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贾佳;孙百军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细胞数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NP化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周期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T 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及NK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外周血CD8+ CD28+、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 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CD8+CD28+明显增加,CD4+ CD25+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治疗后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CD8+ CD28+略减少,CD4+ CD25+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后研究组CD3+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NK及CD8+ CD28+低于对照组,及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细胞数量及改善调节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栗莉芳;王海英;闫翠芳;高风江;韩专叶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降脂红曲微粉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VEGF)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据2011年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筛查、治疗、预防指南,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降脂红曲微粉胶囊口服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前后晨空腹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EGF水平,采用超声造影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增强的强度、密度及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颈动脉斑块增强的强度、密度及斑块面积较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增强的强度、密度及斑块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红曲微粉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减少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起到稳定颈动脉斑块的目的。
作者:杨俊慧;何玉涛;袁艾丽;许振宇;刘彦青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农村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的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疾病相关压力问卷、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问卷对208例农村CHB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CHB患者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62.5%,焦虑指数高于国内常模( P﹤0.05),肝炎病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年限、学历、经济压力、家庭关系、性别、疾病相关压力、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等为农村CHB患者焦虑指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CHB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与患者病史较长,学历层次较低、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经济压力较重、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需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以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荆春明;宗绪山;郝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配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比较2组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消痔灵注射液作为临床治疗痔疮的一线用药,因其具有注射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而轻、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深受临床欢迎[1,2],但近年来因注射消痔灵注射液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现象时有报道,其中过敏反应偶见[3,4]。我院近6年来在注射消痔灵针剂后发生过敏反应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持旺;苗祥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不合理用药现象如今非常普遍,如何提高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医学生是临床医师的后备力量,绝大对数将会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也将是药物治疗的决定者,医学生对合理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本文从3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春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 HMGB1)、同型半胱氨酸( 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患者均给予硫酸镁等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另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HMGB1、Hcy、Cys-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MGB1、Hcy及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HMGB1、Hcy及Cys-C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MGB1、Hcy、Cys-C水平。
作者:赵金梅;田秀娟;刘宏娟;刘建根;张秀荣;崔淑芬;邢秀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小夹板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支架固定法,研究组采用小夹板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7.3%,并发症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优于外支架固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翰鹏;高鹏;李福明;李莉;姜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得疾病谱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也为中成药的使用拓展了空间。但中成药如应用不当,也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通过走访交谈、问卷反馈和查阅登记等方式对桂北地区9所干休所252名离休干部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许多老干部存在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输卵管再通率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结合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月芬;赵京儒;张海晓;郭桂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黄柏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患者均行外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黄柏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克拉霉素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初期有部分患者有局部烧灼感,在用药1h后未作特殊处理,不良症状消失,轻微胃肠及阴道刺激性反应2例,继续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结论黄柏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继红;牛会茹;李艳红;左建富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上消化道异物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由于一些异物较大、尖锐或有毒,难以通过消化道狭窄部位或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故需进行紧急处理。随着内镜技术及相关器械的不断发展,胃镜治疗已成为上消化道异物治疗的首选方式。本院2005年1月-2014年7月在纤维胃镜及电子胃镜直视下处理上消化道异物35例,成功取出32例,成功率为91.4%(32/35),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了解该院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4年1~12月上报的85份ADR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ADR多发生于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40.0%);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引发ADR较多(61.2%);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中药制剂(48.2%)和抗菌药物(30.6%)居多,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4.7%)和消化系统反应(20.0%)居多。结论医院需加强中药制剂及抗菌药物的ADR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的用药过程,注意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提高上报质量,关注用药安全性。
作者:嵇小彦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消化瘀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照就诊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观察组给予消化瘀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晨空腹抽取2组肘静脉血检测患者孕酮、雌二醇水平。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行经天数、月经量。结果治疗后2组孕酮、雌二醇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月经期短于治疗前,月经量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瘀方与聚焦超声刀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下调患者孕酮及雌二醇含量,减少行经天数,减少经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及霞;高如峰;及跃朋;于婕;杨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试验组给予健脾化瘀方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仅给予TACE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半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TACE治疗肝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预后结局,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且VEGF水平与疗效和预后结局呈负相关。
作者:李海涛;陈超;张红玉;王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24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2例。研究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对照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比较2组患者相关心功能指标及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 E/A)高于治疗前,左室收缩内径( LVEsd)、左室舒张内径( LVEDd)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能改善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并能降低NT-proBNP水平,疗效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彦超;孙宝会;郝宁;陈悦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射频消融( 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血清尿酸( UA)、白蛋白( ALB)及sFa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仅给予TACE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UA、ALB及sFas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UA、ALB及sFas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UA和ALB水平均有所增加,血清sFas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恢复患者血清UA和ALB水平,降低sFas水平。
作者:崔海涛;赵红梅;吴艳萍;董菁;张炫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小儿重度黄疸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3例小儿重度黄疸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研究组采用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TBiL、ALT、PT、ALB等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TBiL、ALT及PT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小儿重度黄疸性肝炎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肝功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晓云;赵灵娜;邓丽华;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2014年4月我科收治1例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KHD)患者,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4例进行药物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分型,并统计分析疗效。结果114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Ⅲ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显效率低于Ⅰ型和Ⅱ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药物联合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直观,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立彬;夏晓生;普薇;唐爱琴 刊期: 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