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鹿瓜多肽注射液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熊光宗;张健;段雯

关键词:鹿瓜多肽注射液, 合理用药评价, 不良反应, 安全性
摘要:目的: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分析骨科住院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调查用药940例,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应用时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当、联合用药存在风险等问题。结论应制定干预措施,规范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实现安全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医院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和加强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中心平台,对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种类、金额、数量及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其中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占较大份额。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大力关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为我国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及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也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更多科学的依据。

    作者:周丽;蔡瑞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配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比较2组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破伤风抗毒素致血清病1例的药学监护

    破伤风抗毒素( TAT)是临床上防治破伤风的必用注射剂,使用前虽经皮内过敏试验后肌内注射,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现将笔者参与1例注射TAT后致血清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质控小组建设在药品管理中的实施要点初探

    目的:建设质控小组,加强药品管理,可有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为了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建立药品质控管理小组,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的各个流程。结果建立完善的药剂科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质控小组的活动,可有效提高药品质量管理,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通过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及服务质量相当重要。

    作者:陶磊;田才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5例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该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组。对观察组进行降血压、降糖、降脂、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分别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健康组血清Hcy、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cy、PAI-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PAI-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PAI-1水平较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

    作者:宋增平;白冰;贾立川;张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糖尿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常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同时由于患者常伴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且降糖药物的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多见,给患者对药物的选择带来了困难[1]。加之糖尿病的病程长,大多需长期用药,且治疗方案需不定时调整,大大降低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药物的治疗效果。作为临床药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相关的药学服务,可改变其对药物治疗的态度,对正确实施医师的治疗方案,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现就我院临床药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服务的内容报道如下。

    作者:孙玲;刘寿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益心舒胶囊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PsD)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益心舒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包括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78.6%;治疗后2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PsD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霞;冯艳光;高翠芳;魏晓娜;赵翠青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病变患者剖宫产并肌瘤剔除术行小剂量肝素辅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试验组接受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剂量肝素治疗同时行剖宫产。对比2组产妇分娩相关情况、术后产妇恢复情况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分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恶露消失时间及产后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产后贫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可改善产妇的预后。

    作者:刘建芳;宇光锋;王久宏;张占山;黄彦林;武乐;冯海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经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采用周围静脉全身抗凝联合尿激酶为主的溶栓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1]。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PTs ),表现为双下肢持续体位性肿胀,小腿色素沉着,足靴区难治性溃疡。华法林、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均可对凝血—止血系统造成紊乱,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膀胱消化道出血。经外周输注溶栓药物可破坏血液中空腹血糖( FBG ),使用药物过量血清FBG减少,内出血危险增加。另一方面溶栓力度不够可导致附着于瓣膜的血栓残留进而机化,继发PTs。所以提高溶栓力度可避免溶栓药物对血清FBG的破坏[2]。置管溶栓( CDT)可将溶栓药物集中输入血栓中或血栓区域静脉,其优点是使高浓度的药物经导管直接灌注入血栓中,可减少对血清中FBG的影响,且效果较好。本文观察经大隐静脉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旭丹;刘海生;刘健;和田田;刘丽萍;陈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鹿瓜多肽注射液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分析骨科住院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调查用药940例,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应用时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当、联合用药存在风险等问题。结论应制定干预措施,规范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实现安全用药。

    作者:熊光宗;张健;段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血清H-FAB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ACI患者160例。其中皮质梗死组36例,皮质下梗死组70例,皮质+皮下梗死组38例,脑干小脑梗死组16例。采用ELIsA法检测4种部位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水平。结果不同部位ACI患者发病后3、12、24h血清H-FABP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质+皮质下梗死组、皮质下梗死组、脑干小脑梗死组、皮质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中H-FABP水平与脑梗死的部位相关。

    作者:朱晓娟;陈欢;孙丽娟;齐磊;杨春磊;白小亮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 Ns)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学监护。对比2组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自行停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服药时间不正确、漏服次数超过20%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药学监护能提高Ns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娥;郑立平;武超;李录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16层及64层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16层及64层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6月来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疑似患者130例,分别给予16层、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及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超)诊断。所有患者经金标准确诊,计算各项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正确率,并进行比较。结果64层 CTA灵敏度和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16层 CTA 和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三者诊断特异度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64层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效果佳,但彩超和16层CTA诊断特异度不亚于64层CTA。

    作者:徐志富;王锡丽;张圆;郭志勇;董梅;于文东;刘向辉;李怡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治疗时长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影响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4例MPP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A组阿奇霉素治疗时长≤5d,B组阿奇霉素治疗时间﹥5d,其中B组按照阿奇霉素单次疗程又分为6d亚组和7d亚组,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儿治疗后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6d亚组与A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中7d亚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7d疗程治疗MPP患儿可显著缩短咳嗽及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郭军荣;王明方;高阁欣;张春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制定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该社区从2009年5月已确诊为高血压并建立健康档案为管理对象的1000例高血压患者,到2013年5月经过5年的跟踪随访服药依从性情况,包括服药情况、年龄分布及文化程度。结果服药依从性良好的占65.4%,与患病的年限呈正比,患病年限越长服药依从性越好。从35岁首诊测血压筛查到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比例人数越多。而与文化程度关系不大,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比例较大,但患者的年龄也大。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者,进行引导,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

    作者:申湘葵;高虎;谷纳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儿黄疽消退的时间、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2%(P﹤0.01),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基础治疗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用对于新生儿黄疸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作者:张翠丽;张洁;刘云华;王玉梅;索海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8%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霞;张晓艳;李建才;杨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和MD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sOD和MDA水平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高于治疗前,而MDA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升高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

    作者:刘岩峰;李英杰;朱慧敏;杨亚萍;张婕;赵庆丰;李岩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临床用药差错成因及药师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对临床用药差错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药师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该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药剂科发生的用药差错情况进行登记,对差错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积极、有效的药师干预方法。结果共发生172例用药差错,其中医师导致102例,药师导致43例,护理人员因素19例,患者因素8例;未对患者造成伤害167例(97.1%),造成轻微伤害5例(2.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伤害事件。结论针对临床用药出现差错的原因,实施有效的药师干预方法,进而有效降低用药风险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关会卿;范崇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加强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方法收集2013年11月份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全部出院病历126份,统计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微生物送检情况、分离菌菌种分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为87.3%,平均每例患者用药天数为12.2d,碳青霉烯类及糖肽类药物使用量较高。结论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在微生物送检、用法用量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林志强;傅新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