三种给药途径佐治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4例婴幼儿肺炎随机分为三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分别给予口服、静脉注射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雾化组疗效分别优于口服组和静脉注射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口服组和静脉注射组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上应用细辛脑佐治婴幼儿肺炎,可优先考虑雾化吸入给药.
作者:李亚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高血脂与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是互为因果.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饮食的摄入过多,肥胖患者不断增加.遗传、环境、感染等诸多因素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逐年上升.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世界排列第二位,因此,血脂代谢异常对糖尿病的危害以及防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2003年以来,我们对160例剖宫产孕妇术前静滴抗生素防治胎膜早破致子宫内膜炎,并另取160例进行对照观察,效果良好.
作者:王芝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进行剖宫产手术1028例,其中因胎儿窘迫进行剖宫产手术160例,占同期剖宫产总数的15.6%.现对胎儿窘迫的诊断、发生原因及手术指征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马素芳;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早期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112例新生儿高胆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有72例为剖宫产儿,占总数的64.29%.
作者:金丽红;张振敏;刘伟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膀胱虽为盆腔内器官,有骨盆保护,但膀胱破裂临床并不少见,且易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被其他脏器损伤或休克症状所掩盖,造成诊治延误.我院于2002年7月~2005年7月收治13例膀胱破裂病人,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新涛;韩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有了深刻的变化与长足的发展,这给医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所以医院要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作者:綦尧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效果.方法 本组有78例病人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及受损脑组织,彻底止血,引流管从外侧裂处尽量深入以达到或接近鞍上池,将额顶部骨瓣或全部骨瓣用丝线网织漂浮固定.结果 本组存活70例,根据GCS:康复良好46例,中残16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8例.骨瓣浮出高度、复位时间与脑脊液压力检测基本吻合,可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骨瓣愈合情况较为理想.结论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适用于绝大多数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对于术中恶性脑膨出,脑组织膨出骨窗2cm者本法不适用.
作者:潘文勇;李平;杨铁英;高永清;王正锐;李国良;栾雷;李茂雷;隋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心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 将60例行心血管介入诊疗术的住院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术前床上排尿训练组(实验组),常规组(对照组).结果 显示术前1~2天进行卧床排尿者比未指导床上训练者术后排尿顺利.未行床上排尿训练者,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或易发生尿潴留.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病人术前1~2天进行床上排尿训练,可更好地预防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淑燕;刘莉梅;于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有的将会发生严重后果,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萍;单际翠;王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